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康振生:構建銹病防控技術體系 打好“麥田阻擊戰”
2020-07-22 17:28:3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作為中國植物病理學科的主要學術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康振生在小麥條銹病、赤霉病等重大病害的發生規律、致病機理與防治技術研究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運用專業知識守護麥田健康。

  應對疫情 當好糧食安全“守門人”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農業生産帶來的影響,康振生顯得很著急。因此,2月11日,康振生提出要“克服疫情防控困難,儘快恢復農業生産,做好小麥早春病蟲草害應急防控,確保小康之年糧食和農業豐”的小麥銹病防治建議。此後,他專門深入田間查看關中灌區小麥條銹病發生現狀,並就小麥條銹病識別和2020年發生趨勢和防控技術進行了專題講座。根據他的專業意見,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召開了全省小麥條銹病早春防控壓減菌源基數的早春防控專項行動,有效控制了早春小麥條銹病迅速擴散勢頭,為全國小麥條銹病防控工作樹立了標杆。

康振生院士在辦公室查閱條銹病相關實驗報告

  除了關注小麥條銹病外,康振生還密切關注中國早春防控田塊發病情況,並根據防控效果和條銹病發生情況,結合後期天氣預報趨勢,提出“春病冬治,控前保後;控西保東,打點保面”的防治策略,使處於中國小麥條銹病東西部菌源交流“橋梁”地帶的陜西省防控效果達到了95%,助力全國夏糧豐收。

  “從防治效果來看,今年是個豐收年,每畝增收4公斤,很好地打贏了這場條銹病‘阻擊戰’。”康振生院士説,陜西今年小麥條銹病面積約420萬畝,可挽回62.3萬噸損失。

  幾代堅守 破解小麥條銹病之謎

  作為專業的農林科技遠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條銹病的研究已有70年的歷史。上世紀50年代,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振岐發現,西北越夏區是中國小麥條銹病區域的救援基地,在防治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後來,師從李振岐的康振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持續開展小麥條銹病、赤霉病等重大病害的發生規律、致病機理與防治技術研究。

  在康振生之前,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只發現了——小麥條銹病菌在小麥間的無性繁殖過程,因此,防治此病害的措施,還是集中于培育抗病品種上。經過一系列的試驗,康院士和團隊終於發現小檗可作為小麥條銹菌的轉主寄主;小麥條銹菌可在小檗上完成有性繁殖過程,這些條銹菌冬孢子會被春雨喚醒,飄飛到附近的野生灌木小檗葉上“生兒育女”。

  基於這一試驗成果,康振生表示:“這些銹孢子會隨風回到麥田裏,再次‘襲擊’小麥,讓隴南‘越夏易變區’成為我國條銹病菌源基地和病菌毒性變異的關鍵地帶。因此每年秋季,通過越夏區的病源調研,了解病害的基本情況,可以預測下一步要採取的防控措施。”

  康振生和團隊破解了小麥條銹菌瘋狂變異的世界難題,構建起了赤霉病防控技術體系,年均挽回小麥損失20億公斤。

  技術輸出 讓條銹病防治惠及“一帶一路”

  2012年起,康振生團隊開始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培養技術力量和提供技術諮詢,先後採集並研究了1300多份小麥條銹病病原菌標樣,讓小麥優質高産的中國農業科研成果“走出”國門。

  小麥不僅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作物,也是“一帶一路”國家最主要的口糧作物之一。康振生表示:“通過科技輸出幫助‘一帶一路’及上合組織國家提高小麥生産力,是打造楊淩現代農業高技術成果‘走出去’的一張靚麗名片,符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內涵。因此除了保衛我國自己的糧食安全,我們還應利用已有技術幫助更多國家和地區,這樣既能體現大國擔當,也有助於把潛在災害阻斷于國門之外。”(文/圖 耿蘇強 編輯 陳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