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揚州設立文化名師工作室 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2017-11-13 10:04: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李勝蘭

  中新網南京11月12日電 (記者 崔佳明)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地方傳統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豐富多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優秀的文化,優秀的地方傳統文化,凝結著一個城市的記憶和積澱,彰顯著城市的個性和魅力。如何傳承和弘揚地方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從去年開始設立“文化名師工作室”,以“1+N”模式傳承優秀地方文化。

  “揚州設立‘文化名師工作室’,就是守住‘傳承’的底線,讓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12日,揚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姜龍告訴記者,“文化名師工作室”建立以來,探索性地開展了名師總室機制、師帶徒機制、社會文化扶持機制等傳承方式,實現了出人才、出精品、出經驗的預期效果,發揮了名師工作室在文化界的引領和示範作用。

  揚州市設立文化名師工作室,以“1+N”模式傳承優秀地方文化。“1”指文化名師工作總室,任務是抓制度建設、方向引領,重指導幫扶、總結提升。“N”是指根據學術、藝術、技術的分類,組建的文化名師工作室。首批25個名師工作室,選聘領域內具有較高權威、德藝雙馨的名家擔任領銜專家,配備1至3名指導專家,共同培育3至10名行業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並對有志於文化傳承的愛好者傳道授業。

  “揚劇王子”李政成是中國戲劇獎項“大滿貫”得主。去年,這位揚劇界的領軍人物成立工作室後,他舉行收徒儀式,5名揚劇新秀成為嫡傳弟子。“我們按照德藝雙馨的要求選拔人才,在舞臺上塑造的都是忠孝節義的英雄人物,在生活中也應該嚴以律己,做好人演好戲。”在專業上,李政成以劇目教學的方式進行傳承,通過設置AB主角的方式帶新人,即上半場由他演主角,下半場由徒弟們演主角。李政成將屬於自己的舞臺無私地讓給新人,用京劇昆劇打底、本劇種立身,通過《吳漢三殺》、《史可法--不破之城》、《王寶釧》等舞臺精品劇目的打磨、演出,將新人新秀推向前臺。

  李政成不光有“名師”身份,他還是揚劇研究所的所長,同時也是揚州文化藝術學校的校長。“以名師工作室為紐帶,我不光要帶好正式向我拜師的徒弟,還要引領研究所的青年演員和學校的學生,營造氛圍,傳承經典,打造經典。”

  同樣,掌握著高超揚州剪紙技藝的傳統藝人、年逾7旬的張秀芳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她的名師工作室挂在了當地一所小學的剪紙傳習所裏。每月一次的教學,她總是親自指導孩子學習剪紙,在這所小學的課堂裏,剪紙已經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課外活動。張秀芳大師年事已高,靠一個人的傳承總是難以為繼,於是,從今年開始,剪紙名師工作室的傳承任務裏列了一項新任務,對相關學校的美術老師進行義務培訓,然後讓美術老師進行剪紙藝術的課堂教授,以點帶面,擴大傳承面。

  “抓住了年輕人,就抓住了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根本。”古琴工作室領銜專家馬維衡告訴記者,文化名師工作室推出以來,他們感到不僅有榮譽,更多的是責任和擔當。“我們與教育部門一起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許多學校都設立了剪紙班、木偶班、民歌班、揚劇班等等,使地方文化傳承有了載體。”

  首批25個文化名師工作室建設週期3年,建設期內,揚州市級財政對每個工作室提供每年4萬元的工作經費。建立了制度、拔付了經費,工作成果又是怎麼考核呢?“文化名師工作室的考核體現著創新,只要出人才、出精品、出社會效益、出文化傳承經驗,考核都可以通過。”揚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廣春如是説。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名師工作室體現了揚州的文化擔當和文化自覺。”李廣春稱,揚州的文化名師工作室已經顯現拓展、杠桿、鰱魚和疊加“四大效應”。近兩年來,出自各家名師工作室的“名師高徒”們,斬獲了戲劇梅花獎、曲藝牡丹獎、舞蹈文華獎等國家級獎項,7部作品獲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支持,近50人次入選省市各類文化人才工程。如今,揚州的文化名師工作室之間不僅比傳承、比帶徒、比公益演出場次、比受歡迎程度,而且還互相合作,共同創新。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