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簡稱“上海四院”)消化內科團隊成功為一名重度肥胖症患者小邱(化名)實施內鏡下胃轉流支架置入術,標誌著該院在肥胖伴代謝性疾病微創治療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小邱是名90後,身高175釐米,體重高達240斤,BMI(身體品質指數)指數接近40。由於長期肥胖,他飽受心肺功能下降、關節疼痛、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多重健康問題困擾。此前,小邱嘗試過多種傳統減重方式,但均未成功。
最近,上海四院消化內科新開展的胃轉流支架置入術,引起了他的關注。據上海四院消化內科執行主任、內鏡中心主任周敏介紹,該技術是在不改變胃腸道解剖結構的基礎上,通過胃鏡在十二指腸及空腸上段置入一個60釐米的管狀套膜隔離食糜,加快食物通過近端小腸的速度和干擾相關激素信號,減少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對糖和脂肪的吸收,起到減重和改善代謝指標的目的。據悉,置入全程僅需15分鐘,3個月後經內鏡取出,不損傷器官結構。
周敏對胃轉流支架置入術的操作難度與臨床價值充滿信心,她説:“支架系統設計成熟,在X光引導下操作精準可控,學習曲線較短,具備胃腸鏡基礎的醫生均可安全開展。”她強調,該技術的核心在於為患者爭取“代謝重啟”的窗口期——通過短期介入降低體重基數,為後續生活方式調整奠定基礎。
術後,小邱在上海四院營養師指導下,將逐步調整飲食結構,並計劃在體重下降後增加適度運動。“支架是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習慣的催化劑。”周敏表示,團隊將持續跟蹤小邱的短期恢復情況,若成功減掉40斤,或會考慮二次置入以達到常人標準體重。
目前,小邱術後短期恢復良好。上海四院消化內科團隊將持續探索內鏡介入技術在代謝疾病領域的應用,為肥胖患者點亮希望之光。(文 陳姬 陳霞瓊 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