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方影都”閃耀香港國際影視展 招商推介會拓展青島影視“朋友圈” 借力國際平臺持續創新
青島東方影都産業控股集團在第27屆香港國際影視展現場開展招商推介。
東方影都影視産業園俯瞰。
著名女導演黎妙雪(右)為青島拍了一部電影“情詩”《戀之風景》。
著名電影人鐘劍偉為眾多經典電影打造古典美學。
“整個影視展,一半參展企業是我們服務過的,另一半是我們即將服務的。”在第27屆香港國際影視展現場,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産業園管理總監索雷非常興奮。3月13日啟幕的第27屆香港國際影視展集中了當下國內頭部影視企業,包括檸萌、華策、正午陽光等著名影視公司,也包括愛奇藝、騰訊、優酷等流媒體平臺,來自25個國家的700余家電影公司濟濟一堂,堪稱亞洲電影主舞臺。
回歸一線影展現場,更要回歸一線電影市場。在“青島東方影都招商推介會”現場,東方影都産業控股集團總裁孫恒勤表示,截至目前,園區已累計服務影視、綜藝作品200余項,為中國電影貢獻票房達230億元。在“230億票房”背後,自然是“青島出品”老朋友遍佈天下,“東方影都”新朋友紛至遝來。
香港國際影視展這一平臺,對東方影都、對青島電影産業意味著什麼?孫恒勤表示,回歸線下影展,一方面可以接觸影視企業,加深對項目的交流,同時也向香港影視産業學習先進經驗。“以製作精良著稱的香港電影一直是華語電影走向世界的先驅者,無論是藝術性還是專業度都曾代表著華語電影的最高水準,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在與香港及全球電影人的合作中,大家專業敬業、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感染著我們,激勵我們成長。”影視展期間,英皇電影創始人楊受成、寰宇集團主席林小明等重量級電影人與青島電影代表團交流,分享對電影産業現狀的看法,為後續合作奠定基礎。
引領工業化大趨勢
香港國際影視展時隔三年重回線下舉行,這三年也是電影産業急劇變化的三年。縱觀影展現場,一方面主流電影廠商正在回歸,寰亞、英皇、寰宇、高先、天下一等影視製作公司紛紛推出新片計劃,另一方面影視基地也紛紛參展,來自江浙、廣東等地的影視基地紛紛推出了各自特色項目。
對於青島影視産業來説,過去三年東方影都憑藉《流浪地球》系列、《獨行月球》、《刺殺小説家》等影片打下的電影工業化引領者形象,已經在香港國際影視展上得到了業界認可。香港貿發局華北、東北大區首席代表陳嘉賢在參觀時表示,自己看過了《流浪地球2》,被影片的技術含量深深震撼,他也看過了另一部在東方影都置景拍攝的《萬里歸途》,“也是一部感人的佳作,希望有機會去東方影都現場觀摩電影的拍攝。”他説。
青島電影産業與電影工業化綁定後的迅速發展,也是這三年來國産電影標誌性事件之一。無錫數字電影産業有限公司影視協拍部副部長蔣皓文參觀了“東方影都”展區後表示,影視産業競爭非常激烈,各地爭相推出優惠政策,吸引了優秀電影項目落地,擴大了影視基地的影響力。“希望明年我們也來參展。”他説。
“青島出品”注入香港元素
作為華語電影的重要基地,香港誕生了“功夫電影”“無厘頭喜劇”“黃梅戲電影”等重要電影品類,而承續了電影工業發展路徑的青島已然在科幻電影、奇幻電影等類型片上取得了顯著成績,引入了永譽傳媒等香港影視公司落地,將資深電影人的資源和經驗帶到青島。邱禮濤執導的《莫斯科行動》、高子彬執導的《獵毒》、彭順執導的《危機航線》都在青島拍攝完成,預計將在近期與影迷見面。劉德華在青島拍攝了《流浪地球2》、《莫斯科行動》等多部電影,還把自己的線上演唱會放到了東方影都舉行,助力東方影都的品牌傳播。
一個個成功的合作先例,使得青島成為香港電影導演的優選舞臺,青島影視基地也在搭建具有香港特色的街景,供影視團隊拍攝。香港電影是華語電影走向世界的先行者,此次青島影視企業參與香港國際影視展,力圖引入經典電影IP,接洽潛力影視項目,聚攏成熟影視人才,為“青島出品”注入香港元素。
《莫斯科行動》製片人桂侑銘介紹,該片在東方影都的影棚裏搭建了一條宏大的莫斯科下水道,高難度的場景搭建、專業的服務水準讓他對東方影都非常認可,他計劃把明年的新作繼續放到青島拍攝。
青島即將舉行一年一度的國際影視博覽會,如何利用影博會平臺促進香港與青島電影合作,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
用電影講好“青島故事”
第27屆香港國際影視展“山東館”現場,十余家山東影視企業與國際影視企業洽談版權交易。青島黃海影業出品的兒童奇幻電影《海洋傳奇》參展,該片以青島極地海洋世界為拍攝背景,講述小男孩與海洋館海獅互換靈魂後發生的奇趣故事。影片出品人賀志寶介紹:“這次我帶著《海洋傳奇》和泰國公司達成了合作意向。這是我第七次來香港國際影視展,這次是最火爆的一次。作為青島影視企業,我們爭取拿出好成績回報青島。”
青島影視企業與香港的合作也在持續加碼。青島山谷幽水影業與香港導演劉浩良合作的新片《獵手》也是2023年度青島原創電影的重點項目,該片改編自青島警察的原型故事。青島山谷幽水影業負責人楊涵介紹,“香港導演在拍攝警匪片方面很有經驗,警匪片在港片裏屬於長青片,導演劉浩良之前憑藉英皇電影《除暴》創下票房佳績和不俗口碑。劉浩良導演擅長把握電影節奏感和商業屬性,能用香港電影人的經驗講好青島警察故事。”
從影視基地到影視企業,從原創項目到引入項目,“青島出品”在香港國際影視展上熠熠生輝。隨著青島影視企業不斷向影視投資、發行領域的拓展,科幻、奇幻等視效大製作相繼落地,青島影視産業在頂級影展平臺上的可見度也在不斷提升。作為青島電影産業的“領舞者”,東方影都已成為影視製作的首選地和行業發展的風向標,成為中國電影的科技之都、創意之都、夢想之都。
十年“築基”,東方影都打造影視産業高地
累計服務影視、綜藝作品200余項,為中國電影貢獻票房達230億元
2013年,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東方影都奠基,這個佔地170萬平方米的影視基地也是國內首個經英國松林認證的大型影視製作基地。園區包含40個國際頂配影棚、32個配套置景車間,最大的單體影棚面積有1萬平方米。園內還有國際一流的水下製作中心、數字影音中心和影視虛擬化製作平臺,可為全球電影人提供全方位、全流程、高品質的影視製作服務。西海岸新區還在藏馬山打造了一座影視城,營造了歐美、商周、民國等不同景別,與影棚形成資源互補。
東方影都這十年,也是見證、親歷中國電影蓬勃發展的十年。2015年3月,由張藝謀執導的中美合拍片《長城》在東方影都開機。2016年底,還在建設期的東方影都迎來了首個好萊塢劇組《環太平洋:雷霆再起》。2017年,黃渤導演的處女作《一齣好戲》在東方影都開機。同年,《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相繼開機,東方影都逐漸成為中國導演中堅力量的聚集地。
2018年4月28日,東方影都正式竣工開園。同年,烏爾善導演的《封神三部曲》和路陽導演的《刺殺小説家》相繼在園區開機。2019年春節,《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同期上映,佔據了當年春節檔票房冠、亞軍,這讓拍攝地東方影都一舉成名,被冠以“中國科幻大片搖籃”的稱號。此後,多部大片落地東方影都,包括開心麻花首部奇幻喜劇《超能一家人》(2019)、開心麻花首部科幻喜劇《獨行月球》(2020)以及四部在2021年開機的大製作《流浪地球2》《危機航線》《平凡英雄》《異人之下》。
2022年,《獨行月球》成為暑期檔票房冠軍,同為東方影都拍攝的《萬里歸途》獲得國慶檔票房冠軍。也是在2022年,邱禮濤導演的《莫斯科行動》在園區完成拍攝,該片是劉德華在東方影都拍攝的第四部作品,拍攝期間他還在園內舉辦了一場盛況空前的線上演唱會。
2023年春節,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上映,全面超越前作,再度刷新了“中國科幻”的最高水準,收穫了極佳的口碑和熱度。截至目前,園區已累計服務影視、綜藝作品200余項,為中國電影貢獻票房達230億元。
人物專訪
黎妙雪:
20年回瞰“青島風景”
今年是黎妙雪導演代表作《戀之風景》上映20週年,該片由劉燁、林嘉欣、鄭伊健主演,全程在青島拍攝,入圍第六十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在青島拍攝的電影很多,但是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的愛情片僅此一部。
日前,黎妙雪導演接受了記者採訪。二十年前,黎妙雪把青島的標誌性美景“登瀛梨雪”搬上了銀幕,片中的恒山路、花石樓、海水浴場美不勝收,甚至産生了“戀之風景”主題旅遊路線。二十年後,青島電影人把東方影都、《流浪地球2》帶到了黎妙雪家門口。
談及《流浪地球》系列,黎妙雪感慨,“感覺已經跟上好萊塢的水準了”。在她看來,青島的外景特別適合生活小品類電影,“我對青島海邊和西式建築印象深刻,走入城市中,覺得市民居住的環境也很有趣,特別是那種井形大樓(裏院)。就讓原有的風景在電影裏以日常生活方式呈現,不就可以讓古舊的建築物更有生命力嗎?”
黎妙雪把《戀之風景》和《玻璃少女》當作自己的兩部代表作。“拍《戀之風景》之前,已經聽説過青島很美麗,就把它納入取景的候選名單。最初找外景的時候,本想找一個淒冷的地方。不過到青島時,偶然看到一張‘登瀛梨雪’的相片,令我想起我最喜歡的電影《橄欖樹下的情人》,所以就被青島這個地方吸引了。當然,電影的氣氛也因著青島而改變了。我覺得這是一種奇妙的緣分。之後就沒有再來了,真的很懷念青島。”《戀之風景》以青島老城為背景,在充滿懷舊味道的街巷裏,劉燁、林嘉欣談了一場清新文藝的戀愛,切合了當時當紅的幾米漫畫風格,“感覺《戀之風景》留住了演員們最美的時光。可能因為年輕,更適合演繹‘要生存下去啊’這個主題。”黎妙雪透露,自己正在創作一個關於生命主題的電影項目,預計會在今年完成劇本。
鐘劍偉:
“香港匠心”駐存青島
自2001年來青島拍攝《天脈傳奇》,香港著名置景師、道具專家鐘劍偉就對青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當時我們在八大關拍戲,青島允許劇組封路拍電影,感覺這個城市對電影人特別好,對文化比較重視。”2022年,鐘劍偉把他的“永譽文化”搬到了青島東方影都,之前他憑藉《新龍門客棧》《功夫》《木乃伊3》等作品享譽電影界,而他在《流浪地球2》中打造的“殲20”“黑鷹”戰機更是足以亂真,成為收藏級的電影道具。
之所以選擇在東方影都“落戶”,鐘劍偉看好未來這裡的國際影視合作,“東方影都硬體條件非常好,對標好萊塢水準,非常適合國際影視合作。”而香港則是青島電影産業國際合作的優勢平臺。“從《明日戰記》(古天樂監製、機甲科幻電影)可以看到,香港特效人才具有國際視野,不浮躁,很沉穩,能夠以低成本實現高水準特效。如果東方影都願意,我可以作為橋梁,吸引香港特效人才來到青島。”鐘劍偉説。
在香港影視領域打拼多年,鐘劍偉也把高效、專業的港片精神帶到了青島。“香港電影人非常注重溝通,劇組開會,大家不説工作,先互相認識,逐一介紹誰負責哪個工種,方便以後溝通。燈光、攝影需要的機位,比如説哪需要窗戶,哪需要打光,我們做置景的時候已經預留好了。什麼叫影視工業化?一環扣一環才是工業化。”鐘劍偉表示,好的置景甚至可以長期保留:“當年我們拍成龍的電影《奇跡》,在香港搭了一條街道,那條路很漂亮,TVB把它留下了,留了很多年。東方影都也拍攝了很多優秀的電影,部分佈景應該保留下來,供影迷參觀或者再次使用都可以。”
鐘劍偉不僅把公司落在青島,還把他多年的古建築構建、古傢具帶到了青島,這些曾經出現在《黃飛鴻》《新龍門客棧》等影片裏的珍貴收藏,也是後續電影人的寶貴資源。“一部戲拍完了應該做個紀錄片或者做一本書,讓後人知道當年是如何把這部電影做出來的。現在很多人讀書不成才去做電影,缺乏匠人的自豪感、榮譽感。來到東方影都,我希望把我的經驗和匠人精神傳給下一代。電影要進步,就要有匠人精神。”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首席記者 米荊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