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圓明園為文物插上創意翅膀

2017-09-19 09:11:4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李勝蘭

  接天蓮葉、綠波微漾,這是位於圓明園遺址公園綺春園天心水面的“傳習所”玻璃墻外的美景。近日,圓明園的傳習所傳統文化體驗課程和文創市集面向公眾開放,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參觀學習。

  今年,圓明園以獨特的人文資源為依託,通過觀賞、體驗等多種方式,大力開發以“傳習所”和“文創市集”為代表的文創産業。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裏眾多人文寶藏正透過文創産品被挖掘,也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尋得新天地。

  ■宮苑之中手繪團扇

  日前,筆者來到圓明園傳習所內“手繪工筆團扇第5期”體驗課程現場。“這兒環境氛圍特別好,亭臺水榭和筆墨相呼應,人們在這裡參與傳統文物樣式製作,可謂‘高大上’。”北京東城區退休職工王女士正在空白絲絹扇面上依照圖案底樣,運筆繪畫,“勾線、平底塗色、正反面分染”,“牡丹”團扇成形。

  家在海淀區的六年級小學生徐思睿説,“第一次接觸就喜歡上了!用毛筆在扇子上作畫比學校書法選修課更有意思,更有成就感”。她是在微信上看到信息後,和表妹趕在週末來圓明園學習手工繪畫的。

  在傳習所內,授課老師會指導普通遊客參與製作傳統文化創意産品,“宮廷團扇”“宮廷插花”“康熙御筆書法臨摹”“手繪北京兔爺雕塑”等活動已開展了21期。

  而8月初開張的文創市集也極具吸引力。3D列印大水法模型、圓明園古建築拼接積木、“萬方安和”手陀螺……首批50多件文創産品集體亮相,很多樣式取材于圓明園的歷史古跡文物,頗受遊客歡迎。

  來自山西太原的趙先生對筆者表示,近兩年圓明園推進環境整治,考古成果頻出,“這彰顯了圓明園的歷史文化內涵。現在又正值文創市集開張,我們一家三口就來感受下傳統文化魅力”。

  ■文創産業“試水”成功

  當前,許多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産業開展得如火如荼。故宮博物院通過新媒體將紫禁城文化帶入網民的零碎時間,充滿煙火氣的“皇親貴族形象”在與網民互動中圈粉無數。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推出了“青銅人面具”圖案的月餅、餅乾。上海博物館把館藏的宋徽宗趙佶畫作《柳鴉蘆雁圖》中“天下一人”的押書,印在了帆布包上。而民營的湖南沙坪湘繡博物館則開闢了非遺“湘繡”電商之路,年輕人在線上“下單”並上傳圖片,就能拿到屬於自己的“湘繡”繡像。

  圓明園自1707年修建以來,在東西方建築藝術融合、民族歷史文化收藏等方面有著獨特價值。在此基礎上開展的一系列文創活動“試水”之初,即獲得廣泛關注和好評。“這標誌著圓明園文創産業首次開始運作,其歷史文化開發將邁入新篇章。”圓明園管理處文創科科長龐曉寒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

  ■史料記載成為依據

  圓明園文創産業以“大力度扶持投入,獨特品牌,多樣定位”為目標。以傳習所授課老師為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梁勤璋、北京西城區美協副秘書長李德純、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曹海波等藝術大咖雲集,圓明園對這一活動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圓明園還把“史料記載和古跡遺址”作為文創源頭。“這張並蒂蓮盤錦圖案源自文物殘片上的花紋。”文創科一位工作人員指著文創市集上巴掌大的圓形陶瓷餐墊説。此外,據工作人員介紹,傳習所“宮廷插花”活動的清代插花技藝主要源自《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中的插花造型。而《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專為圓明園訂做,表現了初期園內實景。可以説,文創産業是以圓明園文物文化為核心的傳統歷史文化教育傳承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接下來,龐曉寒透露,圓明園將在清代皇家文化上發力,增加傳習所一系列連續課程,形成傳統技藝的歷史淵源、手工技能、內容拓展等全鏈條文化體驗。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