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洛陽創新”助“鯤龍”水上起舞
航空工業光電所為中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安上“搜索千里眼”
10月20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實施首次水上試飛。這一讓國人自豪的大國重器上,有著“洛陽創新”的助力。
被稱為“鯤龍”的AG600,是我國堅持自主創新、發展高端製造業的標誌性裝備,它不僅是我國首次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自主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飛機,也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令洛陽人驕傲的是,在“鯤龍”身上,裝備著航空工業光電所研製的搜救型飛機任務系統搜索分系統顯示控制器。
航空工業光電所科研人員介紹,這款集綜合顯示與集中控制于一體的顯示器(簡稱DCD)被形象地比喻為“搜索千里眼”,其功能多樣,完全替代以往海事電臺、機載定向儀和機載救生電臺的顯示控制盒,海事電臺、機載定向儀和機載救生電臺工作時反饋的狀態參數及海況測量浮標的操控菜單都可在其身上顯示,最大限度減少了組件數量,讓國産大飛機成功瘦身。
對航空工業光電所而言,研製像DCD這樣兼顧大型滅火和水上救援的綜合性搜索救援顯示控制器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全新的研製流程,未知的適航風險和緊張的研製進度,讓項目組成員面對一系列挑戰。
經過多輪溝通、修改和提升,DCD的研製方案終於確定。2012年,航空工業光電所簽下成品技術協議書;2016年1月,項目組完成S型件研製;2016年6月,項目通過中國民航局製造符合性審查,獲得適航批准標簽;2016年7月,AG600飛機總裝下線;2017年12月,“鯤龍”在珠海成功實現陸上首飛。
作為中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具有執行森林滅火、水上救援、海洋環境監測與保護等多項特種任務的能力,是國家應急救援重大航空裝備,對於填補我國應急救援航空器空白、滿足國家應急救援和自然災害防治體系能力建設需要具有里程碑意義。水上首飛圓滿結束後,接下來,DCD將隨AG600一同上天入海,大顯身手。
在海上救援過程中,裝備了“洛陽造”DCD的“鯤龍”將如虎添翼。後艙任務員通過操縱顯示控制器,即可完成海事電臺在海事頻段的通話、機載救生電臺對遇險落水人員的定位與通話、機載定向儀對失事飛機應急定位發射機的搜索定位,而海況測量浮標上報的浪高和水溫信息也可以通過顯示控制器傳遞給飛行員,供其決斷是否立即在海上降落,精準施救。(記者 趙志偉 通訊員 高成志 趙燕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