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回眸經典影視 讓歷史的講述握有今天的密碼
2020-10-27 09:23:42來源:文匯報編輯:武若曦

  多維視角呈現同一事件,《記憶的力量·抗美援朝》調用了不同年代、不同主題的優秀影視作品。 製圖:李潔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熟悉的歌聲響起,涌起一片彈幕。説“記憶”、感慨“淚目”之餘,有一條特別的發言被點讚了許多次:“現在再來聽這首歌,真正理解了歌詞的含義。”

  作為經典電影 《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早已傳唱大江南北。從童年唱到長大成人,歌詞裏還有哪些未知等待年輕一代的開掘?《記憶的力量·抗美援朝》第15集《堅守》提供了這樣一層解讀:“當年詞作者喬羽曾説,雖然戰爭殘酷,但他希望自己能寫出1952年那個深秋,堅守在上甘嶺坑道裏的志願軍戰士心中最美好的東西,那就是新中國誕生了,每個人將迎來美好的生活。”

  如果説經典的電影及其插曲是共同的時代記憶,那麼在畫外音裏補充當年事,則為歷史提供了沉浸式回眸,為也許已經模糊的兒時記憶豐厚了精神的底蘊。這恰是20集影視劇彙編特別節目《記憶的力量·抗美援朝》的當代價值。

  該節目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創意策劃,在北京和湖南兩大衛視以及優酷、騰訊、愛奇藝等視頻平臺上線,引發觀眾熱烈反響。一系列展現抗美援朝的優秀影視片段被裝進全新的敘事框架,加以專家訪談、親歷者口述等創新剪輯,融媒體時代的生動演繹實現了藝術與史實的跨時空對話,讓歷史的講述握有了通達今天受眾的“密碼”。

  陳釀配新瓶,用故事化呈現提供一堂淺顯易懂的歷史課

  1950年冬天的長津湖,有一批志願軍永遠長眠在了冰雪之中。電視劇《三八線》最讓人震撼的一幕,莫過於逼真地表現了志願軍戰士化作冰雕的場面。回望這一戰的悲壯,《特赦1959》中的國民黨戰犯都為之觸動。

  朝鮮戰爭爆發後,我國為何迅速組建東北邊防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征朝鮮,這個重要決定是如何做出的?電視劇《換了人間》和《外交風雲》裏的相關片段或能回答這些問題。

  多維視角呈現同一事件,《記憶的力量·抗美援朝》調用了不同年代、不同主題的優秀影視作品。其中包括《換了人間》《外交風雲》《彭德懷元帥》《三八線》《特赦1959》《戰將》《高地》《壯志淩雲》《李克農》《勳章》多部電視劇,以及《上甘嶺》《英雄兒女》《英雄坦克手》《我的戰爭》《鐵血大動脈》《奇襲》六部電影。

  為讓歷史的細節變得更詳盡,節目並非簡單地將經典影視作品的名場面進行疊加,而是以時間為線索、以文獻片的講述為方式,為觀眾重新梳理歷史。

  比如《初戰》《奇兵》《阻擊》三集用影視片段串起了志願軍初入朝鮮的戰況——兩水洞正面迎敵,《三八線》裏志願軍迅速殲滅敵軍,大漲士氣;《奇襲》夜間炸毀康平橋,志願軍的行動讓人緊張揪心;急行14小時搶佔三所裏,38軍在《彭德懷元帥》得到了“萬歲”的褒揚。

  包括“輕傷不下火線”“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等影視劇名場面在內,許多片段都是經歷了時間的陳釀。《記憶的力量·抗美援朝》用交叉剪輯的方式為陳釀提供新瓶,而具有感染力的故事化呈現,亦使得節目化身一堂淺顯易懂的抗美援朝歷史課。

  補充第一視角回顧,以真實力量賦予影視作品全新生命力

  這檔特別節目以新中國一系列優秀的影視片段為素材,但它又不僅僅囿于在影像長廊裏騰挪。創作者向真正的“活歷史”求索深意。總共16位“當事者説”,讓藝術照進了現實。

  16位訪談嘉賓中,有些是當年的志願軍戰士,90歲的周永復和88歲的何宗光。他們隔著70年曆史長河回憶:退伍的軍人重新加入志願軍,給未出世的孩子起名“抗美”“援朝”;衝鋒在一線的志願軍物資不足,只能吃土豆充饑、裹著單衣過冬,艱苦條件下仍然堅持戰鬥;還有剛剛入伍的志願軍,上了戰場哪怕瑟瑟發抖也繼續握緊手中的槍……無需任何修飾語法,老兵的第一視角回顧讓這段歷史的重溫平添真實的分量。

  嘉賓中還有時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之女劉煜鴻、志願軍空軍一級戰鬥英雄劉玉堤之子劉飛保,以及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齊德學將軍、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將軍、《鐵在燒——中國人民志願軍鐵原大戰實錄》一書作者薩蘇等多位專家學者。他們的講述,有的是轉述耳濡目染的父輩説,有的是從歷史角度豐富時代背景,有的則是在軍事上解析作戰策略,角度不一而足,卻從不同方向拼貼出歷史的原貌、凝練出精神的內涵。

  此外,節目還使用影視化風格的拍攝手法,加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手稿、志願軍的黃銅小號、毛岸英的小皮箱等鏡頭,對相關真實歷史節點、場景或實物進行了紀錄片式的二次創作與呈現。真實的歷史物證以及嚴格基於歷史真實的背景講述,形成了對那段抗美援朝歲月的藝術化劃定,讓彙編在一起的不同影視劇擁有了相同的溫度。

  “作為90後,看得熱血沸騰,致敬英勇的前輩,感謝他們做出的犧牲,吾輩當自強,復興中華,實現祖國統一。”“作為丹東人,從小聽父輩講述抗美援朝的故事,望著家門口的鴨綠江斷橋和朝鮮,內心複雜,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不要忘記那段歷史。”類似留言不斷涌現,《記憶的力量·抗美援朝》的意義或在於此——以融媒體影視作品全新的生命力感染人,助力抗美援朝精神根植人心。(記者 王彥)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