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長安汽車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動工 重慶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再添新翼
2025-07-09 16:19:2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田蜜

  7月9日,重慶市兩江新區魚復工業園,長安汽車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動土儀式舉行。重慶兩江魚復建設、綠城管理、中建西南院、浩天建工、四川元豐與長安汽車高層悉數到場,共同見證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刻。

  作為長安汽車向智慧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的重要佈局,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不僅為重慶打造世界級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再添新翼,更將成為推動中國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強勁引擎。

長安汽車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動工 重慶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再添新翼  位置:資訊+移動端資訊_fororder_圖片7

  重慶兩江投資集團魚復公司副總經理李義雲在致辭中表示,長安汽車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的落戶,為魚復新城乃至兩江新區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新動能,是重慶市打造“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的生動實踐,它如同一顆強勁的“創意心臟”,驅動魚復汽車産業從“製造”向“創造”躍升。

  長安汽車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項目總監黃樂金在動工儀式上表示,為進一步加大面向未來十年的前瞻技術研究和汽車造型的探索,長安汽車正以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建設為錨點,在重慶兩江新區構建“科學與藝術”雙輪驅動的創新生態。

  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動土 科技長安佈局再進階 

  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項目作為長安汽車“十四五”戰略規劃重點工程,總投資14億元,聚焦兩大核心載體——前瞻技術研究中心與造型設計中心。建成後將有效提升企業智慧網聯、新能源、飛行汽車、機器人等領域的前瞻技術研究工作,提升汽車造型設計及美學研究,加速長安汽車向智慧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打造中國汽車産業的“原創技術策源地”與“汽車造型設計高地”。

  建成後,長安汽車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將在重慶兩江形成“科學與藝術的高峰、工程開發的支柱、智慧製造的基地”三大協同佈局。這一佈局不僅將推動長安汽車自身轉型升級,還將助力重慶汽車産業邁向全球領先水準,為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澎湃活力。同時,該中心還將成為吸引全球創新資源和頂尖人才的“強磁場”,為全球交通産業競爭格局注入新的變數。

長安汽車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動工 重慶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再添新翼  位置:資訊+移動端資訊_fororder_圖片8

  前瞻科技驅動未來 探索智慧立體交通新高度

  作為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前瞻技術研究中心”將為長安汽車在智慧科技領域實現關鍵性突破提供核心支撐。該中心不僅致力於智慧網聯、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研發,還將成為飛行汽車和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科技的創新孵化基地。

  未來十年,長安汽車計劃在新興領域累計投入超過2000億元,新增超1萬人的科技創新團隊,打造陸海空的立體出行解決方案。今年底,長安汽車預計完成全新一代飛行汽車試飛;到2028年,計劃實現人形機器人生産下線並投入應用。這些前沿技術的落地,都離不開“前瞻技術研究中心”的推動。

  該中心還將聚焦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系統安全等領域的技術探索,同時推動體驗、感知與品質等創新突破。建成後,中心預計容納約2000名高精尖技術研究人才,成為長安汽車在智慧網聯、新能源、飛行汽車和機器人領域的重要技術策源地,助力長安汽車在未來交通生態中佔據領先地位。

  造型設計引領未來 打造中國汽車美學全球新標杆

  全球汽車産業正加速向智慧化、網聯化、電動化方向演進,設計理念也從傳統機械美學轉向融合科技與藝術的全新維度。長安汽車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另外一個核心區——“造型設計中心”,由長安汽車分管全球設計業務的外籍副總裁克勞斯·齊喬拉(Klaus Zyciora)親自帶隊設計與建設,旨在實現科技創新與藝術創造的深度融合,推動長安汽車領銜全球造型設計的未來美學趨勢。

  依託意大利都靈設計中心和慕尼黑阿維塔全球研發中心等,長安汽車已構建“六國十地”全球協同研發網絡,這一全球化佈局突破了地理限制,構建了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的協同設計模式,為長安設計提供了強大的資源支持與國際化視野,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造型設計能力。

長安汽車全球科學與藝術中心動工 重慶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再添新翼  位置:資訊+移動端資訊_fororder_圖片9

  多年來,長安汽車在汽車造型設計領域屢獲國際榮譽。阿維塔11/12雙旗艦車型憑藉原創設計美學榮獲2024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深藍汽車旗下産品分別榮獲德國紅點獎和iF設計獎,這些成就奠定了長安汽車在全球汽車設計領域的領先地位。(資料來源:長安汽車)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