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是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是拉動內需、擴大消費的重要領域之一。隨著年末消費旺季到來,多地密集出臺多輪購車補貼政策,全力促進汽車消費,對提振消費信心、拉動産業發展、穩住消費回升向好態勢起了重要支撐作用。
補貼政策密集出臺
南京自11月28日起開展今年第二輪汽車消費補貼活動,消費者購買符合條件的汽車可享受相應額度的消費補貼。
南京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輪補貼新政呈現市級區級優惠可疊加使用、政企聯動、政策設定清晰易懂三個特點。
為進一步刺激和擴大汽車消費,11月17日起,深圳市龍崗區推出新一輪(第五輪)購車補貼舉措,補貼總額達5000萬元,有效期至今年12月31日。
深圳市羅湖區商務局流通和消費促進科科長陳佳蔚介紹,羅湖于11月13日起推出新一輪購車補貼活動,發放1億元購車補貼,並攜手轄區汽車與黃金珠寶企業,推出“買車送珠寶”活動,形成跨界聯動的雙向疊加效應。
11月24日,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發佈《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加快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進程,加大機關公務、公交、出租等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力度等舉措促進消費。
消費潛能加速釋放
積極有效的消費促進活動,是增強消費意願、激發內需潛力的重要支撐。今年6月份,南京發放的首輪汽車消費補貼帶動汽車銷量超1.3萬台,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約40%,直接帶動車市銷售額近26億元。
汽車消費補貼政策一齣,南京協奧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湯山店的銷售經理辛飛便開始忙碌起來,“這幾天,從銷量上看,門店工作日日均銷售數量比之前增長20%,週末增幅更大”。
深圳以“國際車展+補貼政策”組合拳放大動能、釋放潛能。在2023(第十五屆)深圳國際汽車展覽會(汽車嘉年華)暨智慧網聯及未來出行汽車博覽會上,預訂成交車輛合計18839輛,成交總金額逾57億元。汽車消費升溫為深圳消費市場回暖提供助力。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63.09億元,同比增長7.3%。
“今年以來,各大車企在四川推出不少打折促銷活動,拉動消費作用十分明顯。”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主任、首席研究科學家湯繼強表示。前三季度,四川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940.6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高於全國2.4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長67.2%。
適應未來産業趨勢
“汽車市場復蘇,是整個經濟復蘇的重要組成部分。眼下正值年底汽車銷售旺季,政府部門拿出真金白銀的利好政策刺激車市,短期來看,必定會激發消費者購車慾望和熱情,帶動汽車銷量增長。”江蘇省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徐士剛説。
在徐士剛看來,汽車作為大宗消費品,其銷售仍面臨巨大壓力,長期的經濟復蘇需要全面産業振興,這要求在制定政策時既關注短期效果,也要維護穩定可持續的市場秩序,同時考慮如何通過政策引導産業結構調整,以適應未來發展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圳消費市場中,新能源車已成為主力汽車消費品。如何化解“充電焦慮”是帶動新能源車消費的關鍵。深圳9月15日印發的《關於促進消費的若干措施》中提出,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加快建設“超充之城”,支持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試點,加快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改造升級。目前,深圳已建成47座超充站。
從推動配套設施建設的角度出發,四川提出實施綠色出行“續航工程”,編制四川省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內容,新建居住社區固定車位100%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鼓勵開展居住社區充電設施“統建統營”。(蔣 波 楊陽騰 劉 暢)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