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鬥魚獲騰訊獨家投資6.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0億)的新聞登上了各家媒體的頭條。與分析者們就兩家龍頭企業未來在遊戲直播領域如何深度合作的猜測相比,40億如何花成為了更多人關心的話題。
不管是簽主播也好,還是購買更多的賽事版權,所有人已迫不及待想要看到鬥魚下一步的動作。因此,已確定於五一節舉辦的“鬥魚直播節”將成為首個接受億萬雙眼睛關注的“超級活動”。
對於粉絲們而言,這項名為“首屆國際武漢鬥魚直播節”的活動並不陌生,去年的鬥魚嘉年華曾吸引三天總計超過35萬人次的觀眾到現場,線上更創造了1.7億次觀看的收視紀錄。而今年引入了鬥魚直播節概念的嘉年華,在規模、人數上勢必較去年更加擴大。進入2018年的鬥魚保持著強勢的勁頭,鉅資入駐、大主播回歸、多個內容版塊熱度上漲,可以説是蓄勢待發,只欠一個表演的舞臺,而本屆鬥魚直播節無疑就是最合適的機會。那麼,這項被寄予厚望的線下盛會將會玩出怎樣的“高度”呢?
高度一:政府支持下的直播文化盛會
既然推出“國際武漢鬥魚直播節”的全新概念,第一個“高”毫無疑問是政府支持力度之高。作為武漢市乃至整個湖北互聯網行業的代表性企業,鬥魚承載的是打造出一個全民娛樂、特別是受年輕人喜愛的線下文化活動的重任。與之前鬥魚嘉年華主要吸引直播粉絲不同的是,鬥魚直播節面向的則是年齡段、社會層次和地域發佈更為廣泛的觀眾,將作為武漢這座年輕化大學城向外界宣傳的一張亮眼名片,把源自直播的娛樂文化通過線下鬥魚節的形式傳遞開來,讓小眾的直播升級成為服務大眾的正能量新文化。因此,不管是將舉辦時間移至黃金五一週,還是內容規模上的擴大數倍,都不難看出,鬥魚直播節的背後,是整個武漢文娛産業的全力支持。
高度二:十大主題佈局 深度發掘內容
去年江灘舞臺,陳一發、馮提莫的登場點燃了整個嘉年華現場,千人合唱的壯觀場景也成為了直播粉絲們津津樂道的經典一幕,這説明以主播為代表的高品質內容依然是活動吸引大眾的核心因素。今年鬥魚直播節的第二個“高”,便是在去年的基礎上再次升級,提出了包括電競、遊戲、二次元、音樂等在內的十大主題,不僅從分類上更加廣泛,同時各個主題內也更加深度。
另一個升級則是到場主播人數的增加,近一年來不僅有阿冷、納豆、騷白等優質主播的加入,週二珂、卡卡等老友也選擇了回歸,主播陣容較去年更加強大。而在頂級主播之外,還有大量各具特色的新人主播也會加入現場,與粉絲親密互動,或許下一個陳一發、馮提莫、大司馬就會從他們中出現。
高度三:品牌大廠集結 築建頂級服務
一場盛大的線下直播節自然少不了頂級廠商的加盟,鬥魚直播節最後一個“高”便是對大廠吸引力之高。從快消類的怡寶、肯德基,到觀眾耳熟能詳的英特爾、騰訊、京東等品牌,此次入駐直播節現場的合作夥伴覆蓋了從硬體、遊戲、生活到娛樂的全品類範圍,幾乎與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這説明除了本身的優質內容外,鬥魚直播節的商業潛力同樣得到了市場的青睞。反過來,頂級廠商帶來的服務,也能提升活動現場的觀眾體驗,形成一道高品質的護城河。不難看出,鬥魚直播節的意願,既是打造一場屬於直播粉絲的狂歡派對,也是通過線下佈局,衍生出影響城市年輕群體的娛樂生活文化。
鬥魚所開創的直播文化不只是主播、賽事的內容傳遞,本質上讓每一個人都參與進來,成為玩家。而鬥魚直播節的誕生,也正是作為一個將這種觀念實現的載體,讓互聯網時代充滿“孤獨感”的年輕人重新開始享受生活,展示自我。相信在這種文化的助力下,鬥魚直播節將為整個行業塑造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