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胡錦瀾:高考志願填報選擇的四大坐標

2017-07-11 10:56:06  來源:華龍網  編輯:劉徵宇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填報志願的時節。如何選專業?怎樣選學校?去哪一所城市更有發展……?相信這些困擾考生和家長的難題並不亞於高考本身。“考得好不如報得好”,“現在找工作流的汗與淚,就是當初填志願時腦子裏進的水”,這些話語雖有幾分調侃,但也從側面印證了高考填報志願的重要性。如何才能科學地應對這項重大而又複雜的工作呢?筆者建議在填報高考志願時,考生和家長應慎重考慮如下四大坐標。

  一、選職業:讓職業目標引領教育規劃

  在很多人看來,要先規劃教育,再規劃職業。因為在時間順序上,是先讀書後工作。更有很多人現身説法,自己現在所從事的職業跟大學裏面所學的專業並沒有一毛錢關係。在我看來,這種看法值得商榷。先設定職業目標,再制定教育規劃,在邏輯上更有科學性。考生首先應當弄清楚,未來打算從事的職業,然後才能選擇相應的專業和學校。怎樣做好職業規劃呢?要考慮興趣、能力和收益三個因素。能力是指自己是否擅長某種職業?收益是該職業的社會回報如何?首先要尋找三者的交集。如果既是喜歡的,又是擅長的,社會收益又高,這種職業是最優選擇。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這樣的職業,那麼又當如何選擇?我認為,無論如何不能選擇自己討厭的,否則人生太痛苦了。在不討厭且社會受益不算低的情況下,選擇擅長的。在不討厭且能力一般的情況下,選擇社會回報高的。如果有特別鍾愛的職業,但能力和收益一般時,一定要選特別鍾愛的職業。

  二、選專業:熱門專業未必是最佳選擇

  確立了職業之後,就應該考慮如何選專業了。但不少考生通常會在選擇一個好大學還是選擇一個好專業之間踟躕不定。在筆者看來,考大學是專業優先,而非學校優先。雖然名校出身會讓人很有面子,但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歸根結底還是靠專業技能吃飯。在選擇專業時,要在職業規劃的基礎上,充分了解自己的個性和特長,尊重自己的興趣,把目光放長遠一些,而不單單是以就業為指揮棒。對於家長而言,要改變舊觀念,可以為孩子提供幫助與建議,但不要替他們做決定。與此同時,在當前眾多考生家長爭相追逐熱門專業的背景下,要保持冷靜,不要盲目跟風。因為所謂的熱門專業隨著時間的流逝,四年之後可能不在熱門。諸如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電子信息工程、會計學、中醫學等這些曾經的熱門專業如今就業壓力指數持續偏高。此外,熱門專業大多是新興專業,在參加公務員報考時,新興專業的崗位要遠遠少於傳統專業。因此,在專業報考過程中,學生和家長需多方考量,格外慎重。

  三、選學校:學校決定資源的掌控程度

  在填報高考志願時,一般流行這樣一句行話。即:高分考生優選學校,中低分考生優選專業。其實在填報中,每一個分數段上都存在一個“最佳選擇”。選擇好學校不能忽略好專業,選擇好專業同樣不能忽略好學校。如何才能衡量一所學校是否為好學校呢?以下幾方面可供大家借鑒:院校層次、院校性質、辦學實力、歷史沿革、辦學特色、所在城市、高校排名、就業率以及發展前景等。如果分數允許,能夠進入“985”、“211”這些名校固然最好,因為這些名校掌握著更多優勢資源,周圍的老師和同學的層次也會更高。當然,我們也不能一昧追逐“名校情結”,畢竟資源有限,理想和現實存在差距,如果為了進名校而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也是得不償失。除此之外,在選擇學校時,切莫“望名識大學”,不是認真地研究學校的歷史和實力以及一些專業的設置,而只是根據學校的名字,按照自己盲目的理解來選擇學校,這些想法不僅片面而且容易陷入誤區。

  四、選城市:城市的胸懷影響你的視野

  在高考志願填報中,城市的選擇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它不僅關係到你四年的求學,而且可能會是你未來工作或是定居的地方。從目前來看,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無疑是很多考生和家長看重的城市。大城市是一個與國際化交流的平臺,通過這樣一個平臺可以接觸更多高層次的人與事,這就能給自己帶來更多選擇職業的機會。選擇去熱門城市讀書,首先要考量自己是否擁有足夠的實力,這種實力不僅指成績,還包括適應能力、經濟能力等。因為這些大城市的錄取事實上已經凸顯了“三高”——分數高、要求高、消費高。所以,我們在決定是否報考這些地方的高校之前,應該綜合權衡。與此同時,針對當前某些考生和家長“非本省名校不上”的認識誤區,也有人提出“距離換分數”的原則,也不失為一種報考的技巧。考生和家長也可借鑒和參考。總之,在進行城市選擇的時候,我們要綜合考慮氣候、經濟、文化等各種因素,最終鎖定適合自己的城市!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