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重慶野生鳥類記錄增至547種

2025-05-27 10:37:53  來源:重慶日報  編輯:馬媛

  原標題:《重慶鳥類名錄9.0》發佈 重慶野生鳥類記錄增至547種

  在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天,《重慶鳥類名錄9.0》正式發佈,全市野生鳥類記錄增至54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物種達116種。

  重慶觀鳥會會長危騫説,與上一版本相比,過去一年間,9種鳥類首次在重慶被發現或記錄。

  明月山上發現北擴猛禽林雕

  2024年春季,江北區明月山巔,猛禽監測員郭係的鏡頭捕捉到一道罕見黑影——翼展近兩米的林雕振翅掠過天空。危騫説,根據最近20年全國的觀鳥記錄,林雕在中國西南似乎有北擴的跡象,它的發現令觀鳥愛好者們充滿期待。

  2024年10月7日出現在沙坪壩區歌樂山的白頭鷂,一直令猛禽監測員們心心唸唸。白頭鷂雖然主要分佈在古北界(由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歐洲大陸、中亞以及包括西伯利亞在內的亞洲大陸北部地區組成)的中西部,但仍會有少數個體進入到中國西南。危騫説,相信這次在中梁山脈發現白頭鷂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白頭鷂個體在猛禽監測中被記錄到。

  而在江津四面山的密林裏,一場持續兩年的觀測揭開了分類謎題。

  觀鳥愛好者羅盛杭于2024年11月12日在四面山觀鳥時發現了華南斑胸鉤嘴鹛的蹤跡,認為該鳥為重慶新發現鳥類。但經過一系列詢問和排查之後,重慶觀鳥會發現有人于2022年10月4日在幾乎相同的位置,也拍到過華南斑胸鉤嘴鹛,同時被拍下的還有斑胸鉤嘴鹛。危騫説,這兩種鳥不同,這些記錄有效解開了重慶鳥類的分類難題。

  鐵爪鹀成珊瑚壩意外來客

  2024年5月初,渝中區珊瑚壩的江邊濕地上,一隻鐵爪鹀孤零零混跡于鹡鸰群中。這種慣於冬季集群的候鳥,竟在春遷時節現身重慶。“這只鐵爪鹀是孤身一鳥,與其他鷚、鹀和鹡鸰混跡在珊瑚壩的江邊濕地灘上。”觀鳥愛好者江華志的鏡頭下,這只不速之客像一位迷途的旅人。

  而在梁平金馬咀濕地旁的果園裏,靴籬鶯的秋日停駐則揭開另一段隱秘旅程——這種西北地區的常客,近年頻頻現身南方。2024年9月,一隻遷徙途中的靴籬鶯短暫落腳梁平,似乎迷路的它看上去卻並不那麼慌張。

  “近些年來,有不少過去主要發現在中國極西北部的鶯類和鹀類在東南和華南被記錄到,有些甚至已經被發現是穩定越冬的種類,那麼,其間是否還有一條隱匿的遷徙路線?”危騫説,他們還將繼續探索這一謎題。

  最令人唏噓的“迷航者”,當屬黑叉尾海燕。2024年10月,這只本應翱翔海洋的鳥,卻離奇現身開州城區。儘管救助未能挽回其生命,但它仍為重慶鳥類名錄填補了純粹海鳥的空白。

  重慶成為更多鳥類“中轉驛站”

  今年年初,開州雪寶山上,早上6點的密林中,一隻黑喉歌鴝立於枝頭髮出清冽鳴叫。這種中國特有珍稀鳥類,此前僅現身四川邛崍山脈、陜西秦嶺、湖北神農架等地。“本次發現處於繁殖期的黑喉歌鴝,可能是其在重慶繁殖的有力證據。”在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孫戈的鏡頭裏,黑喉歌鴝喉部的墨色斑紋清晰如刻。

  而在長江江津支坪段,2024年10月23日出現的小黑背銀鷗無疑是來得比較早的避寒大鷗。危騫説,這個物種現身重慶其實也在預料之中,只是觀鳥愛好者們一直未能捕捉到它的身影。目前,觀鳥會正在進一步探索這些大鷗冬季遷徙到重慶的日期。

  在南岸區大金鷹,5隻灰燕鵙羽毛齊整地同時出現,讓觀鳥會確認它們並非飼養逃逸個體。“它們集群遷徙的姿態,證明重慶正成為更多鳥類的‘中轉驛站’。”觀鳥愛好者蒲川表示。

  從林雕展翅的蒼穹到黑喉歌鴝棲息的密林,從鐵爪鹀迷途的江灘到黑叉尾海燕隕落的街頭,重慶的鳥類版圖正被一點點改寫。

  危騫説,這個改寫背後,是無數觀鳥者踏破山水的足跡,更是翱翔天空的鳥兒們與重慶這座山水之城和諧共生的證明。(記者 李晟)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