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創新的下個風口在哪

2019-03-13 08:47:57 | 來源:北京商報 | 責編:陳晨

  京津冀三地協同創新眼下再次成為了業內關注的焦點。在京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中,科技創新正成為經濟轉型發展的驅動力。京津冀是我國創新資源最密集、科技創新成果最豐富的區域之一。這裡匯集了全國1/4以上的高等院校、1/3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3以上的兩院院士、1/4的留學人員。如何讓這些創新資源進一步深度開放共享也成為了焦點。

  點讚

  在中關村智造大街總經理程靜看來,京津冀地區是我國創新資源最為集中、科技創新成果最為豐碩的區域。她表示,北京在原始創新、人才智力和知識産權等方面優勢突出,天津和河北在技術承接與轉化方面潛力顯著,三地科技創新能力的梯度差異,為推動京津冀地區建立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機制奠定了良好基礎。

  高等教育的發展必將與國家戰略佈局同頻共振,高校作為人才、科技、成果聚集之地,理應成為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的重要力量。據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介紹,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過程中,學校主動融入、做好服務,發揮科技人才優勢,在津冀産學研合作、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開展科技合作,已形成從基礎研究到關鍵技術攻關再到産業示範應用的特色鏈條式佈局。

  “特別是在服務河北省方面,天津大學積極對接産業資源,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産品升級。”李家俊透露,“近五年來,天津大學與河北省科技合作項目達800多項,涉及化工、先進製造、生物醫藥及能源環境等領域,合作經費近5億元,百萬元以上項目50多項。”

  在河北大學校長康樂看來,京津冀是我國創新資源最集中、創新成果最豐碩的區域。北京科技創新能力突出,天津技術研發和技術轉化實力雄厚,河北技術承接潛力顯著,這種梯度差異為推動三地建立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機制奠定了良好基礎。

  數日前,河北大學剛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簽署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協議,實現了京津冀教育資源的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

  此外,河北大學還“牽手”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簽署了創新創業合作協議,提出將開展緊密合作,充分發揮國際一流科研平臺的優勢,産出一批高端科研成果,實現一批項目轉化落地,為構建新型高效的技術創新體系提供範例。

  成果

  自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實施來,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向前推進,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等一系列規劃批復實施為標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頂層設計基本完成。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啟動,“一核兩翼”的北京城市新骨架逐漸清晰。交通、生態、産業協同等領域率先突破,三省市協同發展機制逐步落實,重點領域的協同效應初步顯現。

  作為我國創新資源最密集、科技創新成果最豐富的區域之一,京津冀以促進創新資源合理配置、開放共享、高效利用為主線,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動力,推動形成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打造引領全國、輻射周邊的創新發展戰略高地。

  2016年11月,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在天津濱海新區掛牌成立。兩年多來,科技園累計註冊企業941家,註冊資金104.3億元,其中來自北京的企業超過240家。

  目前,京津冀正積極探索科技園區合作共建新經驗、新模式,形成了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為代表的共建共管園區、以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為代表的技術品牌服務輸出等模式。

  2018年,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28項改革任務落地實施。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已入駐創新企業227家,其中包括阿裡巴巴、海康威視、華凱光子等知名企業,其中一半以上的企業來自北京。據統計,入駐企業研發投入累計已超過1億元,提供就業崗位3600多個。

  鏡頭轉向中新天津生態城。目前,中新天津生態城已從頂層設計、生態環保、産業合作等多方面與北京市、河北省進行了深入合作,吸引先進技術和優秀創業項目落戶生態城。

  2015年1月,北京與河北兩地有關部門簽訂京冀醫藥産業協同發展框架合作協議,共建“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産業園”。該産業園“生産在河北、監管在北京”的跨區域管理體制打破了京企外遷的政策壁壘。有數據顯示,目前已簽約入園企業137家。滄州渤海新區已累計承接京津項目1542個,總投資6947.4億元。

  支招

  面向未來,業內人士也為京津冀科技創新進一步開放與共享提出了建議。

  北京市提出要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注重培養一批愛科技、懂創新、會服務的專業化機構和人才,為創新型企業全生命週期做好優質服務。“‘全生命週期服務’是進一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共享科技創新資源的重要機遇。”程靜建議,京津冀三地應當立足各自的優勢,針對不同研發階段、不同的市場需求,精準配套相關的技術服務和産業服務,共同推動“全生命週期服務”體系的建立。

  程靜特別指出,“北京應當更多聚焦‘中試’環節,從‘技術’到‘産品’的工程化過程,聚焦前端研發級的技術服務;天津、河北則應根據自身産業定位,關注從‘産品’到‘商品’的轉化過程,配套成熟的後端産業化服務,從而形成相互銜接、三地聯動”。

  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張智龍認為,借助自身的先發優勢,北京對周邊的優質資源産生了“虹吸效應”,而河北省科技創新總體水準滯後,成為京津冀協同創新的最“短板”。

  “充分利用京津冀三地將近4000人的優質科研人才資源,推動科技創新資源的開放共享,加速落實推動京津冀地區省部級研發機構的開放共享與協同創新,加快形成一體化、有機銜接、深度融合的工作協調機制。”張智龍建議説,例如,加快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吸引聚集全球創新資源的高地,力爭用五年時間培育3-5個國家級創新示範中心、國家級行業標準研究中心和智慧智慧製造領域國家級檢測認證中心。

  康樂也談到了創新要素過於集中的問題:“河北省科技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要加速追趕京津,我們必須進一步強化機遇意識。”為此,康樂建議,應加快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促進三地共建創新要素與資源共享平臺,進一步開放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優勢資源,促進區域內實驗室、科學裝置、科技成果等資源共享。同時,聯合組織科技人才培訓有關活動,聯合開展京津冀區域協同創新調查研究,加快三地在科技、教育等領域的資源均衡化與協同發展步伐。(記者 方彬楠 白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京津冀協同發展_副本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