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理想汽車公佈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得益於交付量的強勁增長,理想汽車于2024年實現卓越的財務表現。第四季度營收443億元,季度交付量158,696輛,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全年營收1445億元,同比增長16.6%,成為中國唯一一家連續兩年年營收突破千億元的新勢力車企。2024年理想汽車交付量達500,508輛,穩居20萬元以上中國品牌汽車銷量榜首。
在規模效應和經營效率的不斷提升下,季度凈利潤為35億元,全年凈利潤實現80億元。年度經營現金流達到159億元,自我造血能力不斷增強,推動業務加速正循環。截至2024年末公司現金儲備高達1128億元,為新産品、新技術的投入奠定堅實基礎,夯實企業長期發展根基。
2024年研發費用達111億元,其中人工智能技術投入大幅提升,自研基座大模型助力智慧駕駛、智慧座艙和智慧電動的産品力和用戶體驗保持行業領先。今年,理想汽車將推出純電SUV車型系列,擴大充電網絡建設繼續解決充電難題。展望2025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預計季度交付量為8.8萬輛至9.3萬輛,同比增長9.5%至15.7%。
AI助力經營效率提升 現金儲備1128億創歷史新高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增速超過30%,插電混動成為帶動新能源市場增長的新動能,新車銷量佔比新能源汽車總份額的40%。作為中國第一家規模化量産增程電動汽車的企業,理想汽車繼理想L7、理想L8和理想L9三款熱銷産品之後,2024年4月推出面向年輕家庭的理想L6。理想L6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月銷量穩態在2萬台以上,成為20-30萬元價格區間的爆款産品,不斷夯實理想汽車在20萬元以上乘用車市場中國品牌銷量冠軍地位。理想MEGA的用戶口碑創理想全係産品新高,成為50萬元以上豪華MPV銷量前三。
理想汽車通過智慧駕駛、理想同學、智慧工業、智慧商業4支AI團隊,賦能用戶體驗升級與組織流程變革,驅動經營效率提升。2024年二季度以來,理想汽車直營門店網絡持續進行結構化調整,通過減少尾部商超門店、擴大頭部汽車城中心店等途徑擴大門店規模,到四季度末全國門店總展位數同比增加40%以上,展車容納能力顯著提升。直營門店網絡經營單元下沉,有效激活了經營意識和盈利能力。效率提升推動盈利能力增強,第四季度經營利潤率同環比均有提升,季度經營利潤達到37億元,同比增長22%;2024年全年凈利潤80億元,連續九個季度實現盈利,是繼特斯拉、比亞迪之後第三家實現盈利的新能源車企。季度末現金儲備增加至1128億元,始終保持在高位水準,是國內現金儲備最為充裕的車企之一。
研發持續高投入 智駕技術穩居第一梯隊
健康的盈利和穩健增長的現金流,支撐理想汽車長期高研發投入。2024年理想汽車研發費用達到111億元,同比增長4.6%,連續兩年研發投入超過百億元,在硬體、軟體以及人才引進上加大投入。智慧駕駛和理想同學是理想汽車的兩大核心AI産品,2024年均實現顯著突破。
第四季度,理想汽車行業首創的端到端+VLM 全新一代智慧駕駛技術架構,率先推送給全量用戶,成為中國第一家將端到端技術應用到城市、高速全場景智慧駕駛的車企,帶來了百公里零接管的智駕體驗,在行業多項測試性能表現優越,接管次數少於特斯拉FSD智慧輔助駕駛。在技術創新的同時,理想汽車不斷思考如何創造更多用戶價值,開創了智慧駕駛模型思考推理過程可視化的全新交互形式,以提升用戶對系統推理模式的深入了解,加速智慧駕駛的普及和應用。作為智慧空間的交互載體,2024年理想同學基於全棧自研的基座大模型Mind GPT全面升級,推理能力全面提升,成為真正的出行助手。年底,理想同學成功從車機端進入手機和PC電腦兩大終端,為更多的用戶提供便利。
2025年1月,理想汽車首個海外研發中心在德國慕尼黑正式成立,在技術預研、産品開發和産品戰略領域持續發展。此前,理想汽車已經在北京、上海兩大技術人才密集型城市先後設立研發中心,驅動核心技術自研及突破,推動了理想汽車在電動化、智慧化方面的持續領先。德國研發中心的成立將充分發揮人才與技術交流優勢,以全球視野保持研發領先優勢。
推出全新純電SUV産品 加速充電網絡建設
今年2月,理想汽車首款純電SUV理想i8外觀造型正式公佈,並將於7月上市。截至目前,理想i8已經在全國300個城市完成兩冬兩夏的耐久與性能驗證,累計測試里程超800萬公里,在城市和沙漠、山地、沼澤、冰雪等複雜環境中,共驗證了4000余項用戶場景、1200余項NVH專項指標。
為進一步解決純電用戶補能焦慮,匹配純電車型上市節奏,2025年理想汽車充電網絡建設將全面提速,計劃于首款純電SUV理想i8上市時投入使用2500座理想超充站。未來,理想汽車將持續擴大在AI領域的研發投入,構建體系化能力,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消息來源:理想汽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