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綜藝 > 正文
如何正確構建孩子規則意識?劉璇魏坤琳支招
2020-10-23 16:01:16來源:國際在線文娛編輯:劉欣

  10月22日,兒童成長觀察紀實節目《告訴世界我可以》第六期在優酷上線, 本期節目以“規則”為主題,邀請北大教授魏坤琳、體操皇后劉璇和《奇葩説》辯手大王作為觀察員,共同探討“規則”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劇照 節目組供圖

  六歲的王建博即將開始他的小學生活,為了在上學之前提前改掉拖延症,爸爸特意建立獎懲制度,將小朋友最喜歡玩的玩具全部收起來,作為完成一次任務的獎勵,同時制定詳細的計劃表加深孩子的時間觀念。短片中,幾次沒有按時完成作業的王建博在父母的引導之下逐漸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為了鼓勵孩子堅持遵守規則,媽媽用疊衣服的小任務讓他終於玩上自己喜歡的玩具。王建博一家的做法得到三位觀察員的一致肯定,劉璇稱:“平時也會用獎勵的方式讓小孩完成事情,這樣做可以鍛鍊孩子的時間管理性,讓他們有時間的概念”。面對孩子的拖延症,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養成看時間習慣,通過一個又一個的目標鍛鍊孩子的規則意識。

  劉璇海報 節目組供圖

  有的家庭教育觀念一致形成良性循環,而有的家庭卻因為教育意見不統一,讓家長身心俱疲,來自北京市的優米醬一家則是後者。面對孩子愛吃零食的習慣,媽媽認為可以理解但不能縱容,特別是吃正餐前絕對不能再吃零食。而一貫溺愛孩子的姥姥則毫無原則的給孩子找零食吃,面對媽媽的阻止,姥姥直白道:“我就是這樣養大你的”,兩極分化的教育差異讓家庭矛盾越來越大。從這個故事中不難看出許多“隔代育兒”的通病,一方面父母希望孩子能養成良好的規則感,另一方面長輩認為孩子開心就好,父母的教育方式被老人多次打斷,更加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所以,為了培養孩子遵守規則,必須要弱化在教育中“隔代育兒”的參與感,即使對老一輩説“不”。

  第三個故事的主人公道潤朝日亞曾經因為放羊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該期節目的短片中,他即將開始第二次放羊之旅。道潤朝日亞做事情隨心隨意,沒有規律性,令父母十分擔憂,為了改善這種情況,他們依舊堅持從放羊這件事情再次出發,通過給孩子下達一個個指令,讓他在照顧小羊、照顧弟弟、餵養群喝水以及管理羊群的過程中,培養耐心和毅力。這種一而再的培養行為就是所謂的重復教育,通過不斷的給孩子輸入規則意思,養成習慣,從而量變引起質變。觀察員劉璇補充道:“在一件事情形成習慣後,可以適當提高難度,讓孩子對事物保持好勝心和新鮮感”。

  培養孩子規則意識也要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例如習慣拖延的王建博,沒有時間意識是導致他拖延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優米醬,姥姥的溺愛讓她在遵守規則這條路上充滿不確定性;還有愛好自由的道潤朝日亞,學會堅持是他培養規則意識的第一課。以上可以得出,難度、興趣和沒有時間意識都可能是導致沒有規則意識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將習慣內化。最後,魏教授的一席話或許能給廣大父母們一絲啟發:“規則不是管教和束縛,它是抵擋危險世界的保護線,也是對人生果實的修剪,人生百年,立於幼學。作為家長,要了解什麼才是孩子需要的合理規則,更應該嚴於律己,言傳身教,幫助孩子真正的成長”。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成年人的世界的規則遵守問題,與其成長過程中接受的教育和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對於規矩意識還未完全建立的孩子們而言,家長不要一味的關注他們學習和成績,而忽略了最重要的規則培養。讓孩子了解規則,引導孩子參與規則,發展孩子的主動積極性,對於他們未來的社會競爭尤為重要。

  據悉,《告訴世界我可以》每週四優酷播出。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