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參花怒放小康路——撫松縣萬良鎮蹲點採訪見聞
2020-07-23 09:17:00來源:吉林日報責編:路晶森

  原題:參花怒放小康路——撫松縣萬良鎮蹲點採訪見聞

  吉林日報7月23日訊(記者 張育新 趙廣欣 王春寶):盛夏時節,一走進撫松縣萬良鎮,人參的氣息便似乎從周身的毛孔滲入體內。

  這座藏在大山裏的小鎮,從區域面積來看,是個彈丸之地,但從世界人參版圖來看,它舉足輕重。

  重在哪?單説這裡的萬良長白山人參市場,其年交易份額可佔全國80%,佔世界70%。尤其是近年來,當地全力打造“人參特色小鎮”,形成種植、加工、包裝、銷售“一條龍”經營體系,掀開了特色産業的新篇章。

  直面陣痛:打造一座市場,萬良走向世界

  此時造訪萬良,並不是最好的時節。

  倘若時間錯後兩個月,人參交易進入旺季,整個小鎮將涌動巨量的財富。

  “5排車道,三進兩齣,滿載人參的大車一輛接著一輛,通宵達旦。去年的人參銷售旺季,一天的交易量多時能達到300萬斤……”鎮黨委書記李斌的描述令人咂舌。

  如此火爆的亞洲最大人參交易市場,卻是30多年前被“逼”出來的。

  上世紀80年代末,省內的人參市場放開,價格戰、包裝戰、冠名戰硝煙四起。萬良鎮的參農們一下子蒙了,吃慣了計劃飯,一下置身市場經濟的洪流之中,他們變得手足無措。

  於是,出現了至今仍令人唏噓不已的慘淡畫面——參農們擺起了小攤兒,堆成小山的人參賣成了蘿蔔價。

  看在眼裏,痛在心裏,萬良人欲哭無淚。怎麼辦?

  當時的鎮政府班子有思路:建交易市場,統一規範管理,逐漸形成集散地,讓市場穩定有序。

  1992年,萬良人參交易市場啟動,雖是雛形,但有統一管理的交易場所,市場相對穩定有序了,參農心裏有了譜兒。

  此後,幾屆班子一以貫之,投放890萬元、佔地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的人參市場,日臻完善。到現在,萬良的人參市場吸引了省內各地和全國十幾個省市的客商,人參製品銷到了美國、韓國、新加坡、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轉型升級:從“小捅咕”到“一條龍”

  一位是衣著樸實、沉默寡言,一位是髮型新潮、滔滔不絕——聚興源參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貴德與他的女婿孫凱,一老一少,差別鮮明。

  鮮明差別的背後,折射出萬良人參産業的蝶變。

  王貴德,年過半百。用他的話説,他的人參買賣,是從“小捅咕”開始,“買進,再賣出,掙個差價”。

  雖是“小捅咕”,但王貴德頭腦靈活,萬良人參産業的脈動,他拿捏得準準的。

  隨著交易市場的崛起,商貿活動産生強力牽動,萬良鎮黨委、鎮政府順勢而為,穿針引線、鋪路搭橋,人參産業逐步從個體種植、散買零賣,向企業化、規模化過渡。

  王貴德也動起了辦企業的心思。2012年,他的公司成立,集科研、開發、生産、銷售人參、西洋參、紅參等土特産品于一體。

  “小捅咕”完成了大跳躍。現在的聚興源已獲“吉林省著名企業”“國家品質檢測標準3A級企業”等稱號,擁有人參、西洋參種植基地3.5萬平方米,投資興建了大容量專業冷庫。

  政府推動,“能人”帶動,萬良人參變了樣。

  以前是簡單買賣,零星加工,現在是種植、科研、加工、包裝、銷售“一條龍”,上規模、有註冊商標的企業有96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4家、市級龍頭企業5家、縣級龍頭企業5家。

  2019年,在萬良長白山人參交易市場,水參交易總量約8000萬斤,交易高峰段日銷量均在200萬斤以上,最大交易量可達300萬斤,市場出入口往來人員高峰值達6.7萬人次,人參幹品交易量約1萬噸,市場年交易總額可達78億元。

  小小萬良鎮的人參市場,對全國形成輻射。萬良長白山人參市場也以其後續發展潛力大、貨源充足、交易量大、集散能力強等優勢,先後被原農業部評為“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被商務部評為“雙百企業”。

  致富發家:小屯村走向小康之路

  取道萬良鎮西路,行約3公里左右,就到了小屯村。

  寬敞的庭院,一棟兩層小樓,一樓是家居,二樓是加工車間。這裡是村書記王金山的家,也是他的人參加工廠。

  站在門口舉目四望,只見村裏如王金山家一般的庭院樓房,不在少數。

  “俺們村,人參種植歷史65年,現在全村種植戶100多家,加工戶約50家……”操著濃重的山東口音,53歲的王金山語速平緩,話似隨意,但聽起來令人心跳加速。

  “年人參加工量超過30萬斤的有7家。”

  “村民平均年收入3萬元到5萬多元。”

  “千萬家産的,在我們村能有個10戶左右,三四百萬家産的,能有個三四十戶。”

  “俺們村應該是小康有餘,以後得想辦法打品牌、搞特色,把我們的産業越做越大。”

  王金山的心願,也是小屯村百姓們的心願。

  別看王金山看起來是典型的農民,村裏的文化建設搞得也一點不含糊。他説:“小康不是有錢就行,得讓大家幸福地生活。”

  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大院,環境優美,一處長廊的盡頭是涼亭,幾位老人在裏面悠閒端坐。大院裏圖書雜誌、健身器材、電教設備一應俱全。

  “村裏的老老少少傍晚時都來這坐一坐,還有跳舞打球的,我們這些泥腿子也學會了享受生活。”樊世和老人樂呵呵地説。

  地精之草,長白之寶,帶來了萬民之富,萬良鎮人參産業的推進步伐更加穩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