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唐志齋博物館新館效果圖(館方供圖)
核心提示
“誰非過客,花是主人”,相信不少到過千唐志齋博物館的朋友都對這8個字印象深刻。作為中國唯一的墓誌銘博物館,千唐志齋博物館是許多書法、文史愛好者眼中的寶庫。昨日,《洛陽晚報》記者獲悉,為了讓文物得到更好保護,滿足遊客的參觀需要,該博物館將建設新館,打造傳統與科技交融的精品陳展。
背景:由於條件所限,該博物館新徵得的近千方歷代誌石無法展示
千唐志齋博物館位於新安縣鐵門鎮,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唯一的墓誌銘博物館,珍藏了歷代墓誌石刻1400余件。
該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隨著不斷發展,千唐志齋博物館新徵得歷代誌石近千方。
“現館依託的是辛亥革命元老張鈁先生營建的園林‘蟄廬’,但由於條件限制,這些珍貴的誌石只能存放在窯室中,無法向遊客展示。”該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説,再加上博物館現有條件已經遠遠無法滿足文物保護、陳展創新、旅遊接待、學術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建設千唐志齋博物館新館勢在必行。
設計:千唐志齋博物館新館將設豐富的體驗項目,計劃于2020年建成
新館項目選址在千唐志齋博物館東側道路對面,張鈁故居北側,佔地12畝。其建築面積為8740平方米,地上兩層,地下一層,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為6325.57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為2414.43平方米。新館主要包括現代化石刻展廳、互動體驗廳、學術報告廳、文物庫房、可獨立開放的美術館、管理用房、商店及停車場、綠化景觀等配套設施,計劃于2020年建成。
千唐志齋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新館可將新徵墓誌及精品墓誌拓片以現代化方式進行展示,做出創新與傳承共生,文化與趣味並存的精品陳展;增加環幕、動漫、虛擬現實等高科技體驗互動區,增強參觀體驗。
同時,新的展示場所、可獨立開放的美術館可舉辦各類展覽。新建學術報告廳,依託千唐志齋博物館文化優勢,可舉辦各種培訓、講座、研討會,與各高校合作,建立培訓實踐基地。新建文物庫房及研究、修復設施,可開展文化研究、文物修復等業務。設置獨立的文創産品銷售區域,增加書法、篆刻、拓印等傳統文化工藝的體驗項目。
幕後:設計方案出自張鈁之孫、著名建築設計師張樞之手
據悉,千唐志齋博物館新館的設計者正是張鈁先生的孫子張樞。張樞是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我國台灣著名建築設計師。
張樞先生將新館設計與現有博物館、張鈁故居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使之形成“三院落”佈局。建築意象具有本土的特色,又不失現代化博物館的風貌。新館內部設計與現在的窯洞式石刻展廳相呼應。建築材料就地取材,儘量使用老磚舊瓦,既環保節能,又呈現出歷史厚重感。
新館建成後,將與現有的博物館、張鈁故居合成一個更加完整的博物館,展示主題各有重點而不重復。
延伸:千唐志齋博物館是一部生動唐代史書,還有很高藝術價值
收集了多件墓誌的千唐志齋博物館,有哪些珍貴之處?
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墓誌是記載死者生平事跡、配偶子嗣、卒葬時地及追悼讚頌死者之辭的一種方形石刻,因隨葬墓穴中,所以叫墓誌銘。“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史料,可以窺探當時的風土人情、政治制度等,同時可以和史書中的記載相對照,去偽存真。”
墓誌始於東漢晚年,盛于北魏隋唐。到了唐代,修作墓誌更加興盛,並且對後面的朝代有所影響。
千唐志齋博物館所存唐志幾乎佔中國出土唐志的三分之一,是研究唐代文治武功和書法藝術的寶庫,被譽為“石刻唐書”“唐書法演變史”。
除了唐代墓誌,千唐志齋博物館還匯集了不少書法大家的作品。比如,在專貯書法、繪畫石刻的第十五號窯洞內,有宋代書法家米芾所書對聯、明末清初“神筆”王鐸所書的大幅中軸,以及清代劉墉、邵瑛、韓東籬等人所書的屏扇、對聯等。
參觀提醒
千唐志齋博物館位於新安縣鐵門鎮西北隅,新館施工期間不影響現有博物館開放,遊客可以免費參觀。摘自:洛陽晚報(記者 潘立閣)
來源:洛陽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