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全新BMW M3旅行版于2025 M熱血嘉年華中國首發並上市
2025-11-04 17:47:2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楊蕓菲

  11月1日,2025 M熱血嘉年華再度燃擎啟幕。成都天府賽車場上,數千名M粉絲的激情與高性能座駕的咆哮共振。全場焦點無疑屬於兩大傳奇新星:千呼萬喚的全新BMW M3旅行版中國首秀並震撼上市,售價943,900元;而性能猛獸全新BMW M2 CS雙門轎跑車,更以破風之姿,首度馳騁于國內賽道,淩厲駕控盡顯純粹駕趣。

全新BMW M3旅行版于2025 M熱血嘉年華中國首發並上市  位置:資訊_fororder_【6】全新BMW M3旅行版于2025 M熱血嘉年華中國首發並上市211

  王牌登場 M以史上最強陣容點燃駕馭激情

  BMW M,作為BMW品牌最具誘惑力的核心靈魂,寶馬的創新孵化器,始終是引領品牌向上、驅動未來發展的強大引擎。如今,M正以強大的産品攻勢與幾乎覆蓋全細分市場的車型陣容,贏得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的青睞,持續鞏固其在高性能汽車領域的標杆地位。2025年前9月,BMW M在中國市場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在高性能汽車細分市場中逆勢而上,銷量同比攀升近30%,以卓越表現領跑同級市場。

  今年M推出了包括新BMW M4紐博格林限量版、全新BMW M2 CS雙門轎跑車在內豐富的個性化M車型,充分滿足了廣大Bimmer對於極致性能的需求。隨著全新BMW M3旅行版的上市,BMW M在華産品陣容已拓展至25款,擁有細分市場最強大的産品陣容。

全新BMW M3旅行版于2025 M熱血嘉年華中國首發並上市  位置:資訊_fororder_【6】全新BMW M3旅行版于2025 M熱血嘉年華中國首發並上市548

  從純粹 到全能 M對極致駕趣永不妥協

  BMW M生於賽道,為勝利而生。M在全球各大汽車賽事中屢次斬獲輝煌戰績,是全球車迷折服的不二緣由。全新BMW M2 CS雙門轎跑車正是充分汲取M賽車運動精髓,借助賽場磨練與驗證,將車輛武裝成當前寶馬“最接近GT賽車”的高性能車,更是以7分25秒534的傲人成績,拿下紐北賽道“最速緊湊車”頭銜,成為細分市場獨一份的存在。

全新BMW M3旅行版于2025 M熱血嘉年華中國首發並上市  位置:資訊_fororder_【6】全新BMW M3旅行版于2025 M熱血嘉年華中國首發並上市731

  全新BMW M2 CS雙門轎跑車的動力性能、操控表現均全面升級,並在紐博格林賽道經過了超過8,000公里的嚴苛測試,同時,M工程師和賽車手還對車輛在不同環境、不同溫度下進行數百萬公里的道路測試,確保其無論在日常還是賽道環境中都能提供極致動態且精確可控的駕駛體驗。其搭載的M專屬高性能3.0升直列六缸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經過升級後,性能實力與M3、M4完全看齊。而操控的進化,離不開整車系統性的極致輕量化,帶“鴨尾”設計的碳纖維一體式行李箱蓋,結合碳纖維車頂、M碳陶剎車系統、碳纖維中控臺、前排M碳纖維桶形座椅,以及鍛造的M鋁合金輪轂,令M2 CS的重量共減輕了約30公斤,成為目前在售“最輕的M車型”。

全新BMW M3旅行版于2025 M熱血嘉年華中國首發並上市  位置:資訊_fororder_【6】全新BMW M3旅行版于2025 M熱血嘉年華中國首發並上市1033

  除了硬核賽道玩家奉為圭臬的CS車型外,M傾聽消費者聲音,為中國市場首次引入了全新BMW M3旅行版車型,成為BMW M在華推出的首款高性能旅行車。作為眾多Bimmer的夢想之車,M3旅行版將實用性與高性能相結合的同時,從未對純粹駕駛樂趣進行妥協。車輛不僅標配了M xDrive智慧全輪驅動系統、主動式M差速器,帶來了更好的循跡表現。車輛底盤後差速器區域還增加了“V”字形抗扭支撐桿在內的多項剛性加強件,使其即便擁有更大尾箱的同時,依舊能展現M車型的靈活性和操控精確性,充分詮釋了寶馬的駕駛樂趣不僅僅關乎于馬力,更是以技術創新和系統級技術整合,實現人與車之間的“情感溝通”,達到“人車合一”。

  無論油、電、插混 無論過去、現在、未來 寶馬始終定義駕駛樂趣

  面向未來,M將在保持內燃機技術競爭優勢的同時,持續提升純電動與插電式混合動力領域的創新實力,實現在所有驅動技術領域都可滿足用戶對極致駕趣的最高期待。下一代M3將同時提供燃油與純電版本,讓駕駛者無論選擇何種驅動形式,都能感受到那份獨屬於M的熱血與靈魂。

  憑藉新世代技術,未來BMW M車型將會把動態駕駛、敏捷性、精準操控和智慧都提升到全新高度。預計到2027年,M將有一半車型是新能源車;M純電動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在總銷量中的佔比將持續穩步增長,這一趨勢將延續至2030年。(資料來源:寶馬)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