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青島7月14日電(記者張旭東)記者從中建八局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系列工程建設總結大會上了解到,中建八局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主會場--青島國際會議中心的建設過程中,創新科技應用,並攻克了多項建築難題。
中建八局四公司董事長周可璋介紹,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建設啟動前,項目部就組建了200多人的設計團隊和50多人的建築信息模型(BIM)工作組,應用“BIM+VR”“BIM+3D列印”“BIM+無人機+點雲”異形結構空間定位技術等,對實體鋼結構進行3D掃描,通過BIM逆向建模,建立了與主體結構一致模型,與最終的實際建築誤差在10毫米以內。
此外,項目團隊攻克了鋼結構焊接煙霧凈化處理技術、超大面積玻璃幕墻吊裝技術、超大防火門安裝技術等,創建了國內建築業創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
周可璋説,項目團隊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建設過程中,使用了21大類建築材料,98種環境控制指標高於國家標準。其中,30種裝飾裝修材料的216項物理性能控制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準。
同時,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項目還採用了太陽能光伏板、雨水回收系統、智慧照明燈等六大成套技術和108項專項技術,實現了高品質、無事故、高環保、無異味的精品工程管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