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甘肅天水:“輕憐重惜”文化遺産 悶下頭來打基礎

2018-07-24 09:28: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李勝蘭

  中新網蘭州7月21日電 (記者 殷春永 閆姣 張婧)“遊天水·知天下”,這是甘肅天水市打造文化旅遊融合推出的主題品牌。其實,這句推介語還有一個諧音是:“由天水·知天下”。

  敢於用“由”的底氣,來自天水是“伏羲故里”,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是中華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6月22日,2018(戊戌)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天水市、台灣台北市同時舉行。在天水進行的公祭大典,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

  這個位於甘肅東南部的地級市,經濟開發較早,20世紀初,雕漆、紡織、麵粉等傳統工業就開始萌芽。國家“三線”建設時期,一批企業相繼搬遷這裡後,天水逐步發展成為西北地區的重要工業城市,是國家老工業基地之一。

  縱然如此,近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天水市第三産業的總量,已經超過一産二産的總和。天水官方提出,將堅持把文化旅遊業作為轉型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産業來打造。

  走訪天水市,當地人“炫耀”最多的是,這裡擁有並傳承著“五大文化”: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石窟文化、秦國早期文化、三國文化。

  面對如此豐富的資源,天水各界對這些遺存“輕憐重惜”。甘肅省政協副主席、中共天水市委書記王銳日前接受中新社、中新網記者專訪説,要“極端慎重”對待先人留下來的東西。

  王銳認為,歷史上留存至今的遺産,許多地方現在都賣門票。但是,當年建設時不是以賣門票為目的的。先人在建設燦爛文明時,進行著精神上的創造,如今被概括為文化。

  王銳説,這些以宗教、建築、詩歌等為載體的遺存,特點都是“精而又精”,這些東西流傳下來,世人應盡可能保留原樣,只能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以它為主題進行開發開放,但絕對不能把核心點進行人為改造。

  “先輩留給我們的東西,首先是山清水秀,自然條件好,孕育出文化,有些是物質性遺存,有些是精神性遺存,要保護好繼承好,能有原始風貌一定要保留原始風貌,越往後越值錢。”王銳説,圍繞天水的“五大文化”,目前仍需要“悶下頭來打基礎”,只能是做模組,待積攢到一定程度時,後人會把“樂高”理念串起來,這也是文化積澱的過程。

  在天水人看來,麥積山石窟、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廟是當地文化旅遊的兩張“王牌”。王銳借喻撲克牌規則裏的一條:“兩張王,就是一炸彈”,炸出去後,要有“大鏈子”出來。因此,天水市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看完景點以後,讓遊客留得下來,住得下來,“打造一個旅遊城市,小到一棵樹,大到一個景區,都要往精處做。”

  這位地方主政官提及城市建設,將其城喻作“烏龜”,釋其形和功能:頭往蘭州,尾往西安,有兩條高速公路連接,但只有頭尾可動,四個“爪爪”沒有--無路可出。所以,在連續新建三個“爪爪”的基礎上,儘快建好第四個,將路打通。同時,“龜殼”上的花紋如同城內環線,也正在增建中。

  近年來,天水市集中力量加快麥積山、中華始祖文化園、大地灣三個大景區建設,麥積山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大地灣遺址考古公園獲得國家文物局批復,南郭寺、玉泉觀、武山水簾洞、甘谷大像山等4A級景區品質進一步提升,形成了一批強勁的輻射源。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注重凸顯天水元素、文化元素和地域元素,使每個景區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點,在硬體基礎設施、軟體服務水準、配套服務功能等方面都有了大的改進和提升。

  作為地方領導幹部,如何開展工作?王銳常講一條原則:尊重資本追求利潤的天性,尊重政府謀求發展的責任,尊重老百姓追求幸福的願望。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