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武漢“行走的圖書館”:30年構建書香滿城

2018-04-25 09:23:49  來源:新華網  編輯:李勝蘭

  新華網武漢4月24日電(記者喻珮廖君)“世界讀書日”前夕,湖北黃石陽新縣三溪鎮八斗小學學生陳甜甜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節日禮物。由武漢市圖書館聯合志願者、愛心人士駕駛著自己的私家車,給甜甜和她的100多位同學送來了500多冊繪本、科普等課外書籍。

  志願者將《神奇大自然》這本書送到甜甜手上,她立刻被書中的圖片和故事深深吸引,就連愛心人士同時送來的牛奶和餅乾都顧不上看一眼。9歲的甜甜從小父母離異,平日裏他和弟弟的生活全靠輟學在家的姐姐和年邁的爺爺照顧。

  “在外地打工的爸爸,有時會給我們買禮物,但多半是牛奶、零食和玩具,很少給我買書。”甜甜説,這是自己第一次看到課本以外的書籍,她從來沒有想像過世上還有如此漂亮的圖書。

  除了在偏遠的農村地區,在城市中央、大街小巷,在地鐵上、廣場中,也隨處可見讀書的人群。這都得益於武漢市推行的“行走的圖書館”系列舉措。

  作為中國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武漢市17家公共圖書館、100多臺自助圖書館、200多家基層服務站和汽車圖書館流動服務點,共同構建起市、區、街道三級網絡。其中,17家公共圖書館採取通借、通還政策;100多臺自助圖書館實施24小時自助借還書,全市“15分鐘步行即可借閱”;“汽圖車”流動點推行圖書“漂流”,讓人們最大化地享受到均等化、現代化的讀書服務。

  武漢市圖書館副館長張穎回憶説,1984年,武漢市圖書館第一台送書車正式行駛在道路上,目的地是當年文化極其匱乏的遠郊鄉村--黃陂縣灄口鎮、橫店鎮,以及武昌縣流芳嶺大舒村。

  張穎説,30多年前,在書籍發行和流通尚不發達的鄉村,第一次的送書上門服務贏得當地群眾一片叫好,化被動等讀者上門為主動,著力解決了廣大農民“借書難、買書難、閱書難”的突出矛盾。

  從小癱瘓在床的邱漢強曾獲得武漢市“殘疾人先進個人”稱號,這和他熱愛閱讀、堅持學習密不可分。“當年,我想學日語,書籍匱乏,行動也不便。武漢市圖書館聽説後立刻送書上門,十餘年如一日,他們甚至幫我聯繫出版社,出版我的翻譯資料,使我學有所用。”邱漢強説,在汽車圖書館的幫助下,他順利自學日語、俄語、世界語,並成功開辦一所殘疾人語言學校,實現人生價值。

  在汲取武漢市圖書館經驗的基礎上,80年代後期以來,中國多地公共圖書館相繼建設了汽車圖書館,書籍流動服務得以惠及更多有讀書需求的人群。

  記者從武漢市圖書館了解到,截至2018年年初,武漢建成“汽圖車”服務點共93個,囊括了社區、學校、部隊、鄉村等更為廣泛的區域,共計服務1700余次,流動圖書近270萬冊次,服務總里程達30萬公里,服務市民160余萬人次。

  “今年我們還計劃對流動服務和文化志願服務的資源進行整合,利用‘汽圖車’和志願者私家車,以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打通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將文獻資源和閱讀推廣活動送到基層,送到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裏。”張穎説。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