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馬頌》人氣旺。 記者 王磊 攝
硝煙消散、鼓聲沉寂,負傷的戰馬堅韌地站起,帶著氣息微弱的戰士踏上歸途……這是全景式大型馬舞劇《千古馬頌》中的動人一幕,每次演出都觸動著觀眾的心弦。
《千古馬頌》以“馬”為核心元素,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北疆文化,是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的具體實踐。
“全體《千古馬頌》人懷著敬畏之情,經過一次次的探索,最終將這樣一部基於人文情懷和蒙古馬精神的馬舞劇呈現在觀眾面前。”在總導演穆青眼裏,這是一個牧人之子在馬背上出生成長、勇氣和膽量在馬背上歷練、愛情在馬背上點燃、英雄氣概在馬背上馳騁的故事。
一鳴驚人的文藝精品
2014年9月16日,《千古馬頌》在錫林郭勒盟“中國·馬都”核心區1.2萬平方米的馬文化演藝廳亮相,《千古馬頌》百度搜索的相關結果達到6050萬個,好評如潮,可謂出道即巔峰,一鳴驚人。
蒙古族歷來被譽為“馬背上的民族”,馬在蒙古族的生産生活中佔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馬文化也自然成為北疆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千古馬頌》將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完美地呈現于舞臺之上。
“10年在歷史長河中十分短暫,但是對於一部劇,一群人來説,確是最華彩的一段歲月。我們這些主創一直和《千古馬頌》相依為伴、不離不棄,才有了600多場演出,國內外60余萬人觀看的優異成績。”今年是大型馬舞劇《千古馬頌》走過的第10個年頭,穆青詳述了一路走來的種種艱辛,幾度哽咽落淚。
《千古馬頌》誕生至今,歷經數次改版提升,特別是2019年,經過一次大的修改提升後,基本定型為“人馬情緣”“馬背家園”“馬背傳奇”“自由天駒”四個篇章構成的完整舞劇。
2019版的《千古馬頌》在故事情節上進一步濃縮,節奏更緊湊、情節更動人。這一版提升了演員馬背技術技巧、增加了雜技的技巧和難度,讓觀眾視覺體驗更佳。
2024年,《千古馬頌》經過進一步打磨,升級了舞臺效果,以更加唯美的藝術呈現了人與馬的情感互動。
穆青説:“從整個場地舞美、劇中舞美進行了一些調整,燈光增加了一些新的補充。尤其是對劇中一些大場面進行了放大和渲染,我們強調了演員那種內心對人物的刻畫,在情感方面有一個大的提升。”
為在舞臺上呈現出最真實、最動人的北疆風情,今年,《千古馬頌》的演員們在演出季前進行了集訓。
飾演青年牧人之子的扎木呼楞説:“今年表演方面更豐富,更精益求精,我和馬的配合也更加完美。”
震撼眼球的視覺盛宴
2014年9月16日首演以來,《千古馬頌》先是在錫林郭勒盟駐場演出,隨著劇目不斷打磨成熟,2017年8月正式轉場至呼和浩特。
作為一部馬舞劇,《千古馬頌》最讓人震撼的莫過於各式“寶馬”。
參演的百餘匹馬中,60%是蒙古馬,除了蒙古馬還有産自土庫曼斯坦的汗血寶馬、荷蘭的弗裏斯蘭馬、葡萄牙的盧西塔諾馬、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馬以及部分改良馬等。在劇中每一匹馬不僅僅是“工具”,它們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是整個故事的一份子。
馬背雜技是該劇另一奪人眼球之處,其中,令現場觀眾叫絕的《馬背踢碗》,改編自曾獲國際雜技藝術節金獎的《高車踢碗》,馬元素的匯入,增加了表演難度,觀賞性在原有基礎上得到進一步提升,令人嘆為觀止。
劇中,舞蹈演員歡快熱烈的套馬群舞、數十匹馬表演的“盛裝舞步”,充滿美感。馬術演員在飛馳的馬背上套馬的英姿,單人單馬、多人多馬、馬上直立、馬上倒立、金字塔造型等高難度技巧的展示,讓觀眾發出陣陣驚呼,讚嘆之聲不絕於耳。
精良的舞臺機械、逼真的多媒體特效和變幻萬千的燈光效果,使整場演出恢弘震撼,充滿視覺衝擊力。短短一個小時裏,舞臺上載歌載舞、長調悠揚,沙場裏駿馬馳騁、呼麥盪漾。金戈鐵馬的雄奇,一人一馬的溫情,忠肝義膽的赤誠,盛裝舞步的風雅在這部劇裏表現得淋漓盡致。
《千古馬頌》的誕生,填補了內蒙古馬文化駐場演出的空白,提升了內蒙古文化産業核心競爭力。《千古馬頌》先後斬獲諸多殊榮,2015年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2018年摘得第八屆中國旅遊投資艾蒂亞金獎,2019年入選內蒙古自治區宣傳思想文化創新案例。
常演常新的文化IP
首演以來,《千古馬頌》這部凝聚北疆文化的優秀作品久演不衰,成為內蒙古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張“金名片”。
“10年間,《千古馬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更是贏得了無數國內外觀眾的讚譽和口碑。”內蒙古藝術劇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鄭睿達介紹。近年來,《千古馬頌》票房收入持續上揚,2023年首次突破1000萬元,今年5月至8月實現票房收入1300余萬元。
作為文旅融合的典範和內蒙古文化産業重點項目,《千古馬頌》已完成知識産權登記保護40項,培養專職演職人員120余人,馴養表演馬300余匹,有效拉動周邊經濟,形成住宿、餐飲、購物、研學、賽事等一體化消費,推動文旅融合高品質發展。
內蒙古藝術劇院始終秉持改革精神、創新理念,堅持一手提升演出品質,一手探索運營路徑,深入貫徹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意見精神,成立內蒙古烏蘭恰特演藝有限公司,市場化運營《千古馬頌》項目,交出《千古馬頌》領跑文旅賽道、打造産業高地的滿意答卷。
經過演出中的不斷雕琢打磨,《千古馬頌》的藝術內涵和科技運用也不斷更新迭代,常演常新。
鄭睿達表示,內蒙古藝術劇院將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打通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發展脈絡,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産品供給機制;培育和利用新質生産力,通過數字化賦能、信息化轉型,進一步延伸《千古馬頌》演藝産業鏈,為內蒙古文旅融合發展書寫新篇章。(記者 馮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