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瞄準環保短板 鐵腕治污攻堅
江寧建成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中央環保督察 江蘇整改進行時
南京市江寧區堅持把生態文明作為核心價值追求,落實中央《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和“三個十條”,一張藍圖抓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瞄準環保短板,堅守責任擔當,鐵腕治污攻堅,努力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環境好、經濟興的目標,在環保部近日公佈的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名單中,江寧區榜上有名。
健全機制,夯實組織保障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用最嚴格的制度體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江寧建立綠色政績考核制度,2015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佔黨政實績考核比例達到21%,2016年為25.6%。
這是一套實實在在的組合拳——《江寧區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啟動編制;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嚴格落實;《江寧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河長制”、斷面達標“斷面長制”和污水管網建設“片長制”全面推行。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建立排污許可制度,推行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全區770多家企業納入初始排污權核定;建立綠色金融評價制度,對全區9家國控重點污染源企業和152家非國控一般污染源企業開展環境行為評價;建立環境準入機制,近年來全區否決或勸阻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和生態環保要求的項目37個,項目涉及資金達13億元;建立嚴格的環境監管制度,建成三級監管網格216個,推動監管執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
重點突破,改善環境品質
江寧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短板,按照標本兼治、分類推進、建管並重、源頭治污的工作思路,全面打響治水、治氣、治土和風險防範四大戰役,努力推動生態保護水準、污染防治效果和區域環境品質的持續好轉,老百姓切實感受到“環境福利”“生態紅利”。
空氣更清。2016年區域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75.4%,同比重污染天氣減少1天,優良天數比例提升0.6個百分點,形成空氣應急管控長效機制。
水更凈。全區30條骨幹河道、72座在冊水庫的113位河長落實責任包乾。2016年,地表水達標率為81.6%,同比提升2.7個百分點;主要河道劣Ⅴ類斷面比例為2.6%,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
環境更好。制訂《綠色江寧建設行動計劃》,大力實施城鄉綠化美化、森林資源保護、林業産業提升工程;利用廢棄採石宕口建成一批市民休閒文化廣場、森林公園和省市生態修復示範工程。
堅持生態理念為先,經濟發展為重,江寧嚴格設置環境準入門檻,整體謀劃和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持續不斷地為這座南京新城區注入生態元素。
節約優先,構建生態體系
江寧區打造乾淨産業,大力發展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電網三大支柱産業,高端裝備製造、生命科學、節能環保三大戰略性新興産業,文化休旅、現代物流、軟體和信息服務三大現代服務業,創成智慧電網、可再生能源、通信與網絡、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未來網絡等6個國家火炬特色産業基地。
從源頭上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倒逼産業轉型升級,三次産業結構由5:62.8:32.2調整為3.6:53.1:43.3。結合中央環保督察、環境保護大檢查、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治和“263”專項行動,全區累計規範整治污染企業1700多家,關停淘汰污染企業1100多家。
“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決不是單純為了爭一塊牌子、爭一項榮譽,根本目的是促進江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江寧區相關負責人説,江寧將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努力樹好生態文明標杆。 本報記者 吳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