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六小龍鬧海”——浙江科創樣本觀察

2025-02-21 12:54:06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薇薇

    蛇年春節前後,浙江杭州部分科技企業頻頻刷屏,引起海內外高度關注。深度求索以行業較低成本,短短兩個月內就訓練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V3;宇樹科技的機器狗技藝超群,相關視頻引發海外熱議;雲深處科技出品的機器人“絕影X30”在新加坡電力隧道巡檢,引起網友讚嘆……

  與這三家企業同處杭州的遊戲科學、強腦科技、群核科技,被外界合稱為杭州“六小龍”,均為近年來涌現的、在新技術領域具有影響力的企業。

  “六小龍”為何扎堆涌現?如何培育更多的“六小龍”?

“六小龍鬧海”——浙江科創樣本觀察

  2025年2月10日,杭州雲深處科技的工作人員在動態展示“絕影”系列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六小龍”出海全球科技圈

  近期以來,以深度求索、宇樹科技等為代表的多家杭州科技創新企業,引發全球關注。網上網下,杭州“六小龍”聲名鵲起,這座長期以數字經濟、電商平臺等見長的城市,在新一輪科技浪潮帶來的激烈變革期,再度成為焦點。

  “六小龍”在創新賽道上,各有獨門絕技。

  遊戲科學率先“出圈”。去年,作為首款國産3A遊戲的出品公司,遊戲科學推出的《黑神話:悟空》風靡全球,斬獲有著“遊戲界奧斯卡”之稱的TGA(The Game Awards)2024“年度最佳動作遊戲”“玩家之聲”兩項大獎,實現了國産遊戲的突破。

“六小龍鬧海”——浙江科創樣本觀察

  2024年9月25日,觀眾在第三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的遊戲科學展區打卡。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深度求索“一鳴驚人”,其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去年底,深度求索以行業較低的算力和GPU晶片數量,訓練出了性能卓越的大模型DeepSeek-V3,引發全球AI界對“中國速度”的熱議。業界認為,以深度求索為代表的中國大語言模型,不僅更開源、更低能耗和更透明,還成為普惠全球的公共産品的典範。

“六小龍鬧海”——浙江科創樣本觀察

  2025年2月10日,杭州雲深處科技的工作人員在動態展示“絕影”系列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宇樹科技、雲深處科技“身手不凡”。如宇樹科技去年底發佈的B2-W機器狗,能輕鬆應對翻山、涉水、跳高和負重載人等場景,並在工業巡檢、應急救援等場景實現商業化應用。雲深處科技的機器人“絕影X30”已在新加坡電力隧道進行巡檢。

  此外,強腦科技的非侵入式腦機介面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主要産品可以為肢體殘疾人和罹患孤獨症的孩子提供幫助。群核科技在雲計算基礎設施領域實現創新突破,其研發的分佈式存儲系統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成本大幅降低。

“六小龍鬧海”——浙江科創樣本觀察

  2025年2月10日拍攝的杭州雲深處科技的企業外景。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近年來,浙江把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整合科技創新力量和優勢資源,在科技前沿領域加快突破。

  業內人士表示,“六小龍”蛟龍出海,體現了杭州這類創新城市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先發優勢,“中國科創”將越來越多地走向全球,造福世界人民。

  “六小龍”崛起的背後

  在杭州的西南角,轉塘的藝創小鎮靜靜依偎在山湖之間。這裡不像市中心那樣熱鬧喧囂,也不似傳統産業園區的千篇一律,而是有著與自然景觀和諧共生、依山而建的錯落建築群,也因此保留了一份難得的寧靜。

  “遊戲科學的創始人馮驥一眼就相中了這個地方。他們團隊不是沒有去過其他城市考察,當他們看到這裡安心的氛圍,多年培育的良好産業生態以及中國美術學院與浙江音樂學院的比鄰而居,就決定落戶這裡。”藝創小鎮為企服務中心負責人臧燕説。

“六小龍鬧海”——浙江科創樣本觀察

  2024年11月7日拍攝的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企業內景。新華社記者 韓棟暉 攝

  如今,藝創小鎮吸引追光動畫、藝高文化、喜馬拉雅、時光坐標等3000余家文創企業在此發展。

  杭州,見證和陪伴了遊戲科學的成長,遊戲科學的成功也成為杭州創新基因、營商環境的最佳注解。

  多位對接服務“六小龍”的一線幹部表示,對企業的發展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深度求索位於杭州市拱墅區長慶街道,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項文也表示,街道充分發揮好匯金國際商務社區“店小二”“專班化”一站式企服平臺作用,幫助申報了杭州C-E類人才,解了員工後顧之憂,讓科技人才能靜心研發。

  從大學生創業企業、瞪羚企業直到“鏈主”企業一步步發展,宇樹科技落戶杭州高新區(濱江)以來,地方政府根據發展不同階段給予專項扶持政策。

  杭州高新區(濱江)經信局産業發展科科長葉松聳表示,現階段通過收儲、改造存量廠房,為企業四足及人形機器人的生産騰挪出空間,滿足企業未來3至5年的産能擴展需求。

“六小龍鬧海”——浙江科創樣本觀察

  2024年11月7日拍攝的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展廳內的四足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韓棟暉 攝

  “六小龍”的出圈,還在於科技強市助力産業超前佈局。

  六家企業,有一半位於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管委會主任孔春浩説:“城西科創大走廊是舉全省之力打造的高能級科創平臺,是浙江建設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的重要抓手。我們持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發展,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科技企業嶄露頭角。”

  “堅持做好‘難而正確’的事,持續緊跟科技發展創新潮流,不斷推動杭州成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杭州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許寧説。

  多年的資源匯聚,促使杭州産業生態厚積薄發。從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到量子科技、腦機介面、未來網絡等,杭州和浙江其他地區都秉持長期主義,持續佈局産業新賽道,不斷拓展産業新天地。

  杭州連續14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開放包容的創新生態、鼓勵試錯的創業氛圍,讓杭州成為年輕人創新創業的熱土,為高新科技發展不斷提供有生力量。

  推動更多“六小龍”脫穎而出

  記者在採訪中感受到,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高水準人才及科創企業的特質及評判標準已發生變化,杭州“六小龍”的迅速成長與“破圈”證實,為具有極強創新活力的人才和企業提供適宜的“土壤”和“陽光雨露”,有助於推動一批高科技企業迅速脫穎而出。

  強腦科技創始人韓璧丞是一名“85後”哈佛大學博士生,他和團隊了解到國內創新創業環境後,萌生了回國創業的想法。2018年初,杭州市余杭區未來科技城的一群工作人員找到了這個團隊。

  “我們給考察組講了腦機介面技術,給他們看了當時實驗室裏一些比較粗糙的模型,得到了認可。”強腦科技合夥人何熙昱錦回憶説,“我們非常激動,來到余杭以後,感覺千里馬終於遇到了伯樂。”

  2018年12月,強腦科技正式註冊成立,入駐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何熙昱錦説,小鎮提供了上下游産業鏈、資金、政策的全方位幫扶,産品推進也有了“加速度”。如今,強腦科技已完成約3億美元融資並投入研發。

“六小龍鬧海”——浙江科創樣本觀察

  2024年9月25日,觀眾在第三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的遊戲科學展區體驗國內首款3A遊戲“黑神話·悟空”。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佈局未來産業,要摒棄唯頭銜、唯‘帽子’的人才評價標準,關注具有‘極客化’、差異性的核心技術,以及有跨界特質的青年人才。”之江實驗室發展戰略與合作中心主任董波説。

  “對於初創企業,要建立完整的‘陪伴式成長’政策,不斷完善‘一企一策’,提供精準服務,及時解決企業發展難題,營造良好的營商氛圍和創新創業生態。”宇樹科技市場總監黃嘉瑋説。

  近年來,圍繞未來産業,杭州推出“前沿技術發現—應用科研攻關—成果轉化孵化—産業培育壯大”的未來産業全鏈條培育機制,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據了解,在資金保障上,杭州提出市財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長15%以上、市本級每年新增財力的15%以上用於科技投入,統籌現有産業政策資金的15%集中投向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在人才引育上,持續優化人才的引育、評定、服務機制,遴選具有成長為頂尖人才潛力的培養對象,給予連續支持。

  “以真材實料的政策支持、真金白銀的資金投入、真心實意的服務保障,構築良好的‘熱帶雨林式’創新創業生態。”杭州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俞鈞説,創新從思路一直到最後落地,都需要有資金、人才、政策保障,驅動創新成果真正落地。

  浙江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院長張蔚文認為,從“六小龍”的異軍突起來看,以“特色小鎮化”的理念打造創新創業平臺,推動産業集聚區域“生産”“生態”“生活”融合,以“産業+文化+旅遊+社區”模式打造更好的發展環境,服務呵護企業和創新人才,能讓企業更有活力、創新更活躍。(記者王俊祿、朱涵、張璇)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