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海南:在公園翻閱“自然之書”

2018-07-09 12:45:35  來源:海南日報  編輯:葛寧遠

  原標題:在公園翻閱“自然之書”

海南:在公園翻閱“自然之書”

在儋州境內的海南新盈國家濕地公園內,只要認真觀察,總會有意外收穫。圖為一隻黑臉琵鷺混雜在白鷺中。 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

海南:在公園翻閱“自然之書”

中國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熱帶原始雨林——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

  海南日報記者 張傑 攝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林晨

  有人到公園,是去玩兒;而有人到公園,是去工作;還有人到公園,是去探索學習。

  癡迷的科研工作者、集中精力採標本的專業工作者、裝備齊全的觀鳥者、帶著筆和紙做自然筆記的孩子、急不可耐想滿足求知欲的“植物小白”……這些把自己身影扔在各種公園裏的人兒,一心一意地做著自己的事,翻閱屬於自己的自然之書。

  森林公園裏的“科學寶庫”

  海南大學熱帶農林學院教授龍文興對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等地頗為著迷,因為那裏藏著的雨林密碼。

  “在海南林地山區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方,分佈著熱帶雲霧林生態系統。”龍文興説,雲霧林包括熱帶山地常綠林和熱帶山頂矮林,它們比一般雨林所在海拔更高,也更茂密蔥鬱;其森林群落高度、外貌、生物多樣性和群落結構等與低海拔熱帶森林都有著明顯的區別。

  把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當作“科研工作臺”,那就要常常往山裏鑽:沿著路往山上走,光線漸暗,清冽濕潤的空氣彌散周圍,霧氣輕飄飄地浮在空中,仿佛罩上一層朦朧迷人的紗幔。然而,“進山”的科研工作,可沒有這麼夢幻美麗。

  2009年,龍文興教授做博士論文時,曾在霸王嶺上搭彩條棚住了4個月。他白天穿行在各個樣方裏採樣,夜晚趴在潮濕的板床上錄數據。東二站、斧頭嶺,這些是山上判斷方位的熟悉地名;被山螞蟥咬了就用力甩掉,摔倒了就用臀部剎車,這些是在山上生存的技能……

  這高山上的森林裏藏著苦與樂,在龍文興等科研工作者和自然保育工作者眼中,林子有著“另一副面孔”。

  “我們曾在霸王嶺的熱帶山地常綠林和熱帶山頂矮林分別設置樣方,兩種森林類型共調查到190個物種, 分屬於59科109屬。”龍文興教授説,同樣的一公頃面積,低地雨林林地大約有四五千棵樹,雲霧林林地裏的數量能達到一萬多棵。

  靜悄悄的林子裏,跳動著地球上物種多樣性最大一個層次的生命“脈搏”,維持著地表之外另一層充滿生命“大陸”的運轉。

  “這裡面有很多問題值得研究,比如真菌、苔蘚、蕨類、種子植被等等,這都可以深入挖掘。”龍文興教授説,關於熱帶雲霧林的課題研究體系涵蓋著龐大複雜的內容,需要多學科、多專業領域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森林公園裏的“資源和寶藏”,讓蓊鬱綠意披上理性科學的光芒。

  濕地公園裏的“觀察之樂”

  公園裏自然科學的奧妙,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裏也能體會到,而且不需要具備像科研工作者那樣受過專業訓練的超群的能力,只需要保持一點點的耐心和好奇心,就能收穫到整整一大份的“觀察之樂”。

  在濕地公園裏,你可以跟著護林員,很快找到緊挨著儋州西聯農場新盈分場東場和墩吉兩個生産隊的灘塗:紅樹林露出翠綠的樹梢頭、鳥兒在空中表演飛行特技……這些天上飛的、泥裡長的,都是能隨時隨地被觀察的對象。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觀察“低到塵埃裏的小動物們”——那是一群生活在灘塗及水體底部的動物群落,它們被統稱為“底棲動物”。

  底棲動物包括著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星蟲動物、節肢動物、魚類等等,它們是紅樹林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該系統物質循環、能力流傳中積極的消費者和轉移者。以螃蟹為例,在紅樹林中,它們能起到“工程師”的作用。

  當海水褪去,紅樹林淺灘就顯露了出來,沙灘仿佛有了它自己的生命。這時,一撥撥“工程師”就要出場了——率先爬出來的和尚蟹不同一般蟹類橫行,它們四對足可前伸,覓食時會濾食沙子中的有機質和藻類,然後再把沙子變成一個個小球吐出來,把沙子“加工”一遍。

  而另一撥來分享落潮好時機的,是體型稍大些的招潮蟹。對它們來説,個頭最重要,雄性招潮蟹會揮舞著一隻特大號的螯鉗來吸引雌性,並且,它們還會跳起一種特殊的舞蹈。在退潮的時候,雄性招潮蟹有許多工作要做,它們要保衛自己的洞穴,吸引雌性,而且要喂飽自己。

  仔細看,大家都在忙著享用海潮帶來的豐富食物。而在泥灘上,還有一種瞪著雙大眼睛、被泥巴裹得灰不溜秋的魚——彈涂魚。

  這種魚的另一個名字叫作跳跳魚,它一生有很多時間都不在水裏度過,喜歡爬到紅樹林的樹榦上,喜歡在泥灘上流連忘返……它們有點“調皮”,但又有點“聰明”,它的胸鰭經過演化,變得就像腿一樣,讓它可以在泥地裏行走;長在頭頂上的大眼,讓它的視角可以錯開高度,既能看到水面之上的世界,也能看清水下的光影。

  觀察進入狀態,就會好奇彈涂魚離開水面後是如何呼吸的?護林員會告訴你答案:因為它的頭部長有內鰓腔,可以輔助呼吸。

  潮水漲了落,落了又漲,汩汩流水流向紅樹林深處,配合著底棲動物和其他動植物的節奏,讓整個紅樹林生態系統運轉起來。到公園裏去觀察自然,借著鳥的視角俯瞰時,目之所及遼闊高遠;借著魚的視角近觀時,咫尺之物生動具體。不知道您會喜歡哪一種?

  任何一座公園都有“自然課”

  在一些公園裏,有人滿眼看到的是青山綠水,有人則心心唸唸探險科考活動或“刷物種”記錄。

  來自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種質資源庫的採集員張挺,就屬於後一陣營中的成員。他的工作是負責蒐集全中國較重要的野生植物的種子資源,2014年4月至10月,他與兩位同事數次來海南,進行野外採集工作,野外採集的目的就是採集海南特有類群,在中國僅分佈于海南的種屬植物。

  “我們在那次採集中共計採集到100科175屬185種212號實驗材料,包括中國僅分佈于海南省的鉤枝藤科、刺茉莉科等海南省特有屬。”談起歷經半年多的時間、先後四次跨越千里的採集收穫,張挺列出了一串數據。而南部三亞、陵水等市縣的自然類公園等野外之地,都曾留下過他們的身影。

  如果要給自己的自然之書增加厚度,可以選擇到文昌石頭公園去“探險”。

  石頭公園所在的銅鼓嶺景區,三面環海,最東邊的山峰叫銅鼓角,是海南島最先迎接太陽的地方。銅鼓嶺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那裏有海蝕地貌,有獨特的熱帶低山常綠季雨林矮林生態系統,還有野生保護動物、珊瑚礁及其海底生物。在那裏蒐羅一堆關於水天一色、山海對話的奇觀後,展開好奇三百問,追蹤其背後的物理學、生物學、地理學、化學等學科原理知識。

  如果要給自己的自然之書增加厚度,可以考慮帶著孩子到家門口的小公園、小綠地裏逛一圈。

  紙莎草、紅花羊蹄甲、假檳榔、黃葛榕、夜香牛、小葉欖仁……記下挂在它們身上的“身份證”簡介,挑戰看看自己的記憶力有多強;或者下載一個拍照辨認花草的手機APP,好奇就搜,不懂就問,要多快樂有多快樂。時機湊巧的話,説不定還能遇到松鼠學堂組織的“跟著大咖認植物”活動,在家門口的公園綠地裏看花看草,認植物。當然,也可以考慮到昌江海尾濕地公園來一場“夜觀”。

  趁著夜幕降臨,在那裏開啟“不怕黑”模式,去探訪自然世界中的植物和動物們,看看它們夜間和白天的不同,發現黑夜與白天兩個世界的秘密,了解一波它們的黑夜生存技巧,更新替換自己新一輪的好奇心。

  在任何一座公園裏,都有“自然課”,沒有門檻、沒有課時限制,隨時隨地歡迎我們大家去“上課”。

  海南國家級森林公園一覽表

  樂東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

  儋州藍洋溫泉國家森林公園

  陵水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

  海口火山口國家森林公園

  保亭七仙嶺溫泉國家森林公園

  瓊中黎母山國家森林公園

  儋州海上國家森林公園

  昌江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

  萬寧興隆僑鄉國家森林公園

  海南國家級濕地公園一覽表

  儋州新盈國家濕地公園

  定安南麗湖國家濕地公園

  三亞東河國家濕地公園

  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

  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

  海口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

  陵水新村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

  周曉夢 輯錄 楊 薇 製圖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