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數據和知識雙向驅動 讓人腦認知規律與人工智能相結合

2024-08-21 14:26:41  來源:重慶日報  編輯:趙春曉

  ChatGPT橫空出世時,在全球引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但也遭到不少人吐槽:它時常會“一本正經地胡説八道”。當Sora被全網刷屏時,也有人跳出來“挑刺”:它生成的視頻,有時會出現不符合常理的缺陷,比如人在向前奔跑時,肢體動作卻反了……

  “人工智能技術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但仍有很多問題亟待我們去解決。我們從事多粒度知識空間構建,就是針對不確定性知識處理這一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科學問題展開的。”重慶師範大學校長王國胤説。在剛剛揭曉的2023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中,由他領銜開展的“多粒度知識空間構建的模型理論與方法”項目,獲得重慶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他介紹,通常的人工智能是以數據驅動的,通俗來講,就是從海量的數據中去獲取信息和知識來解決問題。這存在的問題是,它是以數學、統計學的方式處理數據,與人類的知識邏輯不一定相符的,結果就可能存在一些偏差。

  “對此,我們就是要打破數據驅動這種單一方式,融合利用人的知識邏輯來驅動人工智能系統的構建,讓人工智能更加智慧,或者説讓人工智能更像人。”王國胤表示,他們把這種方式稱為數據和知識雙向驅動。基於此,他們創建了多粒度認知計算模型。

  據介紹,在信息科學領域,科學家將信息數據具象化,用粒度表達信息單元的相對大小或粗糙程度,就好比是我們用像素來描述照片的畫質一樣。多粒度認知計算,是由王國胤團隊2017年首次在國際上提出的,它是將人腦認知規律和現有的人工智能計算方法相結合的一種認知計算方式。

  “實際上,人類就是從不同粒度層次去感知世界的。”他以人臉識別為例解釋説,假如你的一個老朋友從遠處走來,人工智能系統是通過單純的人臉特徵數據進行識別,比如眼距、耳廓形狀、五官比例等,確認他是不是你的朋友。但你在看清這個人的五官前,往往通過體態、動作、氣質等綜合信息,就能認出他來。

  在他看來,正是在數據和知識雙向驅動下,人工智能既滿足了計算機系統信息計算處理機制,又滿足了人類“大範圍優先”、從宏觀到微觀的認知機制,未來將變得更像人。

  據了解,該項目成果不僅得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知名學者的正面引用,還被成功用於解決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治理、流程工業控制和智慧健康等領域的關鍵技術問題。

  “我們的探索只是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王國胤表示,目前,他的團隊一方面在持續開展理論和方法研究,另一方面也在積極開展應用研究,讓這些成果能夠在不同行業領域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新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張亦築 實習生 彭宇)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