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促進科幻産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日前發佈,2025年底,北京市科幻重點領域産業規模達到600億元;2027年,科幻重點領域産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
科幻産業是科技賦能文化、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新領域、新賽道。北京市科幻産業發展勢頭強勁,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科幻産業年均總營收增速26%;科幻企業和機構從2021年底的441家增加至632家,增加了43%;科幻産業總産值約佔全國三分之一,居於引領地位。
北京集聚的創新資源、活躍的創新主體,正推動一批新技術賦能科幻産業。現在,首鋼園已經初具科幻味道,動作捕捉技術能更高效地培訓人形機器人,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音頻編解碼技術讓“全景聲”更具沉浸感,全國最大的7D光場採集系統讓數字人製作更高效,這些前沿技術都在為科幻影視製作、遊戲開發等領域的快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為了更好支撐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行動計劃提出了6個方面的34項重點任務,並明確了階段性目標。到2025年底,北京科幻産業強鏈、固鏈、延鏈成效顯著,科幻重點領域産業規模達到600億元,初步建成較為完善的産業生態。到2027年,科幻産業承載力明顯提升,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策源地加速形成,科幻重點領域産業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展望未來三年,北京科幻領域將培育引進10家龍頭企業及60家重點企業,新增8至10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優質科幻IP作品,打造不少於10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幻主題展示場景,引育不少於100名科幻人才。
在此過程中,北京市將持續建設石景山區科幻産業集聚區,並依託海淀區科技創新資源、朝陽區文化創意優勢、懷柔區影視産業基礎、大興區新媒體集聚效應、通州區文化旅遊特色等各區域科幻相關資源優勢,形成差異化發展格局,積極打造一批有世界影響力的“炫酷”科幻場景,構建“一核多點”科幻産業發展新格局。此外,北京市還將支持成立北京科幻領域公益基金,拓寬科幻人才職稱申報通道,組織科幻創作賽事活動,以激發創作者活力,並拓寬轉化渠道。(記者 劉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