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享文化盛宴 頌盛世和諧——第十五屆四平市“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活動回眸
2020-09-24 09:32:42來源:吉林日報責編:路晶森

  原題:享文化盛宴 頌盛世和諧——第十五屆四平市“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活動回眸

享文化盛宴 頌盛世和諧——第十五屆四平市“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活動回眸

大合唱《不忘初心》。 宋正玉攝

享文化盛宴 頌盛世和諧——第十五屆四平市“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活動回眸

節目《你的答案》。宋正玉攝

享文化盛宴 頌盛世和諧——第十五屆四平市“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活動回眸

第十五屆四平市“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書法作品展。楊帥攝

享文化盛宴 頌盛世和諧——第十五屆四平市“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活動回眸

京劇表演《梨花頌》。杜若權 攝

享文化盛宴 頌盛世和諧——第十五屆四平市“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活動回眸

第十五屆四平市“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美術作品展。楊帥攝

  雅雅九月,有風來拂,帷幕徐啟,絢爛奪目。“九月的鮮花”再次開遍英城大地,“惠民的樂章”再次帶來喜悅、和諧與希望。

  9月12日至21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週年,喜迎中秋佳節,由四平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市文聯所屬12個協會團體協辦的第十五屆四平市“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活動亮相英城。通過多種多樣的文藝活動,集中展現廣大市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畫面,以文化惠民活動鼓舞士氣、凝心聚力、成風化人,讓百姓樂起來、心靈美起來、生活好起來、城市熱起來。

  歌舞光影 流芳溢彩

  9月12日晚,隨著交響樂《北京喜訊到邊寨》緩緩響起,第十五屆“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活動正式啟幕。本次活動歷時6個月的準備工作,包括文藝節目展演、文藝作品展覽和影視作品展播三大部分。

  展演週期間,四平市各協會、文藝團體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在城市地標英雄廣場上連續為廣大市民帶來4場文藝演出,展示近一年來創作的代表全市最高水準的專業文藝作品。

  在首場文藝演出中,表演者帶來了歌伴舞《四平約你來》、配樂詩朗誦《這,就是我們的祖國》、兒童表演《京劇臉譜》、舞蹈《夢中的額吉》、古箏合奏《你的答案》、拉丁舞《炫舞飛揚》、小提琴獨奏《查爾達斯》、大合唱《不忘初心》等一系列精彩的節目,演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音樂家協會專場音樂會在民樂合奏《花好月圓》中拉開帷幕。竹笛二重奏《你追我趕運糧忙》熱情奔放;歌曲《蝶戀》的京腔京韻展現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嗩吶獨奏《情滿遼河》以高超的演奏技巧博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薩克斯重奏《網紅歌曲串燒》展現了當下網絡音樂文化。本次音樂會推出三首原創歌曲。其中,《一個地方兩代人》表現了兩代人建設家鄉的情懷;《美麗的四平》展現了家鄉四平的勃興景象;《用愛書寫奇跡》謳歌了愛的力量。

  在舞蹈家協會、社區工作者協會文藝演出上,舞蹈、歌曲、現代京劇等10余個精彩節目引人入勝。女聲獨唱《我的中國夢》歌聲悅耳,歌伴舞《在和平年代》深情演繹了在和平年代軍人的使命及家國情懷,京歌《梨花頌》、現代京劇《都有一顆紅亮的心》、傳統京劇《鍘美案》,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讓觀眾領略到了京劇的獨特魅力……

  在市企業文聯、市文聯九月鮮花藝術團專場文藝演出中,模特舞蹈《蘇州的月亮》獨樹一幟,女生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俏皮靈動、水鼓舞《中國龍》讓人眼前一亮,更有現代京劇聯唱、器樂合奏口哨串燒《我和我的祖國》等精彩節目一次次將觀眾的熱情點燃。

  歷時4天的專場文藝演出,共推出舞蹈、歌曲、音樂演奏等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60余個,參加演出人數1000余人,觀看演出市民上萬人次。市民們紛紛表示,“演出真是太精彩了,演員們都很專業,真是讓人大飽眼福!”

  在舉辦文藝展演的同時,書法、美術、攝影、文學作品4項文藝作品展覽也同步啟動,共展出作品300余個(件),參觀群眾1萬餘人次,為全市百姓獻上了一場極具文化底蘊的視覺盛宴。特別是來自市攝影家協會的196幅作品,從城市變遷、精準扶貧、農村農業、生態河湖、紅色之旅五個方面展現四平特色文化魅力,深受市民喜愛。“這些攝影作品讓我很受啟發,通過鏡頭不僅讓人們看到了家鄉的變化,更感受到了攝影作者對家鄉的熱愛。”攝影愛好者王璐説。

  此外,在“九月鮮花”文藝展演週期間,還在四平電視臺黃金時段展播電視連續劇《我的前半生》。

  如約而至 歷久彌新

  在四平,有一個文藝活動品牌,因多元、專業、出新而享譽全省;有一道文化風景線,因為民、親民、惠民而名動英城。

  這就是在每個金秋都會如約而至的“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活動,15年的培育,15屆的傳承,在黑土大地、英雄四平綻放出了歷久彌新的“文藝之花”。

  2006年,為豐富廣大市民文化生活,激發大家熱愛祖國、建設家鄉的熱情,營造濃厚、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四平市委、市政府正式將“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確定為全市性迎國慶重大文藝演出活動,成為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大型文化活動品牌。

  主題突出,特色鮮明。活動按照“突出思想內涵,反映時代特色,體現群眾參與,注重活動效果”的原則,圍繞以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活動始終,主題突出,基調鮮明,政治氛圍濃厚。集中展示全市社會發展新成就和文藝創作新成果,節目內容既體現時代氣息和傳統特色,又展示開拓進取和團結奮鬥的良好精神風貌,使全市廣大幹部群眾深刻感受到祖國與家鄉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

  群眾參與,共享盛宴。活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盡可能多的群眾參與其中,讓群眾實實在在共享文化成果。文藝展演周的時間跨度之長,涉及範圍之廣,參與人數之多在全市首屈一指。

  守正創新,寓教于樂。活動按照“大、精、新、美”為總要求,突出新原創、新形式、新人才,注重節目的娛樂性與教育性。在節目內容上,把愛國主義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寓于群眾性文化活動之中;在表現形式上,以展演、展覽、展映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為載體,用藝術的手法教育人、感染人、鼓舞人,使廣大幹部群眾在歡樂喜慶的氛圍中接受思想洗禮、道德熏陶。

  定期舉辦,長效惠民。“節日文化常態化”已經成為“九月鮮花”文藝展演周活動的一個顯著特點。通過15年不間斷的連續舉辦,讓這場視聽盛宴成為英城百姓生活中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饕餮”,為提升城市整體文化軟實力添磚加瓦。

  文化潤澤 涵養心靈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四平市文聯牢牢堅持文藝創作與文化惠民“雙輪驅動”,把為人民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文藝作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持續組織開展文化惠民活動,關注民生、體驗民情、反映民心。

  大力開展文藝進四平活動,連續舉行七屆“市民文化節”“農民文化節”“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舉辦第二屆四平市古箏文化藝術節、“到人民中去”文藝志願服務主題活動、民間藝術作品展、“書香吉林”閱讀季活動、個人書畫作品系列展覽、“美麗鄉村”文藝演出等活動,真正把文藝工作紮根到基層、服務到群眾,走進貧困村、走進社區、走進企業,為群眾送去歡樂和文明,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豐富了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提升了基層群眾文化素質。

  精心組織文藝創作生産,系統挖掘四平文化內涵,多角度反映四平文化,繁榮四平特色文化,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堅持把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作為主要任務。通過“十個一”特色文藝精品創作工程,推動形成全市文藝創作高峰。通過市文聯所屬各文藝家協會推薦、初評,經作品初審、專家評審等環節,産生了首屆四平市文聯“十個一”特色文藝項目精品創作工程獎。在文學、詩詞、歌曲、美術、攝影、戲劇創作等方面,共有28個作品,31人獲得此項獎勵。

  積極開展文藝交流活動,由市文聯創辦的《四平文藝》期刊,一直以發現培育文學新人、推介本土作者精品佳作為根本宗旨,注重發揮文學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獨特作用。按照學習、互進、交流、共享的原則,《四平文藝》編輯部與國內7個省37個市級文聯建立了文化信息交流往來關係,共與39家相應的期刊雜誌進行了刊物交流,通過與兄弟文聯和本地文學愛好者共進共享、文化交流,進一步擴大雜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推動區域文藝資源共享。

  【記者手記】

  文化,反映著一個區域的文明;惠民,唱響了新時代的主旋律,文化惠民成為高標準服務民生的具體體現。

  四平,作為擁有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的古城,蘊含于城市發展脈動之中的文化基因代代相傳、歷久彌新。多年來,四平市委、市政府在發展特色經濟的同時,以文化為紐帶,不斷挖掘特城市色文化,通過開展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的文化活動,對文化供給結構和方式進行全面調整,使經濟發展與文化惠民並駕齊驅、共同發展。

  “文化惠民”的主體要素是“文化”,關鍵環節是“惠”,基礎和目標是“民”。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到與經濟建設並重的戰略高度,納入文化建設總體發展規劃,四平的文化建設實踐,生動地體現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

  認識的高度,決定著行動的力度,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追求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四平市委、市政府將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履行職責的一個重要方面,為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財政上予以大力支持的同時,通過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衡量幸福指數,文化是一個重要尺度;講究生活品質,文化是一個顯著標誌。四平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將文化元素傳遞至城鄉每一個角落,用文化感染每一個人,以文富人、以文化人,從而打造四平特色的“文化民生”。

  多年來,四平群眾文化活動遍地開花,百姓喜聞樂見。廣場上、社區裏、農村文化大院中,各種文化活動層出不窮,歌舞、秧歌、曲藝、書畫影展百花齊放,尤其是反映四平時代特色的原創作品不斷推陳出新,用文化裝點百姓生活,寓教于樂。(張軍平 吉林日報記者 崔維利 王紀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