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2025全球貿易與國際物流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2025-11-10 18:00:3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楊蕓菲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作為進博會交通與物流領域重要的配套活動,11月8日,2025全球貿易與國際物流高峰論壇(以下簡稱“本屆論壇”)如約而至,來自製造業、物流業和全球貿易領域參會代表匯聚一堂,共同為全球供應鏈“韌性化”發展貢獻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

  本屆論壇以“供應鏈:共贏鏈”為主題,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主辦、上海海事大學聯合主辦,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特別協辦,《物流時代週刊》、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市物流分會、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物流投融資分會、界上傳媒集團組織承辦。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鐘華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鐘華在致開幕辭中表示,本屆論壇以“供應鏈:共贏鏈”為主題,呼應時代之需、行業所向,推動供應鏈從“單向流動”走向“多方共贏”,從“成本控制”走向“價值共創”,已成為構建現代化流通體系的核心任務。對此,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築牢“安全共贏”的基石;二是激活“數智共贏”的動能;三是夯實“綠色共贏”的底色。

上海海事大學校長初北平

  上海海事大學校長初北平在致歡迎辭中表示,隨著全球貿易格局的重構,國際物流的穩定與高效對保障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同時,我國也在通過法治建設等,保障物流、貿易的安全穩定。上海海事大學不僅建立了國內最早的一批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專業,還與世界同步且具備鮮明中國特色的港航物流人才培養體系。同時,增設自貿區物流、供應鏈管理、人工智能、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複合型專業和學位點,通過“雲端海事大學”建設,探索“人工智能+”物流人才培養改革,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孿生等新技術,賦能專業內涵建設,全面提升數智化物流人才培養品質。

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中國科協決策諮詢首席專家徐祖遠

  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中國科協決策諮詢首席專家徐祖遠在主旨演講中表示,當前,全球貿易與國際物流正處於深刻變革的關鍵時期,各國經濟相互依存度不斷提高,供應鏈已經超越了單一企業或國家的範疇,成為了一個複雜的全球網絡,只有實現供應鏈各環節的共贏,才能確保供應鏈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為此,他提出了三個關鍵點:一是為實體經濟降本增效的核心抓手;二是增強産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的戰略基石;三是響應“雙碳”目標、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路徑。展望“十五五”時期,他同樣給出三點建議:第一,強化數據驅動,築牢全鏈價值的數字底座;第二,鼓勵模式創新,豐富全鏈價值的應用場景。第三,堅持開放協同,共建全鏈價值的全球生態。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高級顧問專家、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原所長汪鳴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高級顧問專家、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原所長汪鳴在以“‘十五五’現代物流發展展望”為主題的發言中指出,當前我國將全社會物流成本作為重點抓手,本質上反映出經濟發展已進入以存量優化和價值創造為核心的新階段。他強調,當前物流行業需著力突破三大難點:發展路徑的突破、發展模式的創新、發展生態的構建,並聚焦四個發展重點:提升供需適配能力、延伸鏈條以集聚要素、依託樞紐組網擴大輻射、推動服務創新與産業融合。此外,他還提出六項具體建議:一是提升依託樞紐的雙向輻射功能;二是培育樞紐經濟的産業聚集生態;三是實現網絡規模經濟和銜接價值;四是推動物流與産業融合發展;五是順應産業佈局發展趨勢;六是營造良好現代物流發展環境。

  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原副司長、一級巡視員、《物流行業 ESG 信息披露評價規範》標準課題組組長靳兵在以“快遞物流ESG信息披露評價標準:落地路徑與價值創造”為主題的分享中指出,當前我國快遞物流行業在ESG評價標準方面呈現出“國際側重‘碳足跡’,國內側重實操性”的顯著特點。與此同時,現有標準體系仍面臨四大核心痛點:一是標準適配性不足:細分領域 “一刀切” 與中小企負擔過重;二是國際國內標準銜接不暢:雙重披露成本高企;三是數據品質與鑒證體系薄弱:公信力存疑;四是標準動態性滯後:技術迭代適配不足。展望未來,快遞物流ESG標準體系將朝著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逐步實現技術賦能深度滲透、披露範圍持續擴大,並將ESG價值與績效考核強綁定,推動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據介紹,《物流行業ESG信息披露評價規範》的編制填補了中國物流行業ESG信息披露評價標準空白,目前已完成徵求意見稿,正根據有關規定,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前瞻性的戰略佈局若要達成預期成效,最終必然要依託紮實的企業、機構組織、高校等的實踐來落地生根。在確立了高端且極具明確方向性的戰略指引之後,作為市場活動的核心主體,相關方又該如何將其應用到實際當中?山東省港口集團、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東航物流、上海海事大學、比利時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務局等給出了答案。

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

  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在以“從‘樞紐港’到‘共贏鏈’:山東港口的生態化實踐”為主題的分享中指出山東港口依託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全球領先的體量規模以及廣闊的産業腹地,正積極推動從“經濟通道”向“通道經濟”轉型,致力於提升全鏈條運行效率,保障全球供應鏈的韌性與安全,並在利他共贏中創造共享價值。面向未來,他提出將重點推進四大方向:服務一體化、運營智慧化、發展綠色低碳化、生態協同化。活動現場,他倡議要建立更高效、更透明的港口與供應鏈服務標準,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推動關鍵物流節點的數據互聯互通,告別“信息孤島”,共同維護全球供應鏈的韌性與安全,合力應對未來不確定性。

  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委員黃春鋒以“跨境物流變革:中遠海運賦能中國製造出海”為主題進行分享。他表示,當前全球貿易格局正在經歷重塑,中國製造正從“賣全球”向“優全球”“智全球”邁進,並對跨境物流提出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為此,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提供了五大場景解決方案:一是托舉“大國重器”,助力共建“一帶一路”;二是編織全球網絡,服務“在中國,為世界”製造集群;三是緊跟電商速度,支撐“買全球、賣全球”新型業態;四是佈局全球節點,打造“貼近市場”供應鏈韌性;五是深耕專業領域,保障大宗供應鏈“價值與安全”。未來,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將繼續圍繞“數字化戰略、綠色化戰略、全球化戰略”三方面全面發力。

  東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陳以“跨境電商與冷鏈新賽道:東航物流場景創新與産業賦能”為主題進行分享。伴隨著産業升級與新質生産力的蓬勃發展,物流服務商正積極融入全球價值鏈重塑進程,協同製造業與消費産業共同開拓更廣闊的國際市場。通過建設全球樞紐航網,東航物流積極助力國貨品牌揚帆出海,打造覆蓋全流程、全鏈條的一體化專業服務,實現與供應鏈夥伴的互惠共贏。同時,東航物流還致力於構建高韌性物流供應鏈生態,持續賦能跨境電商平臺客戶,滿足其全鏈路多元化服務需求。此外,東航物流也可為生鮮進口冷鏈、汽車産業鏈等關鍵領域客戶提供定制化物流解決方案,為“中國製造”走向世界提供堅實支撐。

  上海海事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楊斌以“服務全球貿易:長江經濟帶多式聯運中心的建設進展與路徑探索”為主題進行了分享。他表示,當前,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的過程中,多個關鍵領域正受到廣泛關注,具體包括:新能源汽車出口、航運貿易數字化、長江船舶檢驗一體化工作、電動船充換電、長江沿線錨地與港口、內河船閘運營標準一體化推進、“一單制”保險責任中斷點、多省標準差異、中歐班列多環節協同問題、貨損仲裁管轄等。

  在本屆論壇尾聲階段,還重點解讀了《2025中國物流品牌評價白皮書》,並公佈了《物流行業 ESG 信息披露評價規範》應用試點單位,以及發佈了“2025 物流與供應鏈解決方案”全鏈價值實踐成果。

  據悉,此次發佈的《2025中國物流品牌評價白皮書》是“2025中國物流品牌行動”的重要成果,由《物流時代週刊》雜誌社、國信品牌評價科學研究院聯合出品,系統整合了“行業趨勢報告”“品牌評價指引”與“實踐方案成果”三大板塊,兼顧了宏觀分析、技術指導、應用實踐三個維度。

  據介紹,在今年9月份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國際物流節上,《物流時代週刊》聯合國信品牌評價科學研究院,成立界上物流品牌評價實驗室,併發起“2025中國物流品牌行動”,旨在通過構建一套科學、系統、可操作的品牌評價體系,推動中國物流品牌從“有”到“優”,從“區域”到“全球”,從“服務商”到“生態構建者”的跨越。

  在第八屆進博會上,2025全球貿易與國際物流高峰論壇成為一大亮點。本屆論壇的成功召開,不僅搭建起業界展示創新成果、互享思想智慧的舞臺,更為推動中國物流解決方案在全球物流與供應鏈領域的應用增添了新的活力與強勁動力。(資料來源:《物流時代週刊》)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