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3日電題:繪製“一帶一路”航貿圖譜 為推動經貿合作“導航”
新華社記者賈遠琨
“一帶一路”貿易額指數、“一帶一路”貨運量指數、“海上絲綢之路”運價指數,三股數據流匯聚成一張“一帶一路”航貿圖譜,這就是上海航運交易所于2017年7月11日正式對外發佈的“一帶一路”航貿指數。
猶如遠洋貨輪航行使用的“海圖”,“一帶一路”航貿指數不僅成為全面、客觀反映“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經貿往來的“晴雨錶”,更通過信息服務增強市場透明度,為推動經貿合作提供重要參考。
三股數據流繪製航貿“晴雨錶”
“一帶一路”倡議給相關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往來、經濟合作帶來新機遇,而合作契機在哪?每一貨種的流量多少、主要市場在哪?信息未共享、需求未溝通時,市場往往處於觀望狀態,各方都需要一目了然的市場信息作為決策參考。
本著為市場提供信息服務,增強市場透明度的初衷,自2015年起,上海航運交易所開始研發“一帶一路”航貿指數。
“‘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走向單靠一個運價指數是不能全面反映的,也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上海航運交易所在開發傳統強項運價指數的基礎上,又從貿易額和貿易量兩個維度進行探索,目的就是提高市場透明度,真實反映市場供需,推動市場長久健康的發展。”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説。
由於貨種、貨值不同,貿易量與貿易額之間不是線性關係。比如,服裝、箱包等貿易量大,但貿易額相對不高,而同等運量的機械、電子産品,貿易額則高很多。將貿易額、貿易量數據與相應航線的運價數據綜合起來,能夠全面、客觀地反映市場活躍度和需求走向。
“一帶一路”航貿指數信息採集全面,涵蓋“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分佈于北亞、中亞、南亞、東南亞、西亞、北非、歐洲和大洋洲等地區,指數貨種不僅限于集裝箱,還包括煤炭、鐵路石、原油等大宗物資。運輸方式不僅限于海運,還包括鐵路運輸。
要作為反映市場動向的“晴雨錶”,信息的真實、準確性至關重要。“一帶一路”航貿指數數據充分利用上海航運交易所的會員優勢廣泛採集。目前,上海航運交易所會員包括來自各細分運輸市場的國內外著名的船東、貨主、經紀商約130家企業,具有較高國際認可度。
走出去的“風向標” 請進來的“服務站”
“一帶一路”航貿指數的研發並不只是服務航運企業開拓航線、貨主企業開拓市場,更重要的是提供信息平臺,使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企業互通有無、增進往來、促進貿易。
自2017年7月11日正式發佈以來,由上海航運交易所每月在中國“一帶一路”網上對外發佈。“一帶一路”航貿指數構成中既有金額指標,反映貿易體量和總體規模的變化,又有數量指標,反映具體貿易流向的成長性,還有價格指標,反映市場供求變化和競爭情況。
“上海航交所作為第三方平臺,其發佈的運價指數影響力大、公平、公正,獲得貨主和代理公司的普遍認可。”受訪航運企業表示。
“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需要了解市場信息,國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更需要科學服務。”張頁説,“通過航貿指數平臺,企業能夠掌握市場的貿易需求和走向,某一貨種的進口量、出口量多少,主要流向中國的哪些地區,這些數據信息是國外企業了解中國市場供需的重要依據。”
航貿指數不僅有助於企業開拓市場,還能夠幫助企業規避風險。“海上絲綢之路”綜合指數涵蓋了航運類的主要貨種、主要航線、主要船型的運價,其應用性不僅僅表現在投資決策上,更表現在規避風險方面,比如現貨指數掛鉤、運價遠期交易等。
“運價指數是反映市場水準的風向標,目前中國沿海有45%的煤炭運輸在不同程度上進行著與指數相關的協議,為‘一帶一路’航貿指數的推廣應用奠定了良好基礎。”上海航運交易所信息部經理劉越説。
打響航運服務品牌 搭建國際合作平臺
航貿信息是服務産品,要進一步推廣應用,贏得沿線國家和地區企業的信賴,需要憑藉其全面性、科學性打響這一航運服務品牌。“‘一帶一路’航貿指數的應用還剛剛起步,仍需要不斷優化拓展指數內涵,並期待其他國家機構共同參與編制,拓展指數的應用範圍。”張頁説。
除航運、鐵路外,在運輸方式上,“一帶一路”航貿指數未來將把公路、航空運輸納入指數體系中;在航線佈局上,還將開發“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之間的運輸線路。
同時,上海航運交易所還將加快“一帶一路”航貿指數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經濟和貿易領域的應用,鼓勵各國貿易商、航運商在簽訂貿易、運輸合同時,使用“一帶一路”航貿指數進行指數掛鉤,並促使指數成為其管理市場波動風險的套期保值工具。
信息平臺的搭建有賴於更大範圍內的信息共享,以産生數據聚合效應。上海航交所在指數應用推廣過程中,同步吸收其他國家機構共同參與編制“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間的貿易和貨運指數。
“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背後,都涵蓋著數據信息的流通。依託指數平臺和相關信息,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開發,創建‘一帶一路’貿易和貨運大數據平臺,將使數據和信息服務進一步升級。”張頁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