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航沈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裝配車間,技術工人正在裝配龐巴迪Q400飛機機身。
從“蛟龍”到“神舟”,在眾多國家重器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瀋陽製造”的身影。創新,正在讓“瀋陽製造”走向“瀋陽創造”。下一步,瀋陽創造如何更好地發力上攻?
“從2020年到2035年,中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這是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目標。
貫徹落實這一精神,《瀋陽市振興實體經濟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瀋陽要繼續強化科技創新支持,在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等方面下功夫、精耕細作。
“要緊緊抓住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自貿區等重大機遇,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築牢實體經濟根基,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省委常委、瀋陽市委書記易煉紅指明瞭瀋陽發展、振興的必由之路。
渾南區
以振興先鋒姿態開創轉型創新發展新局面
目光向南。依託渾南優勢,市委、市政府規劃在此建設“瀋陽·中國智谷”。易煉紅在渾南區調研時強調,渾南區具有十分獨特的優勢和非常巨大的潛力,高新技術産業集中,科技人才資源豐富,成長性、爆發力不可估量。
作為國家級的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渾南區高新技術産業支撐作用正持續增強,信息技術、智慧製造、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主導産業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比重達到93%,2016年利潤同比增長近40%。
渾南區委書記王一兵表示,未來5至10年,渾南將致力建成電子商務、民用航空、健康醫療和生物醫藥、智慧製造機器人和信息技術4個千億産業集群,成為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先導區、全國高新技術産業的集聚區、國家創新創業的示範區和瀋陽現代化的新城區。
中德裝備園
以“創新”之筆書寫瀋陽振興新篇章
向西進發。在瀋陽振興的進程中,位於沈城西部的中德裝備園新項目持續發力,正用“創新”的筆觸,書寫瀋陽振興發展的新篇章。光啟研發基地近期簽約;中車中鈦完成選址;中瑞福寧機器人完成土地摘牌,正式啟動開工建設;德國DHL公司與金盃集團達成初步一致,攜手投資建設電動微卡生産項目;接觸和推進美國PPG、德國CF等多家寶馬供應商,有望于年底簽約落地……
中德裝備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沈大自主創新示範區重要組成部分,中德園以海創千人(瀋陽)工業技術研究院為牽動,成立智慧製造研究所、輕量化汽車研究所、柔性電子研究所等,創新研發體系聯盟建設。建立東方機器人谷、國際公館、中德科技大廈、深圳及海外離岸創新中心等眾創空間、孵化基地,總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
智慧城市建設
助推瀋陽實體經濟前行
創新之光,更閃耀在瀋陽全域。智慧城市建設,在讓數百萬市民日漸體驗到生活的便利同時,也為瀋陽的實體經濟打造、完善了一條大數據産業鏈。瀋陽大數據運營公司,聯合微軟等30余家國內外專業數據加工公司在此期間創立,開展了數據清洗、分析和增值增益加工,推進政務數據與社會數據資源的融合,吸引更多企業來沈創新創業。目前,全市大數據企業已經超過80家,累計引進大數據高端人才700余人。
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大力推動下,瀋陽已初步構建了沈鼓雲、瀋陽機床iSESOL工業雲、格微工業雲、無距無人機大數據平臺等10個工業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將為瀋陽發展新業態提供巨大空間。智慧城市建設以大數據應用引領兩化深度融合,把互聯網與製造業融合發展作為智慧升級、建設“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的主攻方向。
本版稿件由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 黃超 傅淞岩 劉東庚/采寫張文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