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疆共築新通道,攜手共向新未來。6月23日,在北京援疆28週年之際,京平綜合物流樞紐、新疆和田鐵路貨運站首列京疆亞貨運班列正式發車,標誌著北京新疆兩地經濟圈實現互聯互通、雙向奔赴,為京疆兩地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也為首都物流高地建設增添新活力,將進一步推動北京“兩區”建設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首列京疆亞貨運班列發車現場
京疆兩地雙向對開,駛向發展“快車道”
崑崙山脈、燕山山脈一脈相連;玉龍喀什河、泃河一衣帶水;漢郡漁陽、絲綢古道千古余韻;桃花、石榴花交相輝映。京疆亞貨運班列這條嶄新的鋼鐵紐帶,正是京疆兩地血脈相連、攜手發展的生動寫照。本次京疆亞班列使用的是中鐵特貨公司JSQ6型商品汽車運輸專用車,滿載著29節北汽集團的汽車從北京平谷馬坊站鳴笛出發,將一路向西抵達新疆,全程約4400公里。與此同時,滿載著新疆和田及兵團第十四師特色大棗、葡萄幹、麵粉等16個冷藏集裝箱的班列,在新疆和田啟航。此趟班列的開行,既是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深化區域協同發展的創新實踐,更是構建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格局的關鍵落子,標誌著京疆協作邁入“以通道帶物流、以物流促經貿、以經貿興産業”的高品質發展新階段。
東西互濟雙向發展,開拓貿易“大市場”
針對新疆特色農産品“質優價廉但運距受限”的産銷矛盾,此次京疆亞貨運班列充分發揮鐵路運輸全天候、時效穩、成本優的獨特優勢,搭建起貫通産區與銷區的物流新動脈。一方面,班列精準對接本地食品加工企業對新疆紅棗、葡萄乾等特色農産品的原料需求,通過定制化冷鏈運輸方案保障産品品質,使新疆優質農産品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進入北京消費市場;另一方面,反向輸送京津冀地區的商品至新疆,助力本地企業開拓西北市場,形成“疆貨東進、京貨西行”的雙向貿易通道。這種雙向流通機制破解了新疆農産品“出疆難”的時空瓶頸,為兩地企業提供更便利、更經濟、更綠色的貿易方式,實現“産運銷”全鏈條高效銜接的共贏格局,讓“商貿路”成為互利共贏的“經濟帶”。
跨越山海雙向奔赴,築牢援疆“連心橋”
今年恰逢北京對口援疆28週年,28年來,北京市始終以首善標準落實國家援疆戰略,為和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變化,推動了兩地各族群眾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京疆亞貨運班列的開行,既是京疆兩地落實國家戰略、深化區域協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北京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更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的重要標誌,這趟滿載著首都深情厚誼與邊疆發展希望的鋼鐵駝隊,將加深京疆兩地在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交流合作。後續,兩地也將通過這條物流大動脈,努力在民生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潤疆等方面結出豐碩成果,走出一條“雙向奔赴、雙向賦能、雙向發展”的友誼之路、發展之路。
首列京疆亞貨運班列發車
立足新發展階段,北京市平谷區、新疆和田地區及兵團第十四師、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將繼續緊密協作,持續完善鐵路貨運班列運行機制,激活兩地商品貨物供需對接,並延伸拓展至中亞地區,努力把京疆亞貨運班列建成一條運行時效高、運營頻次多、運輸成本低、綜合能力強的物流通道、貿易通道、發展通道,更好地服務和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文/圖 北京平谷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