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2017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開幕式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沃爾夫、編譯 徐琪):一提到西安,人們首先會想到兵馬俑。這些1974年出土的秦代武士俑讓這座城市變得出名,也給它帶來了絡繹不絕的遊客。然而西安的重要性不僅源於它的歷史,還因為它的未來憧憬。這個陜西省的省會是全國的創新中心。幾十年來,也誕生了劃時代的新技術。
11月7日開幕的2017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展現了西安的創新實力。此次大會為1000余家國內外的企業、科學家和專家提供了一個人工智能、航天、生物學、通訊、新材料以及智慧産品的交流平臺。中科院副院長相裏斌説,西安有潛力成為下一個矽谷。
中國已進入科技發展超車道
大會演講者們明確表示,在技術進步和創新領域,中國曾排在別的國家後面。但是現在,中國已進入科技發展的超車道。在很多領域,中國已處於世界領先位置,如高鐵、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量子衛星“墨子”,這些中國技術在近年來打破了多項記錄。
陜西省副省長張道宏認為,中國已經準備好在科學和技術領域取得突破。他表示,新的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陜西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處在優勢位置。為此,在陜西省和西安的高新技術區設立了上千家科研機構。
3D列印和無人機——未來憧憬西安製造
在大會展覽區,專業人士和媒體可以看到在這個鼓勵創新的環境中誕生的一些振奮人心的技術。人們可以看到3D列印鈦合金人體骨骼、未來的行進工具、安裝在帳篷或者夾克上的可彎曲的太陽能模組、空氣凈化器、無人機。應用領域是多樣的,且對所有人的未來至關重要:包括生物技術、農業、制藥技術、新能源以及其他更多領域。
2017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讓世界各領域的專家和記者聚焦西安。除了兵馬俑,這個城市也許很快會因為它的技術“西安製造”為人所譽。
2017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
面向未來的科技
大會上的參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