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遼寧消息:日前,在遼寧省第七屆全民讀書節期間,作為遼寧閱讀形象大使的六小齡童出席遼寧大學校園簽售會,與大家一起觀看紀錄片《重走玄奘路》。六小齡童十餘年來,一直走在推廣全民閱讀,創新文化傳承的傳道之路上,他是這個時代稀缺的堅韌“行者”。
創新文化傳承的“行者”
在演藝工作之餘,年近六旬的六小齡童走進中、小學及幼兒園進行公益講座,連講帶演,無論是寒風、下雨還是頭頂烈日,有時一天要講五場,嗓子都講啞了,甚至帶病還在堅持完成已安排好的工作。迄今為止已去過二十九個省、市、自治區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近千所大、中、小學及幼兒園,是中國內地演藝界走上牛津大學講壇講演的第一人,至2018年5月4日已講滿一千場。
他用自己的方式,在傳播著,修行著,教化著。拍戲、代言很快就可以達到高額收入,但六小齡童卻捨棄了這些,作為北京文藝座談會72位代表之一、國務院新聞辦首批“講好中國故事”文化大使,有這個責任、擔當和義務,要帶著國粹戲曲進校園給孩子們講傳統文化。這個時代需要這樣的閱讀推廣人。
伴隨著六小齡童的,還有一本逐步豐富、逐步成長的《六小齡童品西遊》。基本上每一年,這本書都會充入新的思考,添加新的文化因子,把自身變得更為豐沛完善。六小齡童用了17年去飾演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角色,對《西遊記》這部傳世之作有著深刻的感情和領悟。本書旨在通過對《西遊記》的故事情節、藝術形象的開拓,展現原著中隱含的對當代人現實生活中的生活哲理與人生智慧的啟發價值,更用樂觀、奮鬥、堅韌的猴王精神,去提點校園中的“小讀者們”。
後半生致力推廣“西遊文化”
六小齡童將多年來收集的西遊藏品無償捐贈給江蘇淮安美猴王世家藝術館及上海奉賢、陜西銅川、甘肅瓜州的六小齡童藝術館,向江蘇淮安吳承恩中學、周恩來紅軍小學的六小齡童圖書館及雲南師範大學六小齡童圖書閣、浙江寧波圖書館六小齡童館捐贈了大批西遊及傳統文化書籍,希望孩子們多讀書、讀好書、精讀書。
參加2014年文藝座談會後,六小齡童推廣“西遊文化”的信心更加堅定,也更加確信這就是他後半生應該致力的事業。他要團結更多的人,結更多的善緣,從而形成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隊,始終以“尊重和善待”文學經典的態度,全力維護著西遊文化堅韌、頑強、不畏艱難困苦的正面財富。每一處他走過的地方,都會有人領悟這樣的道理:人的一生就是苦練七十二變,笑對八十一難;“七十二變”是立身的本領,“八十一難”則是處世的方法。誹謗、艱辛、磨難、質疑,只不過推動努力的人,向目標進發的養料。
六小齡童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辛勤地耕耘和跋涉在傳承西遊文化的大道上,我們需要這樣的精神,更需要無懼毀譽,去褒揚和傳播這種精神。迎接六小齡童的,就應該是更多掌聲。(文 李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