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技術向新 品牌向上 2024“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上汽站舉辦
2024-05-27 10:47:5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鄭思雯

  5月24日,2024“看見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之上汽集團新能源技術發佈會在上海舉辦。本次活動以“向新十年”為主題,匯聚了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地方政府、行業組織的領導,整車及供應鏈重點企業代表,院士專家等。以上汽為代表的中國汽車品牌,再次向各界展現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深厚的技術底蘊與先進的前瞻科技。

  向“新”十年 看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努力與實力

  2014年5月24日,國家提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這一重要指示在當時為全行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統一了認識,消除了雜音,指明瞭方向,堅定了信心,為汽車行業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動力。十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快速發展,産業鏈供應鏈上的優秀企業正源源不斷輸出創新成果,為全球解決能源環境問題、發展汽車産業貢獻新方案、帶來新機遇。十年後的5月24日,在這一具有重要行業意義的時間節點上,2024“看見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第二站選擇來到上汽集團,向各方全面展示其作為汽車領域重點國企的科技實力與使命擔當。在本次發佈會上,上汽集團正式發佈了面向“新賽道”的新一代底座技術。

技術向新 品牌向上 2024“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上汽站舉辦_fororder_image001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作為市場及創新的主體,十年來我國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整車和供應鏈企業,以及卓越的企業家群體。他們是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的主力軍,正是有了他們的接續奮鬥,才有了中國汽車的全面崛起。上汽集團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佼佼者,連續18年全國整車銷量第一的汽車集團,中國汽車全球化發展的領軍企業,上汽集團牢記囑託,不負使命,銳意進取,在新能源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和成就。

技術向新 品牌向上 2024“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上汽站舉辦_fororder_image003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

  十年來,上汽集團順應時代變革,把握産業趨勢,以自主創新為抓手,在電動智慧網聯“新賽道”上奮力前行,全力推動“市場向新”,聚力突破“技術向新”,合力重塑“生態向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歷經一代代中國汽車人的接續奮鬥,中國汽車産業正在完成從‘跟跑’向‘並跑’再到‘領跑’的角色轉換。”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表示,上汽集團將始終堅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理念,與全球夥伴開展緊密合作,匯聚智慧力量、實現優勢互補,在産業鏈/價值鏈上形成深度融合,共建産業新格局,共享變革新機遇、共譜發展新篇章。

技術向新 品牌向上 2024“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上汽站舉辦_fororder_image004

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鐘志華對中國新能源車企充滿期待:“只要科技不斷進步,汽車創新就不會停步。上汽自主創新起步早、工作實、影響廣,在新征程上一定會帶來更多的驚喜!”

技術向新 品牌向上 2024“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上汽站舉辦_fororder_image005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鐘志華

  何以“向新”?看見“上汽們”的全新科技成果

  新一輪科技革命為中國品牌汽車向上開闢了電動化、智慧化的新賽道,也提供了支撐産業鏈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和新的市場增長點。作為中國汽車産業的骨幹企業之一,上汽集團持續加快在電動智慧網聯新賽道上的轉型發展步伐。“十年以來,上汽集團累計研發投入近 1,500 億元,累計有效專利超過 26,000 項。”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傑在發佈會上介紹説,我們基於“場景創造價值、軟體定義汽車、數據決定體驗”的理念,針對整車産品進行全面“解構”和“重構”,我們認為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是可成長可進化的、安全可靠的、高效低碳的、智慧舒適的科技生命體。兩年前,上汽集團創新地提出了支持打造科技生命體的“技術底座”,集聚全球研發資源,打造純電、混動、氫能三大整車平臺,以及電池、電驅、超混系統和智慧車全棧解決方案“七大技術底座”。

技術向新 品牌向上 2024“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上汽站舉辦_fororder_image006

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傑

  第一代“技術底座”的量産應用,奠定了上汽參與新賽道市場競爭的技術基礎,全面支撐自主品牌業務持續向上突破,並實現對合資企業的産品賦能。今年以來,固態電池、智慧車“中央大腦”、數字智慧底盤等最新技術,已實現量産應用,助推上汽“七大技術底座”全面躍遷升級進入2.0時代。在本次發佈會上,上汽零束的李君博士重點介紹了關於“AI+軟體定義汽車的若干思考與實踐”,上汽清陶李崢博士介紹了企業關於如何開創行業領先的全固態電池之路的探索經驗與重要成果。值得關注的是,上汽全固態電池産業創新聯合體也在本次活動上正式發佈。

  發佈會當晚,上汽集團介紹了大量在電動化領域的最新成果。例如,上汽集團將於2026年實現全固態電池量産,能量密度超過400Wh/kg;在整車電耗方面,全新星雲平臺“一度電續駛里程”挑戰實現行業領先的12公里目標,比現有水準提升超過30%;在動力總成上,上汽集團的全新“綠芯”電驅總成,其功率密度提升至 4.4kW/kg,領先行業平均水準至少40%。

  在智慧網聯領域,上汽集團一直在努力打造“更智慧的大腦”和“更敏捷的小腦”。據了解,2022年,上汽集團推出的汽車行業首個智慧車全棧技術解決方案——上汽零束銀河全棧1.0,目前已成功進化至3.0版本。銀河全棧3.0實現“中央集中式+區域控制”,支持面向量産的L3自動駕駛解決方案。2024年,銀河全棧3.0正在分步“上車”,2025年將全面落地,將有效降低整車低壓功耗,控制器數量減少一半以上,數據頻寬提升5倍,線束長度減少30%,OTA下載和安裝時間均可縮短至30分鐘以內。在智慧線控底盤方面,上汽集團預計將於2026年分階段量産應用融合整車運動集成控制(VMC)技術的線控底盤系統。全場發佈會幹貨滿滿,釋放了大量上汽集團新能源及智慧網聯技術的最新進展,讓各方看見了中國汽車品牌持續向上的底氣與實力。作為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的主體,“上汽們”還將繼續承擔起下一步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首要重點工作,即持續加強關鍵、核心、基礎技術的研發,不斷強化科技創新,這些對推動中國汽車技術進步、産業高品質發展意義深遠。

  向“新十年” 繼續鞏固與擴大新能源汽車的先發優勢

  在本次技術發佈會開場之前,一段“新能源汽車十年.拾光”的暖場紀錄片,回顧了以上汽為代表的中國品牌汽車在努力拼搏、自主奮鬥的成長歷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柳燕在主持本次活動時指出,本次發佈會更是一場行業層面對於新能源汽車十年發展歷程的集中回顧,是以上汽集團為代表的中國汽車企業十年創新發展成就的展示和彙報。它同時呈現了汽車行業面向新十年的信心和展望,以及中國汽車人以産業報國為使命的強大行動力。

技術向新 品牌向上 2024“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上汽站舉辦_fororder_image007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柳燕(主持人)

  十年間,我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從7.5萬輛增長到950萬輛、全球佔比超過60%,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71%,為中國製造增添了濃墨重彩的新亮色。中國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已連續9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産銷第一,2024年仍在延續快速增長勢頭,市場佔有率穩定在30%以上。新能源汽車出口更成為汽車産業發展的一大亮點、全球化進程提速的重要推動力。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再創新高,整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新能源汽車與鋰電池共同成為出口“新三樣”的重要代表。以上汽集團為例,2023年,上汽新能源汽車和海外銷量分別為112.3萬輛和120.8萬輛,在2022年率先實現“雙百萬”基礎上再創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較2014年增長280倍,規模位居全球行業頭部陣營;海外銷量較2014年增長13倍,連續8年保持國內行業第一。2023年集團總銷量中,上汽自主品牌佔比為55.3%,較2014年增長18個百分點。

  當前,汽車産業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戰略機遇和新的市場格局,也遇到各種嚴峻的挑戰。在行業發展“下半場”如何繼續保持“加速跑”,是鞏固和擴大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的重大課題。付炳鋒表示,溫故而知新,鑒往以圖強,總結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歷史經驗,謀劃未來可持續健康發展之道,對於汽車行業而言尤為重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繼續以強國戰略為指引,發揮行業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中國汽車品牌建設提供全力支持和服務,匯聚主流汽車企業的力量,持續推動中國品牌向上發展,讓用戶、讓市場、讓世界看見中國汽車。

  據悉,本次活動是2024“看見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的重要一站。以“看見中國汽車”為主題的“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發起並指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組織並實施,主流汽車企業積極參與的行業活動,是中國汽車行業史上首個多品牌在同一主題下的聯合行動,旨在提升中國汽車整體影響力,開啟中國品牌攜手共進的新局面。專項行動運行三年來成效顯著,已成為汽車行業層面品牌活動的專屬IP。2024年專項行動已于5月10日,即第8 個中國品牌日到來之際啟動。2024“看見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自5月10日啟動以來,已先後成功舉了專項行動特別策劃——迎接新中國成立75週年“國車致敬國門”打卡活動啟動儀式、上汽新能源技術發佈會兩場重磅活動,“看見中國汽車”系列品牌活動還將持續舉辦。(資料來源:上汽集團)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