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綠色轉型已成為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作為行業領軍者,一汽-大眾自成立至今,始終以企業的社會責任戰略為指引,知責於心,擔責于行,堅持全品牌、全體系綠色發展。在國家“雙碳”戰略的指引下,一汽-大眾明確了“引領綠色發展、創享綠色未來”的願景,確立了産品“全生命週期碳減排”的目標,從原材料選擇、物流運輸、生産製造到産品的交付與使用,全方位打造綠色標杆企業,堅定走好創新轉型的高品質發展之路,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全生命週期碳減排”的目標引領
一汽-大眾擁有五地六廠,在過去33年的快速發展中,綠色環保始終與這個優秀車企如影隨形。在當下助力綠色中國建設、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使命中,他們更是給出“全生命週期碳減排”的綠色發展方案。一汽-大眾總經理潘佔福表示,在國家和産業一系列“雙碳”戰略的驅動下,作為能源依賴性強、工業支撐作用明顯的汽車産業,亟需走出一條綠色、可持續的變革之路。一汽-大眾正在加速“低碳化、數字化、智慧化”的轉型,以“全生命週期碳減排”為目標,通過綠色研發、綠色供應鏈、綠色生産、綠色物流、綠色産品等戰略舉措,從産品、生産、上下游産業、社會公益等全鏈路,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的承諾。
綠色發展是一項涉及到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系統工程、長期工程,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尤為重要,一汽-大眾堅持以綠色發展引領體系建設,公司應對國家發展要求,成立了由公司中德方最高管理層組成的綠色發展委員會,負責統籌、部署公司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及“雙碳”管理的相關工作。在執行層面,為整體統籌公司綠色發展業務,今年又成立了效率管理與綠色發展部,單獨設立一個綠色發展科,整體負責統籌制定公司環保/能源、碳減排戰略、搭建環境能源及碳減排管理體系、持續提升環境/能源碳減排績效等工作。“以前我們有一個科室叫環保能源科,主要管環保和能源,但在新的形勢下,已經不能滿足未來國家的需求和企業的本身定位,不能滿足産品全生命週期綠色發展的需要。因此,合併、調整、成立這樣一個新的部門,下設了幾個科室,重點的工藝工程生産體系的效率提升和綠色發展。”一汽-大眾規劃總監孫治國介紹説,一汽-大眾在2022年進行流程變革中,為有效推進公司綠色發展各項工作,單獨成立17.0綠色發展流程域,打造從研發、採購、生産、物流運輸到銷售使用的産品全生命週期綠色發展管理流程體系,確保每個環節都合規,從而實現公司可持續發展。
一汽-大眾規劃總監孫治國
在一汽-大眾,規劃部作為生産製造領域核心部門,是研發和生産之間的橋梁,在企業全鏈路的綠色發展中擔負著十分重要的責任。在整個規劃業務中,綠色發展是貫穿整個過程的:一方面將傳統燃油車新産品及電動車産品如何高效、精益的佈局各個生産基地,同時還要通過開發智慧、綠色製造技術,規劃綠色、精益的生産工藝,打造精益、高效、柔性、數智、協同一致的綠色工廠。
一汽-大眾也將環保行動延伸到産業鏈的上下游。 作為國內首個制定“綠色合作夥伴”標準的企業,一汽-大眾通過評審體系和免費培訓,持續帶動多家核心供應商和經銷商提升環境管理意識和能力,讓綠色低碳的舉措逐漸規模化、體系化。
在供應商層面,一汽-大眾通過能源清潔化、過程低碳化、材料循環化三個維度的推進,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供應鏈。今年8月,一汽-大眾與寶鋼股份正式簽署《一汽-大眾與寶鋼股份低碳“綠鋼”合作備忘錄》,雙方聚焦綠色低碳合作,共同打造綠色低碳汽車供應鏈。一汽-大眾將率先量産使用寶鋼綠色低碳汽車板,引領中國汽車産業綠色低碳發展,助推汽車鋼鐵産業鏈早日實現碳中和。
在經銷商層面,由於VOCs源頭治理措施過程中,油漆材料的選擇是重中之重。一汽-大眾油漆從溶劑型漆切換為水性漆,這會從根本上降低VOCs的排放。為此,一汽-大眾通過經銷商改造技術指導和工藝調試指導,幫助經銷商完成水性漆切換,提高經銷商水性漆使用佔比,從源頭幫助經銷商降低VOCs排放。
“零碳、零廢、零影響”的極致追求
作為一家主動擔責、行動履責的車企,一汽-大眾在過去33年的發展歷程中,不僅是生産高品質汽車的領航者、經營業績上的排頭兵,在綠色發展上也堪稱行業的佼佼者。
強大的綠色製造體系能力一直是一汽-大眾在行業內最核心的競爭力,他們通過不斷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佔比、持續提升能源效率、大力投資綠色製造技術的開發及應用、夯實環保合規管理基礎等舉措,致力於打造製造領域“零碳、零廢、零影響”的行業標杆。截至目前,一汽-大眾五大基地綠電應用佔比高達45%,能源效率持續提升,在污染防治、工藝節能等方面持續進行技術升級,過去三年累計投資額超8億元。
一汽-大眾生産基地大面積鋪設太陽能光板
在整車製造領域,涂裝是耗能最大、排放最高的工藝。一汽-大眾在涂裝領域規劃端、實施端和運行端三大戰略領域,依託企業規模優勢和創新孵化平臺等成熟的機制保障,發掘並推進了多項案例的順利落地。比如在奧迪涂裝車間,他們通過精益型工藝及數智化升級,實現全過程物流模擬、電泳模擬、烘房模擬等工藝倣真,並採用多項綠色製造新技術,如智慧噴漆室系統、電泳缺陷智慧識別設備、自動吹蠟設備等,實現節能減排。
據了解,為持續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一汽-大眾投資5億元進行傳統溶劑型車間水性漆改造,投資2億元實施涂裝免中涂工藝升級改造,推廣應用18項行業最新的節能降碳減廢技術,淘汰30萬産能老舊工藝的涂裝車間,實現CO₂減排9萬噸,VOCs減排1600噸,危險廢棄物減少2.7萬噸。2023年底,一汽-大眾涂裝節能降碳項目入選中歐綠色低碳發展合作典型案例,這也是汽車行業唯一獲此殊榮的打造行業內工藝領先、技術領先、低碳環保的標杆涂裝車間項目。
一汽-大眾打造製造領域“零碳、零廢、零影響”標杆企業
率先成為“近零碳工廠”的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可以説是一汽-大眾綠色發展的標杆和典範,作為一汽-大眾在華南地區的重要生産基地,在綠色低碳發展中佛山分公司一直髮揮著示範引領的作用。2011年奠基的佛山分公司起步就是高起點,工廠在規劃設計時,從廠房結構、原材料使用、工藝規劃、環保設施投入等多方面,最大限度節能、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在2013年獲得國家級“綠色工業建築”三星級認證;2017年通過了國家級“綠色工廠”認證;2021年,就成功打造 “廣東省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獲得政策補貼450萬;2023年起佛山分公司實現全廠生産製造過程中的電力零碳排放;2024年4月,佛山分公司通過佛山市首批“無廢工廠”認證。
成為佛山市首批“無廢工廠”,標誌著佛山分公司通過高效管理和先進技術,最大限度地減少工廠在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廢棄物,並確保這些廢棄物得到妥善處理,從而接近零廢棄排放的狀態。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吳晉説,佛山分公司早在2021年就提出打造“零廢工廠”的目標構想,持續圍繞“零廢”戰略目標,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原則,全面開展固體廢物治理工作。“獲得這一榮譽稱號,表明佛山分公司在生産活動中實現了對廢棄物的有效管理和環境友好型處理,並得到生態環境部門的高度認可。”
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吳晉
一直以來,佛山工廠緊緊圍繞“零排放”的戰略目標,全面推動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在生産過程中,他們通過優化生産流程,減少廢棄物産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資源循環利用,比如通過涂裝烘乾爐及廢氣餘熱回收,空調冷凝水回用,中水回用等措施,實現資源能源的循環利用,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此外,他們還構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實現對能源消耗的實時監測和智慧調控,通過精細化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比如污水處理,佛山分公司上了一套分析系統,實時監控出來的數據是不是能夠滿足法律法規的要求,由智慧AI去判定,如果哪個時間段有不達標,系統會自動報警,就會迅速得到處理,令人高興的是至今沒有一次報警現象出現。
“創享綠色未來”的使命擔當
今年,一汽-大眾公佈了“到2030年,一汽-大眾實現全生命週期碳排放29%”的戰略目標,這也是企業向社會做出的公開承諾。根據該戰略目標部署,一汽-大眾制定了詳細的産品全生命週期碳減排的時間表和路徑圖,從産品研發、供應鏈、生産製造、物流運輸、産品使用全鏈條全週期進行深度降碳,持續打造一汽-大眾産品低碳品牌,促進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一汽-大眾全面落實“全生命週期碳減排”戰略
在組織碳減排方面,佛山基地已率先實現地方政府的近零碳工廠認證,今年天津基地和成都基地的“近零碳工廠” 的認證工作也已經啟動,預計2024年底到2025年將取得相關認證,還有動力總成科技分公司有望在2025年取得真正的“零碳工廠”認證,青島和長春兩個基地預計2030年前實現“零碳工廠”的認證。
一汽-大眾到2030年目標實現全生命週期碳減排下降29%
綠色轉型是國家的要求,也是企業應該承擔起來的使命責任。孫治國總監坦言,綠色發展會給企業帶來成本的增加,對此一汽-大眾通過數字化管理和跟蹤技術,對廢棄物進行全面的管理,並將其轉化為資源。他們也在通過創新技術和産品設計,實現廢物再利用和節約成本的目的。而從長遠看,企業的綠色發展會帶來更多的社會認可和品牌價值的提升,相信會實現綠色發展與經濟效益的協同共贏。
一汽-大眾五大基地,要實現零碳、零廢和零影響這樣一個目標,挑戰是非常大的。“你永遠可以相信一汽-大眾”,孫治國總監説,一汽-大眾發展到今天,無論我們多難,“創·享高品質”的理念不會變,整車的品質不會降低,這是我們的立足之本。從産品的組合上來説,未來,一汽-大眾不僅要著眼于電動車産品,還會在混合動力上發力,來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我們會堅持全生命週期打造綠色低碳的産品,把符合國家法規、滿足用戶需求的産品交到用戶手中。
“引領綠色發展、創享綠色未來”,這是以引領高品質發展為己任的一汽-大眾對發展新質生産力、建設美麗中國應有的使命和擔當。(資料來源:一汽-大眾)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