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舉行,會議將“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作為2025年中國經濟工作的九大重點任務之一。
憑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2024年的中國經濟依然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初步核算,2024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約94.9746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新動能加快成長,高品質發展取得新進展。
作為世界製造中心、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我國以高水準“引進來”,高品質“走出去”成就了開放型中國。
汽車出口成績亮眼 全年有望超預期完成目標
轉眼已至2024年年末,回顧今年中國全年經濟發展,汽車産業的超預期增長無疑是最大亮點之一。
中汽協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1-11月,我國汽車産銷分別完成2790.3萬輛和27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和3.7%,汽車産量增速較1-10月擴大1.1個百分點,銷量增速擴大1個百分點。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伴隨政策累積效應不斷顯現,各地及企業促銷活動持續發力,加之最後一月收尾衝刺,預計12月我國汽車銷量也將超300萬輛,全年總銷量有望超3100萬輛。
作為2024年車市增長主要動力,中國汽車出口保持了持續高增長態勢。1-11月,我國汽車出口534.5萬輛,同比增長21.2%。中汽預測,如果12月我國汽車出口能保持在50萬輛左右,2024年全年總出口量將達到580萬輛,高於年初預測的550萬輛。
從上述汽車出口數據來看,2024年,中國已穩居世界最大汽車出口國。不僅如此,中國汽車出海銷售也已成為不少車企的支柱性業務。
目前,東南亞、歐盟等地區成為了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重點市場。據不完全梳理,多個自主品牌正在推動整車出口、技術出口、海外當地設廠等全産業鏈海外佈局,並已經設定了海外出口的目標。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我國汽車出口就持續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在外界看來,中國汽車出口穩步高增長得益於多方面因素,包括中國汽車産品競爭力的快速提升,無論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在全球市場都展現強大競爭力;全球汽車市場多元化需求為中國汽車出口提供廣闊空間;中國持續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及相關主管部門在此之下推出多項舉措,護航中國汽車“走出去”。
在鼓勵汽車高品質“走出去”的同時,中國政府還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準的“引進來”經濟新體制。
進口車市場低迷 雷克薩斯逆勢奪冠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總體保持回升向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進一步好轉,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在持續增多。汽車等行業産需較快釋放,企業搶抓政策支持機遇,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不過,在2024年車市“價格戰”下,汽車進口市場波及明顯。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進口車工作委員會發佈的數據顯示,1-10月,中國汽車進口57.7萬輛,同比下降9.3%;進口金額達到2334.4億元,同比下降13%。“隨著國産車的崛起和國際品牌本土化加速,近幾年汽車進口持續低迷,1-10月持續3年負增長。”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預測,考慮到10月汽車進口量僅為4.3萬輛,預計今年汽車進口量將創2010年以來的新低值。
從品牌結構來看,1-10月,超豪華汽車銷量累計下降32.96%;非豪華汽車銷量累計下降21.91%;豪華車銷量下降13.35%。在銷量佔比上,豪華車仍然是銷量主力,1-10月累計佔比穩定在90.84%。
圖片來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進口車工作委員會
不過,在整體下行的進口車市場中,以雷克薩斯為代表的傳統豪華品牌憑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過硬的技術實力,抵抗住了巨大衝擊,收穫了國內消費者依然熱情的需求,成為2024年進口車市場上最大亮點。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進口車工作委員會發佈的1-10月乘用車分品牌進口量榜單顯示,前十大品牌中僅有兩個品牌實現正增長,分別為雷克薩斯和豐田。其中,雷克薩斯以進口銷量近15萬輛力壓約10.52萬輛的奔馳奪冠,銷售額最高。緊隨奔馳之後的是,進口銷量約為6.87萬輛的寶馬以及進口銷量約為4.4萬輛的保時捷。
圖片來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進口車工作委員會
從上述進口乘用車品牌的銷量排名可以看到,目前進口車主要依靠雷克薩斯、奔馳、寶馬等主力進口豪華車品牌的需求來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國內進口車市場還處於一個下行階段,但雷克薩斯並沒有過多參與盲目追求“量”的大潮,縱然壓力不小,但依然以增幅超7%的亮眼成績保持了領先優勢。 “其實量一直都不是我們所重點追求的,但如果脫離了市場對你的需求、對你的認可,量就失去了價值,所以在質和量方面,我更加看重的是兩者均衡的發展。”雷克薩斯中國執行副總經理李暉稱。
作為全球豪華車品牌,雷克薩斯一直以來都以精益求精的技術工藝、對産品高品質地堅守,以及順應中國消費者需求主動求變的品牌理念,廣受中國消費者的青睞,多年來持續蟬聯進口車品牌年度銷冠。(圖/文 解金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