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區珠江沿岸的風景線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 通訊員海宣 攝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是一座城市精細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準的體現。
2020年,廣州在全國文明城市復查中排名(省會、副省級城市)第四,蟬聯全國文明城市,今年,廣州又向著新的目標進發——爭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
海珠 改善城區景觀和人居環境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廖靖文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這14個字鐫刻在廣州海珠琶洲新時代驛站的紅墻上,彰顯著驛站的精神底色。當前,廣州市正在爭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海珠區高標準做好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創建各項工作,新時代驛站建設就是其中的縮影。該區以黨建引領,把創建工作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生動實踐。下足繡花功夫提升城區治理,讓廣大群眾無論從“面子”還是“裏子”都感受到創建成效。
深化文明實踐
“這裡風景很好,空間有限但利用得很好,展覽內容很豐富,我覺得很驚喜。”前來海珠區財富碼頭驛站參觀的市民王娜説。這個位於廣州塔下財富碼頭旁的驛站造型倣如“紅船”,可以一覽珠江兩岸的美景。驛站投入運營的同時,兩個重磅展覽——海珠區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暨《偉大征程》大型郵展和“百年百印”全國篆刻大賽作品展同時展出。
去年以來,海珠區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在廣州塔-閱江路沿線打造6個融合理論宣講、黨史學教、文化展示、便民惠民的多功能新時代驛站群。串珠成鏈,打造成一條特色黨史研學路線,在全市首創“雲聽·新時代”平臺,超10萬冊有聲書籍,讓市民掃碼即聽紅色故事、紅色書籍,弘揚紅色文化,展示海珠區從“工業銹帶”到“科技秀帶”的歷史蝶變,多形式推動“四史”教育“飛入尋常百姓家”。
據悉,海珠區做強“一十百千萬”宣講矩陣,開展海珠講壇、主題黨日活動等7000余場,編印“百年黨史百本系列口袋書”,創新打造《工業·大道》《追憶入黨故事》等“沉浸式”黨課。同時充分挖掘轄區紅色資源,提升打造潘鶴雕塑園、南華西街等“家門口的紅色學堂”,建成黨建主題的磨碟沙公園。以海心橋建成開放為契機,推出《“橋”見海珠》個性化郵票,以17座跨江大橋展示廣州歷史蝶變。
提升城區治理
最近不少市民發現廣州塔周邊更美了:增添了多處精美的花景花壇,行道樹挂上了滿天星燈飾。無論白天晚上,都令人賞心悅目。變化不僅體現在景觀上,“軟環境”的提升讓市民感受更深。“我每天晚上都來廣州塔珠江岸邊散步,海心橋開通後,現在平日的遊人數量比以前要多,節假日就更多,但感覺反而更加有序,管理比以前更好。沒有了穿行的電動車,走在人行道上很安心,也少了喧鬧的叫賣聲。”市民張穎説。
海珠區強化全週期管理意識,把提升城區管理水準作為創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不斷改善城區景觀和人居環境,讓城市的顏值更高、氣質更優。發揮世界一線城市最大城央濕地和46公里環島岸線資源優勢,構建“江、涌、湖、林、園”生態體系,打造“一方樂田”都市農業公園,海珠濕地品質持續提升,生態綠核功能更加凸顯。“五道合一”的閱江路碧道全線貫通,成為深受群眾歡迎的觀光休閒帶。
海珠區還深化社區網格化綜合管理,由街道處級幹部挂點擔任社區“文明城市創建網格長”,開展扁平化巡查,確保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細化為民服務
“我們經常來晨運和健身,自從多了這樣一個活動空間,街坊們都很歡喜。”素社街居民衛鎮墀對新打造的社區公園讚不絕口。海珠區把創建文明典範城市工作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生動實踐,讓廣大群眾不光在街頭巷尾的“面子”上看見,更在看不見的“裏子”中感受到創建成效。
全力做好民生實事,結合市深化文明創建13項專項行動,系統梳理解決群眾的難事煩事6500多件,完成民生微項目145個、群眾微心願1270個,切實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優化公共服務,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推進“羊城家政”“長者飯堂”“口袋公園”等民生實事工程,學前教育“5080”攻堅成果不斷鞏固,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實現街道全覆蓋,建成家庭養老床位2814張。全區志願服務隊共893支,註冊志願者達21.3萬人。健全在職黨員社區報到、黨代表社區履職等機制,定期開展衛生運動、入戶宣傳等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
公安 聚焦主業主責築平安底色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丹羊 通訊員公新文
補齊交通治理短板、築牢城市平安底色、辦好惠民利企實事……今年以來,廣州市公安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以新一輪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目標和爭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為新的起點,聚焦公安“打、防、管、控、服”主業主責,全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記者昨日從警方獲悉,接下來,廣州公安將發動機關單位、社會力量投入文明交通、文明養犬志願勸導活動,協調有關職能部門加強外賣物流車輛、共享單車源頭管理。
補齊治理短板
在白雲區,三個顯眼的二維碼,是轄區100多個交通勸導點的“標配”。針對摩電整治的難點,該區創建“智慧勸導”模組,使用“不戴頭盔行為”“超員行為”“通行違法行為”3個獨立的涉摩電交通違法勸導碼錄入交通違法信息。
“我們根據群眾個人的違法次數及情節輕重,會對其發送警示短信、上門教育或者督促單位內部懲戒,督促有關違法人員嚴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規,養成文明出行的習慣。”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白雲二大隊劉警官説。交警部門結合每天視頻巡查的情況,對佩戴安全頭盔率、核定載員率、通行守法率低的區域、路段,開展現場差異性執法,與鎮街形成執法和勸導聯動的工作模式,提高整治震懾力。
這是廣州精準治理交通問題的一個縮影。今年3月1日,全市啟動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動。“我們以行動為抓手,全力補齊文明交通工作短板。”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稱,廣州將集全市之力凈化道路交通秩序,“與以往的行動相比,此次專項行動突出‘多部門聯動’‘網格化治理’和‘全面治理’。”
據統計,截至9月20日,全市今年已查處非機動車交通違法77.26萬宗;41個重點路口守法率為96.11%,摩電頭盔佩戴率為97.73%。
築牢平安底色
今年8月的一天,廣州一名事主收到了一條ETC業務通知短信,其點擊短信內附帶的網址連結,已填寫個人信息、銀行賬號,正要填寫密碼時,突然接到反詐中心打來的勸阻電話,這才醒悟是詐騙,停止操作;不久前,天河反詐中心與騙子“賽跑”,成功勸阻6起冒充“公檢法”電信網絡詐騙,及時為市民群眾止損120萬餘元……
在廣州反詐一線,類似的“賽跑”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民警不僅要跟詐騙分子賽跑,還要跟資金流賽跑,跟信息流賽跑。隨著“全民反詐”行動不斷深入開展,廣州警方今年已打掉涉電詐團夥和窩點1700多個,為群眾成功止損、挽損9億多元,電詐警情同比下降12.9%。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廣州案件類警情同比下降7.2%,“兩搶”警情實現165天“零警情”;“颶風2021”和“八大專項行動”打擊成效顯著,群眾安全感和社會治安滿意度不斷提升。
“除了嚴打突出刑事犯罪,我們還組織開展社會治安突出問題集中整治、‘五合一’等專項行動,強力查處涉‘黃賭毒’違法案件。”廣州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全市涉黃、賭、毒警情同比分別下降3%、11.3%和12%;有效凈化網絡空間環境,檢查網吧3000間次,處罰網站129個。
辦好惠民實事
“兒子,媽媽找你找得好辛苦……”今年7月8日下午,在廣州市公安局越秀區分局流花派出所,警方宣讀親子鑒定結論後,曾女士緊緊摟住分離26年的兒子小林,淚如泉涌。
為這些骨肉分離多年的家庭帶來團圓希望的,正是“團圓”行動。今年以來,廣州警方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深入推進“團圓二號”專項行動,通過智慧新警務加大對舊案積案的偵辦力度,已找回被拐失蹤兒童82名。
國內首創無犯罪記錄證明書和公證書(出國境類)聯辦;國內首推“機動車年審換證”“一件事”主題套餐服務;證件相片“一次採集,多事復用”……據統計,今年以來廣州警方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推出便民利企改革措施215項,解決民生熱點問題92個。這一系列深化優化政務服務舉措,讓市民真切地體會到速度和溫度。
城管 讓城市管理服務貼近百姓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賈政 通訊員成廣聚
文明城市的創建,是社會各部門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城管部門在其中發揮了基礎型保障作用。記者走訪了解到,近年來,廣州市城管部門以“繡花”的功夫,因地制宜探索提升城市治理精細化水準,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提升廣州1800多萬常住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造“無廢城市”
城市衛生環境是城市文明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體現,市城管局致力於為廣州市民營造乾淨、整潔、有序的城市面貌和宜居環境。
早上9點,位於番禺的麗江花園已經甦醒過來,上班族步履匆匆,住在康城居的周女士在家把垃圾分好類,丟進了小區的投放點。“以前樓下這個誤時投放點又臟又亂,味道也很大!”周女士告訴記者,在城管局、街道的協調下,物業徵求業主意見後,將位於康城居南側的誤時投放點,改成了定時投放點,並對硬體設施進行完善,新建了洗手池、裝了頂棚、四週也種植不少綠色植物,儼然一處小花園。“現在聞不到一點異味,衛生又方便。”周女士高興地説。
在垃圾分類方面,廣州市已經優化提升1.73萬個分類投放點,分批打造1500個星級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建成320座“兩網”融合網點,中心六區基本實現了“路不見桶、桶要入房、房要美觀”工作目標。隨著垃圾分類意識的深入人心,垃圾分類也成了廣州市民的“新風尚”。據統計,廣州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達到99.1%、參與率達到95.5%。
9月23日,隨著資源熱力電廠二期項目順利點火試燒,讓廣州成為國內第一個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超大城市,焚燒處理能力將完全滿足“十四五”期間以及未來一段時期廣州市生活垃圾日産生量的處理需求,做到只要市民群眾“分得出來”,終端設施就能夠“處理得掉”。
解決“方便”問題
一座小小的公廁,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常住的市民,還是流連的遊客,好找、好用的公廁,就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鏡子。
在生物島,就有一座充滿“未來感”的公廁。走進這座公廁,如廁設施設置齊全,乾淨衛生,無障礙衛生間配備智慧沖洗馬桶,綠色環保,讓群眾體會到高科技帶來的便捷與舒適。
近年來,廣州市城管局全面鞏固“廁所革命”成效。“廁所革命”三年計劃已兩年完成,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近4500座公廁建設任務,對外開放廁所超2400座,全市各類公廁超過11300座,轄區中心城區基本實現步行15分鐘即可找到公廁。高品質落實公廁保潔標準,提升市民如廁體驗。
開展“常態化”治理
文明城市的創建不是一朝一夕,保持城市的文明程度,需要日復一日地落實。
市城管部門在平時工作中,保持常態監督檢查。對全市11個區城市環境管理情況每月評分通報,每年開展一次綜合評價通報,通報結果反饋至市文明辦。同時,依託巡檢APP平臺,推動問題整改市區街三級聯動。開展視頻監控巡查,提高工作效能;建立群眾投訴日常反饋機制,推動市民投訴熱點問題快速解決。
針對輿情反映比較集中的泥頭車撒漏、工地夜間施工擾民等問題,城管部門加強與住建等部門的協同聯動,定期不定期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從嚴打擊無證施工、夜間超時施工、帶泥上路等行為。
此外,針對佔道經營、牛皮癬等城市“六亂”問題,市城管部門定期組織開展統一行動,重拳整治校園、公園、商圈、市場、地鐵出入口周邊等突出“六亂”問題,嚴厲打擊亂擺賣、當街宰殺活禽和野生動物等違法違規行為。
2021年,是廣州市爭創全國首批文明典範城市的開局之年,市城管局將盯準市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城市管理服務更好地貼近百姓,在打好“文明牌”的同時,促進城市管理水準和城市品質提高,將文明融入城市底色,讓文明之花在花城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