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出口“新三樣”之一的新能源汽車,近年來在全球市場的表現格外亮眼,推動國內險企爭相搶灘海外市場,新能源車險“走出去”日漸成為新的增長點。
在近日舉行的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中歐保險創新論壇上,相關人士普遍認為,智慧化趨勢正深刻重塑保險業格局。而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攀升,催生出海量新型風險保障需求。而作為新能源汽車産業先行者的中國,可以向新能源後發國家輸入“中國經驗”。
日前,中國太保旗下太保産險攜手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MSIG)及中怡保險經紀,與國內多家頭部新能源車企達成戰略合作,成功實現泰國市場多批次保單落地。緊隨其後,眾安保險首筆海外新能源車險業務也于近日成功落地,成為中國首家開展海外新能源車險業務的互聯網保險公司。除此之外,平安産險還聯合吉利國際、吉利保險事業部共同探索構建汽車出海金融保障新模式。這些都為我國新能源車險出海寫下新的注腳。
“車險保障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的重要支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能源車險出海不僅是隨車出海服務的延伸,更是我國保險服務能力和數字化軟實力實現全球化輸出的標誌。
車險配套服務不足
近兩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勢如破竹,2023年和2024年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分別為120.3萬輛、128.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7.6%、6.7%。伴隨而來的,是海外市場的售後維保、配件供應、充電設施、金融租賃等配套服務不足的問題愈發顯現,而作為買車剛需的車險問題則尤為突出。
備受國內消費者詬病的“新能源車險刺客”問題,同樣也出現在海外市場。有機構披露,由於海外市場一些當地險企缺乏定價經驗,新能源車險保費居高不下。在英國,消費者反映當地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保費比同級燃油車保費還高;在澳大利亞,中國純電動汽車的年均保費比同級混動車型高出30%。
不僅如此,太保産險在泰國的調研顯示,當地一些險企甚至不願承保新能源汽車,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車熱情。有數據顯示,中國品牌在泰國電動汽車市場的佔比已高達75%。顯然,車險産品供給未能跟上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步伐。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産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雪洪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談到,在海外市場,我國新能源汽車普遍存在維修能力弱、車險供給不足的問題,進而推高了理賠成本,與此同時,當地險企又缺乏定價經驗,考慮到保費偏高甚至不願承保,給新能源汽車出海之路蒙上一層陰影。
調研發現,車險等金融配套産品不足是影響新能源汽車海外銷售的關鍵因素之一。在泰國市場,首年保險由車企贈送,且汽車消費對貸款依賴度較高,亟需具有吸引力的金融及保險産品助力銷售。而且,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份額不高、話語權較弱,亟需國內險企在數據支持、理賠定損、風險減量、維修及配件供應等方面幫助車企完善服務體系,提升生態話語權。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瑞認為,在海外市場,新能源車險可以分散風險,其他險種難以替代。同時,車險業務更依賴本地化服務網絡和團隊,更強調服務的及時性,這些都亟需中國險企加快“走出去”,在海外市場建立本土運營能力。
針對新能源車險出海的實際需求,國內頭部險企也正致力於打造“技術輸出+本土服務”的新能源車險全鏈條解決方案。其中,在本地服務方面,險企與車企合作“綁定”,重點提供海外本土化解決方案,成為行之有效的做法。
據了解,太保於今年年初正式啟動國際化戰略,並優先聚焦東南亞、中東等中國車企重點佈局的海外市場,核心是要構建跨境協同網絡,整合國際保險夥伴、經紀公司及再保險等資源,同時輸出國內新能源車險的精算模型、數字化理賠平臺等核心技術,做好本地化適配,逐步彌補海外市場新能源車險的空白。
佈局海外優勢何在
儘管一些海外險企巨頭擁有百年曆史,但在新能源車險領域,顯然國內險企更具優勢。
“憑藉在新能源車險領域積累的先發優勢,國內險企在海外市場有了大展拳腳的空間。”紀雪洪談到,相比較而言,國內險企積累了新能源車險領域較為豐富的運營經驗和數據優勢,以及對中國新能源車企有較為深入的合作基礎,從而可以更好地為海外新能源車險市場提供更具針對性、更優質的車險服務。
借助這一優勢,佈局海外新能源車險市場成為近段時間國內頭部險企的重要戰略方向。今年6月,人保財險與AXA安盛泰國及安盛天平簽署新能源車險海外保險三方合作備忘錄,宣佈在以泰國為核心的東南亞市場建立多層次保險合作體系,重點佈局新能源車險市場。中國人保副總裁、人保財險總裁于澤對此表示,公司看好新能源車險,將以泰國等地項目經驗為支點深化全球合作,預計海外業務將成為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
同樣看好新能源車險出海的太保産險,其項目涉及出口至泰國的近千輛新能源汽車。其項目重點聚焦當地新能源車主的風險保障,主要涵蓋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及當地交通強制險。其主要考慮了新能源汽車出海保障鏈路較長,涉及航運物流、本土工廠相關的航運險和企財險,車輛銷售中的産品品質與保修保障,以及保障車主用車風險等因素。
平安産險在聯合吉利國際、吉利保險事業部探索海外業務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保險+服務”的專業優勢,為吉利汽車智慧化産品的海外市場拓展構建了全方位風險保障體系。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出口提速,新能源車險出海也在發生新的轉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從現狀看,國內險企的新能源車險正從“産品出海”轉向“多模式出海”,車險出海也從單點突破升級為體系化輸出。
在技術輸出方面,太保産險將定價模型、風控技術、數字化保險運營服務能力等核心技術,以軟體服務或深度合作形式,向目標市場的大型保險機構輸出,助其提升業務能力。
平安産險的“服務出海”項目則圍繞車企及上下游産業鏈客戶在海外市場的運營需求,量身定制全生命週期保障方案,覆蓋新能源車企出海生産製造、國際運輸、法律法規等各類風險,比如財産一切險、貨物運輸保險、車延保、車質保、商業綜合責任險、代步車費用補償保險等保險服務。
同時,與海外險企相比,國內險企的新能源車險更具數字化領先優勢。車車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認為,雖然國內新能源車險仍處於探索階段,但在平臺化承保、智慧定損、車企聯動、數據驅動風控等數字化方面,正逐步走向成熟。據其介紹,車車科技是數字化保險解決方案合作夥伴,一方面承接隨車而來的保單需求,另一方面以技術和數據沉澱構建海外護城河。車車科技計劃2026年海外業務以市場開拓和平臺落地為主,2027年海外業務有望為企業貢獻10%以上的收入,成為企業的主要增長引擎。
國內業務反哺海外
近段時間,國內頭部險企積極佈局海外新能源車險業務,與自身國內業務的盈利狀況好轉不無關係。從新能源車險國內業務出現轉機,到頭部險企近期迎來承保盈利曙光,以及險企相關業務範圍逐漸擴大、經驗日益豐富等,都為新能源車險出海奠定了堅實基礎。
紀雪洪分析,今年以來,多項政策為新能源車險業務提供了支持,包括優化定價與風險分擔機制、險企與産業鏈協同降本,以及保費規模擴大攤薄成本等因素,都為險企的盈利帶來利好。同時,隨著新能源維修技術的成熟和配件供應的優化,此前維修成本高的瓶頸也逐步有所緩解。而且,在險企與車企合作,共同壓減出險率的情況下,險企的新能源車險賠付成本正在逐步降低。
為破解新能源汽車保修保險的瓶頸,平安産險攜手Allianz Partners,推出創新産品“安行保”,以市場化保險手段為中國車企、出口商提供全面的保修風險分擔工具。目前,平安産險已經與多個汽車出口商達成汽車延長保修合作協議,構建覆蓋全球的海外保障體系。針對歐洲、中東、東南亞、南美等主要市場的成本差異,制定差異化保險方案,把車企支出“不可控”變為“可預測”。
今年1月,金融監管總局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深化改革加強監管促進新能源車險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從數據共享、維修標準、費率厘定、産業協同等多方面推動行業提質增效;推動實現新能源汽車數據跨行業合規共享、建立保險車型風險分級制度等舉措。
“在政策、行業、市場等多方面因素助力下,頭部險企出現盈利信號,為新能源車險行業注入了‘推進劑’。”郎學紅認為,但要實現全行業盈利,不僅需要政策持續推動,也需要險企在服務、數據、技術等方面持續改善和優化。而且,伴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的持續增長,對新能源車險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這不僅是險企難得的機遇,也將是險企未來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車險出海面臨諸多挑戰
與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面臨重重挑戰一樣,新能源車險的出海之路也並非坦途。
事實上,新能源車險出海除了要適應當地的政策和市場,也需要直面海外的環境差異、車險保費過高、售後網絡不健全等現實問題。同時,海外市場在用車習慣、維修網絡、零配件價格、人傷賠償標準等方面與國記憶體在差異,這些都導致國內險企積累的數據模型和産品設計難以直接適用。
“結合不同地區特點,針對現實堵點,優化或開發相適應的新能源車險,是險企出海的必由之路。”在紀雪洪看來,可以針對海外市場的不同情況,開發有針對性的新能源車險創新産品。同時,也可以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信貸+保險”一站式服務,從而幫助新能源車企降低海外融資成本與經營風險。
對此,太保産險的思路是,縱向深化數據價值開發,在獲得車主授權前提下,推動駕駛行為、維修記錄等跨境數據反哺車企進行車型改進與風險減量管理。同時,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建設,借助國內的再保險平臺推動新能源車險合約範本及理賠標準的全球適配,並協助車企在海外生産基地建設本土化維修技術中心與備件供應鏈,提升車險服務響應效率,降低理賠成本。
在海外市場的新能源車險定價方面,以往都是外方主導。歐洲市場的車型風險等級評定由德國保險協會主導,評級結果可直接影響保費定價。其中,車型風險等級越低,該車型對應的車險保費越低。車型風險等級每相差一級,其對應的車險保費之間的差距可達8%~10%。之前,中國車企基本都面臨測評週期長、成本高、結果不確定的困境,常因評級偏高而導致産品競爭力被不合理的保費削弱。對此,在平安産險與相關機構共同推出“國內測試-國際認證-技術賦能-風險優化”全流程解決方案的幫助下,中國車企在國內的相關測試逐步得到海外市場認可,節約了時間、降低了成本。
此外,在再保險領域,前海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再保險”)新能源車險,是首家為泰國客戶提供綜合電動汽車再保險解決方案的再保險公司,且已與泰國當地多家主要保險公司達成業務合作,並幫助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服務公司向海外市場推廣業務,實現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出口。
通過車險分級提升車險在國際市場競爭力,是行業發展前沿之一。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科技實驗室主任陳輝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當前,汽車産業正在發生顛覆性變革,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與之俱來的是汽車保險也在發生變化,因此車險特別是新能源車險也要與時俱進,風險分級或許是一個突破口。從歐美發達國家經驗看,車險正在經歷重大變革,一些險企正在通過不同方式參與UBI(基於車輛駕駛行為或使用數據的保險)車險市場,長期以來用於新車的“車型聚類定價”(VGR)方法正被新的“車輛風險分級”(VRR)框架所取代。VRR代表了一種車險根本性的轉變,同樣,我國保險業也要參考借鑒國際經驗,使用新型的數據分析方法提供更精確、更深入的車輛風險分級(VRR)模型。
10月14日,商務部、外交部、發改委、工信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構建多領域、多層面、立體化的綜合服務體系。
“《指導意見》為新能源車險出海指明瞭方向。”郎學紅認為,面對行業一系列新特徵、新變化、新趨勢,新能源車險出海競爭的核心將不再局限于傳統的保險産品,而應聚焦于險企能否實現從單一車險供應商向新能源出行生態服務商的角色轉變,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利用新理念、新科技持續創新産品與服務,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車險“中國方案”,打造新能源車險的“中國品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