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高縣“回鄉雁”坐上“幸福列車”
2021-08-09 17:45:0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唐浩博責編:胡曉萌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宜賓市高縣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縣,也是勞務輸出大縣,每年有10萬名以上農民工外出務工。該縣勞務經濟是農民穩定增收的重要來源之一。

  近年來,高縣堅持把服務保障農民工工作作為一項戰略性工程來抓,打好推進穩崗就業、提升服務能力、鼓勵創新創業、加大關愛服務、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等“組合拳”,不斷提升農民工的幸福指數,讓就業創業路上的“回鄉雁”坐上“幸福列車”。

  多措並舉推進穩崗就業

  “以往,我每年春去冬歸,就像‘候鳥’一樣。”説起過去漂泊的日子,高縣羅場鎮新榮村村民陳燕很感慨,“現在好了,家門口上班,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家裏。”

  就業是民生之本。2020年,高縣堅持防疫生産“兩不誤”,精準施策,加快促進企業、重點建設項目復工復産,建立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縣內轉化解決本地用工、市內為農民工尋找就業崗位,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農民工就業難問題。因疫情沒有再外出的陳燕很快在家門口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在高縣,類似陳燕這樣返鄉就業的農民工還有很多。2020年,該縣嚴格落實《宜賓市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八條政策措施》,並結合縣情,在此基礎上做了相應的“加法”,鼓勵引導農民工就業創業,打好開發公益性崗位、組織線上線下招聘、點對點服務、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等“組合拳”,讓數萬返鄉滯留農民工很快實現就近就業。

  2020年以來,高縣共規範開發公益性崗位2037個,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提供崗位8.41萬餘個,向臨港輸送農民工5000余人。該縣在朵唯、蘇格等58家企業穩定就業2010人,對宜賓三江新區重點企業開展“點對點”服務,輸送返崗農民工235人。穩崗就業情況在宜賓市排名第三。

  2020年,高縣發放企業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失業保險穩崗擴崗返還補貼、暫時性困難企業穩崗返還資金600余萬元,涉及企業94家、職工3700余人。

  築巢引鳳促進創業創新

  有了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政策的“撐腰”,“回鄉雁”們有了創業底氣。

  “去年,我從成都辭職回鄉後,就一直著手籌劃開辦一家自己的裝修公司,但苦於手頭積蓄太少,資金缺口較大……”高縣梵創設計裝修公司負責人賈旭劍説,“我聽説有政府貼息的創業貸款時,第一時間就辦理了2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這筆資金及時幫我解決了公司資金短缺的問題。”

  2020年,高縣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0筆1319萬元。2021年1月至7月,全縣已審核簽批創業擔保貸款40筆788萬元。

  2021年以來,高縣通過搭建平臺、優化環境、完善政策、開展勞務品牌培訓和返鄉創業培訓等措施,吸引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全縣返鄉創業農民工達3846人,農民工創新創業項目突破200個。高縣扶持返鄉農民工創辦註冊登記企業476個、個體工商戶2200戶,開辦農民專業合作社55戶。與此同時,高縣大力推進農民工科技創新。截至目前,全縣已培育農民工科技型中小企業74家,農民工高新技術企業3家。

  關愛服務 解決後顧之憂

  近日,剛從江蘇返回的農民工王曉賓在高縣政務辦證大廳市場監管窗口享受“綠色通道”服務後,情不自禁地讚嘆道:“這裡環境好、服務好、辦理快捷,很不錯。”

  做好農民工證照辦理工作,是高縣去冬今春開展的農民工服務保障專項行動之一。專項行動期間,該縣為返鄉農民工開通證照辦理“綠色通道”,簡化程式,壓縮證照開辦時間,服務農民工近5000人,辦理戶籍業務近400件,公安政務服務平臺受理業務近1000件,回答群眾問題100余條。

  同時,高縣優化交通服務保障,儲備10台縣內應急客運車輛,投放農民工包車車輛近200輛次,輸送農民工近2000人,提供包機專列專車服務31批次共979人;大力推進農民工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全縣隨遷子女100%全員入學,解決農民工的後顧之憂。

  高縣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高縣將以就業促進、返鄉創業、技能提升促品牌創建、根治欠薪維權救助、黨建引領、關愛幫扶融入城市服務等“六大專項行動”為抓手,為農民工做好服務,不斷提升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文 陳小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