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在國家貧困縣記錄美麗農村,鄉野丫頭入選今日頭條“三農合夥人”

2018-07-05 16:54:36  來源:北國網  編輯:葛寧遠

  7月2日,廣西靈山蘇屋塘村,今日頭條舉辦了首屆三農創作者大會。在這場“離農村最近的發佈會”上,今日頭條宣佈向全社會公開招募30位“三農合夥人”, 每位“三農合夥人”,在起步階段就將獲得價值100萬元的站內流量,用於扶貧。如果業績突出,流量扶持上不封頂。今日頭條三農創作者“鄉野丫頭”成為首批入選的“三農合夥人”。

  在國家貧困縣記錄美麗農村,鄉野丫頭入選今日頭條“三農合夥人”

  秋子是一名貧困縣的侗族姑娘,她的家位於湘、桂、黔三省交界的“老寨村”。這裡風景優美,但經濟不甚發達,是湖南省20個國家貧困縣之一。“鄉野丫頭”是她和哥哥四海一起開設的一個短視頻頭條號,通過西瓜視頻、微頭條,分享當地特色美食、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目前在今日頭條已經發佈了500多條鄉村生活短視頻,粉絲數量已經達到124萬。

  四海説,他們當初之所以開通“鄉野丫頭”賬號,是因為他無意間聽到了侗族的琵琶歌。這是中國貴州南部侗族的一種單聲部民歌,侗語稱“嘎琵琶”,已有上百年曆史。可是,這樣的民族文化傳統卻在慢慢消失,如今,留在村裏的人越來越少。侗族沒有文字,只能靠口口相傳,美好的文化,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記錄,“等老人家一過世,就什麼都沒有了”, 四海決心把這些好聽的歌聲保存下來。

  四海把自己的想法跟秋子説了,秋子也覺得很有意義。於是四海開始自學視頻拍攝和剪輯,自己花錢買了設備,並在電腦上下載了視頻剪輯軟體,一點點摸索。後來,他們就在今日頭條上開通了“鄉野丫頭”的頭條號,通過移動互聯網去傳播自己家鄉的傳統文化。四海和秋子説,這正是“鄉野丫頭”希望做的事情,保護好傳統文化的根,

  秋子説,她很感謝今日頭條這個平臺,讓她可以把自己家鄉的民族風情展示給更多的朋友,也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她,喜歡她。很多在外務工的老鄉會給秋子打電話,希望他們“以後多拍點家裏的視頻”。還有人專程從外地趕來這個交通不便的村寨,跟秋子坐在一起聊在農村怎麼抓魚、養雞。

  在國家貧困縣記錄美麗農村,鄉野丫頭入選今日頭條“三農合夥人”

  秋子和四海也曾經嚮往過城市,在城市中打拼多年,最後還是回到了鄉村。現在,他們依託今日頭條平臺做起了電商,賣一些臘肉、剁椒、腌酸肉等土特産,不光獲得充足的收入還通過新一代移動互聯網平臺,把侗族文化傳播給更多的人,他們視頻裏鮮明生動的農家生活內容,也成為很多人“精神上的農家樂” 。

  在發佈會上,今日頭條扶貧負責人楊潔説,移動互聯網時代,真正帶來了三農信息普惠的可能。在她看來,今日頭條三農信息創造的價值,主要就包括以上三方面。第一類是技術價值,體現為技術下鄉,城鄉平等獲取知識。第二類是經濟價值,體現為精準扶貧,讓農産品走出農村。第三類,就是以“鄉野丫頭”為代表的人文價值,真實、生動地記錄美麗新農村,當地的風土人情,持續傳播農村美好文化。

  基於三農信息創造的重要價值,此次發佈會上,今日頭條決定推出金稻穗計劃,在未來12個月,至少投入5億元,補貼三農創作者,助力三農信息普惠。一旦模式證明行之有效,“將加大投入,上不封頂”。

  在國家貧困縣記錄美麗農村,鄉野丫頭入選今日頭條“三農合夥人”

  作為國內首個三農信息專項補貼計劃,金稻穗計劃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優質內容扶持,加大對三農創作者的補貼,流量向優質、專業內容傾斜;二是設立金稻穗獎,每年春秋兩季,獎勵三農領域優質專業內容;三是推出“三農合夥人”計劃。

  除了 “鄉野丫頭”之外,三農創作者 “巧婦9妹”、“付老師種植技術團隊”和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黑土麥田公益創始人秦玥飛,也成為首批入選的“三農合夥人”,基於他們四位目前在三農領域的傑出表現,大會為他們頒發了聘書。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