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大學生徜徉社交網絡
2021-11-02 17:35:41來源:光明日報責編:鄭思雯

  在科技化、信息化、網絡化日新月異的時代,社交媒體也迎來了飛速發展。從80、90年代的“筆友”,到天涯、博客交流平臺的盛行,進而人人網風靡校園成為一代大學生的回憶。貼吧、論壇的興起讓人與人的交流變得簡單而快捷,圈層文化開始顯現,社交成為了全新的風尚。隨著智慧手機逐漸普及,大學生們社交方向從電腦轉向移動互聯網,隨之而來的是微博、QQ和微信的接續興盛,成為當今大學生社交的主要渠道。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成為社會新風尚,從而社會結構“扁平化”,價值取向“多元化”,抖音、公眾號、Soul、探探、Falo不斷成為大學生交流交往的新時尚,隨著藍城兄弟赴美上市,僅國內就高達4900萬用戶的Blued引人注目,社交網絡的多元化發展趨向不斷延伸。與此同時,大學生對社交網絡的依賴愈來愈甚,聊天、交友、“面基”不斷在校園流行,課堂、宿舍、食堂、道路上,“低頭族”們隨時都在關注著自己的社交信息;傳統的“你好”變成了手機中的“哈嘍”,常見的握手變成了軟體中的“向左劃”,口語的“吃了麼”變成了網絡中的“換照片”,愈來愈多的人將線下互動轉換成了線上交互,“宅”成為大學生的新名詞。全球42億社交媒體用戶中一般用戶平均社交媒體花費時長為2小時25分,而青春昂揚、時間自由的大學生卻較此指數成倍增長,由此帶來的心理和健康風險不容忽視。那麼,怎麼看待大學生徜徉社交網絡的問題呢?

  網上社交成為大學生生活中心的一部分

  對於大學生而言,網上社交已成為生活中心的一部分。學校通知傳達、社團活動組織、日常交流無不依賴社交網絡,學習、生活、戀愛、交往無不需要社交網絡應用。如果説“80、90後”使用社交網絡進行溝通依靠的是市場引導,那麼“00後”使用社交網絡進行溝通更具有“原生性”。“00後”大學生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自出生時起就享受著社交網絡帶來的便利。到了大學,幾乎“人手一部智慧手機”,層出不窮的新興社交軟體因其便捷的操作被廣泛的應用。因此,相較于其他年齡層,“00後”大學生對於網絡交流的認同感更高。

  網上社交成為大學生生活中心的一部分,還因為從社會發展需求看,仍處在青年階段的大學生在心智、思維和對社會的認知能力上仍處於懵懂狀態,處於從未知向已知過渡的狀態。大學生渴望得到認同,渴望與世界、他人建立聯繫,而社交媒體的出現正好與大學生強烈的社會交往需求相匹配。社交媒體依據對用戶設置、瀏覽記錄等數據的精準測算,軟體會主動促進圈層化,讓大學生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時,隨著媒介技術創新與差異化發展,社交媒體之間的信息分享連結更趨人性化,用戶可在各類社交圈層間“自由穿越”,進行信息生産與分享。因而社交網絡成為大學生快速了解和認識世界,並獲得群體內部認同與成就感的重要社交場合。

  此外,從大學生人際交往需求看,大學是從“學生族”到“職場人”的過渡期,人際交往能力是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必須掌握和具備的重要社會技能。大學生們來自五湖四海,匯聚著不同的價值觀,也面臨著語言、生活習慣等不同而帶來的疏離。與傳統社交相比,網絡社交跨越了時空的限制,使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更加方便。面對面容易産生“火花”,而虛擬網絡社交可以將摩擦與隔閡降到最低,不用擔心尷尬、害羞,矛盾的衝突和激情的碰撞,心中的溫情和內心的想法可以隨心所欲地表達。社交媒體的出現對於內向不善社交的大學生更是一次質的突破,讓他們對人際關係的處理變得簡單。

  大學生徜徉社交網絡應當注意的問題

  社交網絡整合了網絡、手機平臺的優勢,融合了音頻、視頻、圖解、H5、小程式等多樣形式,突破了地域的壁壘和時間的限制,通過對用戶點對點的精準推送,滿足受眾“快餐式”的信息接收需求。同時,社交網絡的轉發、評論、點讚、分享等互動功能,能夠建立起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的多重溝通反饋渠道,實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雙向互動,使受眾從單向的接受者成為雙向的參與者,因而社交網絡成了大學生展現自我的重要平臺。大學生們在指尖下的螢幕互動中提高了自己的“被關注度”,滿足了大學生自我表達的需求和渴望。並且,大學生在“點讚”與“評論”之間,更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增強了內心的“代入感”,這使得大學生們格外注重社交網絡平台中“個體形象”的塑造。

  然而,當虛假的美顏、濾鏡橫行、“曬圖”變成修圖,當分享成為炫耀、交流成為宣泄,虛擬的“朋友圈”似乎正在走向扭曲,而沉迷于虛擬“朋友圈”的大學生更容易在網絡的洪流中迷失自我。而且,網絡社交歸根到底屬於“虛擬社交”,“虛擬社交”雖然在形式上擴大了社交圈,實質上卻縮小了大學生的“有效交際圈”。因為這種“虛擬社交”大部分屬於“點讚式”或“廣播式”的社交,徜徉在社交網絡的大學生可能前一刻享受著娛樂與喧囂,下一刻放下手機卻變得更加寂寥而孤獨。

  此外,社交媒體的理念是“如何使軟體消耗用戶更多的時間和有意識的注意力”,並運用了人類渴望與他人建立聯繫的心理需求,同時通過快速迭代的方式,不斷豐富社交網絡的玩法。這種設計思路使得它具有容易使人“上癮”的屬性,而相比中學時代,大學的學習與生活環境相對寬鬆,如果大學生本身自製力不足,讓各種五花八門的社交媒體成為強勢一方,加速入侵到自己的學習生活,有事無事就拿出手機各種刷,從微信朋友圈、跳到知乎、豆瓣,再到抖音、B站,樂此不疲、情不自禁,“永遠在線”,強迫性使用現象愈演愈烈,那麼他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社交網絡所綁架。而沉迷的背後不僅是社會技能學習的忽略,現實生活中人際交往的疏遠,還會干擾大學生的認知及情緒控制,致使真實社會中社交技能水準的降低,甚至會引發抑鬱等心理問題。

  營造網絡社交良好“生態環境”

  社交網絡改變了傳統“人-人”的社交方式模式,為大學生拓展了社交的選擇和可能性。現今大學生的網絡社交,就像茶余飯後人們的談天侃地、冬日咖啡廳裏的聚會交際,這是現代青年的一種文化選擇。因而尊重大學生社交網絡文化,應當給予大學生更多的成長空間,肯定和接納大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同時,為了讓大學生更好地使用社交網絡,還有必要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首先,要加強網絡安全建設和社交網絡專門立法,鼓勵和推動網絡運營者、服務提供者制定行業自律規範、企業行為準則,遵守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切實履行網絡監管責任,並積極備案和建立舉報、防禦機制,通過多方協作,全面凈化網絡空間,維護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傳播正能量。其次,要充分挖掘大學生更深層次的“自”力量,通過促進大學生意向性自我調節能力的發展,實現其自檢、自查、自反省、自教育、自認知、自凈化、自糾偏,提高其自律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養成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有效防範網絡沉迷。最後,作為承載大學生活的高校要教育和引導青年學生正確看待網絡社交與現實社交之間的關係。不僅要多舉辦一些助力大學生釋放青春活力,多樣化、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藝術、娛樂活動,還要積極鼓勵學校社團的發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現實交往活動來增加大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大學生從現實的溝通與分享互動中“擴列”交友,獲得情感陪伴,建立和朋輩之間的親密關係,找到群體的歸屬感。同時也要注意對大學生的情感疏導,幫助大學生改變消極的自我認知,提高社交技能、減少社交焦慮,讓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健康社交、知識社交、興趣社交,樹立起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擔負起新時代的使命和責任。(作者:王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金子鑫,係該院研究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