凝聚智慧和力量 實現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
2020-11-27 08:53:35來源:重慶日報編輯:胡明珠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市委宣講團成員在各地各部門宣講五中全會精神 凝聚智慧和力量 實現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

  重慶日報訊 連日來,市委宣講團成員分別在市經信委、市水利局、江北區、江津區、墊江縣、萬盛經開區、重慶建工集團、四川外國語大學、四川美術學院等部門、單位、區縣和院校,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宣講解讀,與基層黨員幹部面對面交流,進一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全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努力推動各項事業開創新局面。

  市委宣講團成員、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徐塞聲在墊江縣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徐塞聲圍繞“全會基本情況”“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準確把握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深刻認識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動員各方面力量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而團結奮鬥”五個方面,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深入闡釋和精闢解讀。

  市委宣講團成員,市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陳金山在市經信委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他表示,重慶要融入國家新發展格局是有基礎、有條件的,具體而言應圍繞四個關鍵詞來探索有效路徑。第一個是“産業鏈”,從重慶製造業重鎮這一實際出發,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如果既有應用場景又有供給能力,就能在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找到優勢、作出貢獻;第二個是“經濟圈”,要建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培育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第三個是“新高地”,包括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以及成渝地區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第四個是“一區兩群”,要提升主城都市區發展能級和對“兩群”發展的帶動力,促進城鄉經濟加快循環,並切實做好“三農”工作,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好美麗鄉村。

  市委宣講團成員,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張邦輝到萬盛經開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張邦輝緊緊圍繞全會主題,運用翔實的數據和鮮活的案例,從全會的基本情況,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準確把握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深刻認識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動員各方面力量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而團結奮鬥等方面內容,進行了全面深入解讀。

  市委宣講團成員、市委黨校科研處處長侯晉雄在重慶建工集團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侯晉雄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從如何深刻認識全會基本情況和重大意義,如何準確把握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如何深刻認識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及如何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動員各方面力量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而團結奮鬥五個方面,深刻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對全會精神進行深入淺出、權威精闢的講解。

  市委宣講團成員、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楊清明在四川外國語大學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上,楊清明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共産黨的組織特徵,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基本情況、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準確領會2035年遠景目標、深刻認識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等方面,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深入解讀。楊清明表示,要結合工作實際,切實抓好事項化、項目化、清單化落實,確保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落實。

  市委宣講團成員、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曾維倫在江北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市委宣講團成員、四川美術學院黨委書記唐青陽在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大學城校區宣講,市委宣講團成員、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辛世傑在市水利局宣講,市委宣講團成員、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白顯良在江津區行政中心宣講。

  (記者 顏若雯 夏元 廖雪梅 周尤 通訊員 婁亞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