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看得上病 看得起病 看得好病——“十三五”吉林省推進健康扶貧工作紀實
2020-11-17 09:10:40來源:吉林日報責編:路晶森

  原題:看得上病 看得起病 看得好病——“十三五”我省推進健康扶貧工作紀實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十三五”期間,吉林省圍繞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目標要求,創新健康扶貧政策,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提升農村基層醫療服務水準,力阻“病根”變“窮根”,遏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使農村貧困人口在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等健康扶貧方面實實在在地提高了獲得感、幸福感,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了基礎。

  多措並舉齊發力 織密“醫療保障網”

  47歲的徐玉民是榆樹市弓棚鎮弓棚村2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很多年前視力就開始下降,幾乎看不見東西,但因家境貧寒,放棄了治療。榆樹市衛健局扶貧辦了解情況後,幫他聯繫了醫院,為他進行檢查並收院治療。根據扶貧政策,原本需要1萬元的治療費用,最後他只需承擔1000元。

  徐玉民的經歷,只是吉林省健康扶貧工作成果的一個縮影。

  2016年以來,吉林省從提標、控費、兜底等方面不斷提高醫療保障水準,努力讓農村貧困人口看得起病。以“五提高、一降低、一增加、三減免”為核心政策,提高慢病門診、特殊疾病門診、普通住院、重大疾病住院及新農合大病保險報銷比例,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每年提高5%,貧困人口報銷比例比一般參合患者提高10%;大病保險起付線連續3次調整,由1萬元降到3千元,下降70%;增加23種殘疾人康復報銷項目;在省人民醫院、省腫瘤醫院、吉林心臟病醫院開展32種大病與心臟病適應症患者減免費用救治。此外,還落實了貧困人口參加新農合個人參合繳費補助,每人補助100元。

  與此同時,吉林省擴大新農合報銷目錄、貫通城鄉用藥目錄、規範縣域外轉診、嚴控目錄外藥品使用、實行單病種定額付費等,進一步解決醫療費用負擔問題;健全完善新農合、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保障措施間的無縫銜接機制,實行縣域內定點醫院就醫“一站式”結算。

  為建立大病兜底保障機制,2018年,省委、省政府出臺了《吉林省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兜底保障實施方案》,對貧困人口醫療支出予以補助。個別重病患者個人負擔仍然較重的,採取“一事一議”予以補助,確保貧困人口不因病發生家庭災難性支出。

  創新健康扶貧政策 精準對症開“良方”

  家住二道區八里堡的76歲老人劉桂蘭,患有腦梗和高血壓,多年來幾乎半臥在床,去年又患上白內障。自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來到她家後,一站式服務,讓她住院不用再等三四天,也不用花高額的費用,每個月還有醫生上門治療、送藥。如今的她,不僅白內障免費治好了,還能下地幹活了。

  病要看得起,更要看得好。“十三五”以來,吉林省紮實推進貧困人口分類救治和簽約服務,幫助貧困患者盡可能恢復生活能力、生産能力。

  近年來,吉林省創新開展“一人一策”,通過三級醫療團隊為每一位貧困患者建立個體救治方案,借助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全過程跟蹤醫療救治進展。對所有貧困患者提供“一人一策”個性化診斷治療與縣鄉村三級醫生隨訪服務,需要治療的引導到正規醫院治療,確保簽約一人、履約一人、做實一人。充分利用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巡迴醫療工作,提高“一人一策”品質,對因身體原因不能前往村衛生室就診的貧困患者,提供送醫上門服務。

  今年,吉林省大病救治病種從2017年的9種、2018年的15種和21種、2019年的25種,增加到30種。目前,全省共確定大病救治縣級定點醫院46家、市級定點醫院38家、省級定點醫院12家。

  為確保貧困患者得到及時治療,吉林省積極落實貧困人口縣域內“先診療、後付費”政策。各級定點救治醫院優化診療流程,縮短就診時間,開闢綠色通道,方便貧困患者就醫。

  同時,將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列為省政府重點工作任務,明確工作目標、確定服務對象、細化服務內容。通過開展慢病簽約管理,貧困群眾“亂看病、亂買藥”問題明顯減少,同時降低了醫療費用支出,有效提高了貧困慢病患者簽約服務品質。

  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準 讓百姓看病更實惠

  自吉林省健康扶貧工作推進以來,百姓現在是“有病敢於治、治病少花錢”,讓百姓真真切切擁有了獲得感。在看得起病和看得好病的背後,是吉林我省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

  健康是民生之要,脫貧之基,健康扶貧是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期間,吉林省從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能力、人才培養3個方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方便貧困患者就近看病。

  早在2013年至2015年期間,吉林省開展了為期3年的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共建設8133所,實現全覆蓋。“十三五”以來,吉林省繼續提升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並加強業務用房不足的鄉鎮衛生院建設,全省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水準得到穩定提高。

  同時,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支持貧困縣農村教育衛生人才發展的實施意見》,在調整編制管理權限、放寬選人用人自主權、加大職稱評聘傾斜力度等5個方面,解決了多年來制約農村醫療衛生隊伍建設的瓶頸問題。

  在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水準的過程中,全力推進政府主導的醫療聯合體,實現優質醫療資源有序下沉是吉林省的特色。

  目前,吉林省有49家公立三級醫院參與醫聯體建設,建立專科聯盟160余家。省級五大醫療聯合體以專科共建、臨床帶教、業務指導、教學查房、科研和項目協作等多種方式,向縣級醫院派駐至少5名醫務人員組成的團隊(中醫醫院可派駐3名)開展駐點幫扶,幫助縣醫院開展日常診療服務。

  近年來,為提高優質醫療資源服務利用普及性,提高服務體系整體效率,吉林省加快遠程會診平臺項目建設,此項目已被列為吉林省重大民生工程項目。目前已建成橫向貫通省級5家大型三甲醫院,縱向連結9市(州)和43家縣級醫院遠程醫療平臺,並實現貧困縣鄉鎮衛生院全覆蓋,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大醫院醫生的診療服務。(吉林日報記者 畢雪 實習生 宋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