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陽6月25日電(冷桂玉)記者25日從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日前公佈第五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貴州179個村寨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累計724個,數量躍居中國第一;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累計409個,居中國市(州、地、盟)第一。
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將傳統村落作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要求深入挖掘傳統村落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並圍繞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研究保護新辦法,探索傳承新途徑,創新發展新舉措,深入挖掘傳統村落價值。
強化立法保護,推進傳統村落保護髮展。2017年8月,貴州省頒布了《貴州省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條例》,這是中國第一部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的省級條例。同時,貴州各地還出臺了《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護條例》等,標誌著貴州傳統村落保護進入法治化軌道。2019年2月,黔東南州榕江縣檢察院對該縣栽麻鎮政府怠于履行傳統村落保護職責進行行政公益訴訟,成為中國全國檢察機關保護中國傳統村落依法提起訴訟的首例案件。
注重文化傳承,探索多種形式保護。貴州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著力走出一條在保護和發展矛盾統一體中尋求融合協調的平衡發展路子,結合貴州實際,創新探索,積極總結探索保護髮展路徑;政府主導的旅遊開發模式。政府投入資金對村寨基礎設施、環境衛生、交通通達等進行改善,引導發展鄉村旅遊、休閒旅遊、觀光旅遊等,如黔東南州肇興侗寨保護髮展模式。
2018年,貴州啟動100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建設,採取信息化手段,為傳統村落的傳統建築、古街小巷、古樹名木、民風民俗等建檔立卡。目前,貴州省級數字博物館已基本建成,入館傳統村落120個;建生態博物館保護傳承模式。通過合作、自建、捐建等模式,將文化遺産原狀地保護和保存在其所在的環境中,如黎平堂安生態博物館(侗族)等。
村企合作保護模式。貴州不斷加強與大企業合作,促進企業資金技術與傳統村落資源的有效對接,如與騰訊公司合作,建黎平銅關村和中國西部文化生態工作室及黎平地捫村為代表的村企合作保護模式。
村民自治保護模式。貴州通過制定村規民約,強化村民自治,促進村寨的社會結構、文化結構、産業結構的保存以及村寨風貌的完整性,如雷山縣上郎德村、從江縣岜沙為代表的村民自治保護模式。
注重精品打造,積極助力鄉村振興。貴州以文化傳承為重點,以示範試點為帶動,實施傳統村落保護工程,提升文化自信,助力鄉村振興。2018年遴選臺江縣登魯村、冊亨縣板萬村、盤州市妥樂村、黎平黃岡村等15個傳統村落開展示範村建設,制訂每個示範村的實施方案,每個示範村安排500萬元,深度挖掘各具特色的傳統村落。
貴州省傳統村落多以木質結構為主,消防基礎設施是傳統村落防火安全的最大短板。為解決傳統村落消防水源、防火分區、消防工程驗收等技術性問題,2018年,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開展了傳統村落消防安全課題研究,出臺了中國第一部《貴州省傳統村落消防安全技術導則(試行)》技術性文件,黔東南州針對本州傳統村落均為木質連片房屋村落,編制了《黔東南州傳統村落消防規劃指引》和《黔東南州傳統村落消防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標準》,目前研究成果已逐步在貴州全省推廣運用。
針對傳統村落消防基礎設施短板,貴州省逐年加大資金投入力度。2015年,安排1618萬元專項資金,重點用於140個傳統村落消防基礎設施改造;2016年,安排6890萬元專項資金,重點用於100個傳統村落消防基礎設施改造;2017年,安排8316.3萬元專項資金,重點用於369個傳統村落消防基礎設施改造。同時,貴州還整合地方政府、消防部門涉農資金4.32億元,用於545個傳統村落消防設施建設。通過連續投入,每個傳統村落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平均補助資金約110萬元,貴州全省實現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