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宣傳中心
11月11日至2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召開。11月21日,“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與成效”邊會順利舉辦,這也是此次大會中國角地方日邊會的收官活動。
如何助力建築實現綠色低碳運行?再生水廠自主研發哪些節能減碳新技術?低碳社區創建都有哪些“金點子”?一系列來自北京的低碳案例吸引了全球目光。邊會以“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與成效”為主題,分享了北京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傳播綠色低碳生活理念等方面的措施與成效,展示優秀典型案例,講好超大型城市落實“雙碳”戰略、綠色低碳發展的北京故事。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國角活動現場
北京市碳排放“雙控”成效明顯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逯世澤、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執行總裁Mark Watts、宜可城-地方可持續發展協會副秘書長Kobie Brand出席邊會並致辭。
邊會上,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王瑞賢作了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與成效主旨發言。
她表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與北京的發展需要不謀而合。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先行者,北京將“綠色”作為發展戰略和努力方向之一,在完善應對氣候變化目標政策、推動重點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利用碳交易機制激發市場主體碳減排動力、提升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等方面持續努力。
十年來,北京市碳排放“雙控”成效明顯,萬元GDP碳排放量累計下降近50%,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同時,生態環境品質改善也取得歷史性突破。2024年,北京出臺了《關於全面建設美麗北京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從“綠色北京”到“美麗北京”建設,北京這座超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不斷延展。
國內外氣候行動實踐案例交流分享
邊會邀請了來自中外地方政府、國際機構、非政府組織(NGO)及來自北京市的企業等參與,分享各自地方和領域的氣候行動實踐經驗。
阿塞拜疆生態與自然資源部政策司司長Faig Mutallimov、美國加州州長土地利用和氣候創新辦公室主任Samuel Assefa、肯尼亞恩布郡郡長Cecily Mbarire、北京綠色交易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梅德文等中外官員、學者、專家交流分享了各自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經驗和最新成果。
在嘉賓討論環節,來自芬蘭圖爾庫氣候環境局、北京能源集團、北京城市排水集團、順義區後沙峪鎮江山賦社區等單位的專家,圍繞北京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污水處理碳中和實踐、氣候適應型社區建設以及國際城市氣候行動實踐案例等熱點問題展開討論。
奮力書寫綠色發展新答卷
多年來,北京市在污染治理和氣候行動方面與國內外多個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機制,得到C40、宜可城等機構的大力支持。北京的大氣治理實踐也受到聯合國環境署的高度評價。
面向未來,北京將繼續奮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建設和諧宜居美麗北京,書寫綠色發展的北京新答卷。(文/圖 雷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