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蘇超”以足球為針 穿起交流交融千條線

2025-07-15 11:37:31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馮薇薇

     原標題:“蘇超”以足球為針,穿起交流交融千條線——一腳踢出跨域情,一球聯動萬象新

  當福建泉州的簪花圍在江蘇淮安的運河畔絢麗綻放,當新疆克州的少年與江蘇小將在綠茵場上並肩奔跑,當意大利、德國的企業高管為常州球隊吶喊助威……這個夏天,“蘇超”,正以足球為針,將跨省的文化絲線、跨地域的情感經緯、跨國的經濟脈絡,縫製成一張流動的聯結網絡。

  簪花映運河,兩地書寫文旅“破圈新答卷”

  頭戴艷麗的簪花圍,身著中國紅,7月6日,第六輪“蘇超”淮安隊主場對陣常州隊開賽之際,淮安市奧體中心體育場外,一群遠道而來的泉州球迷格外引人注目。

  “這次旅程讓我們感受了一波‘蘇超’熱浪和淮安人民的熱情。”泉州廣播電視臺主播唐藝斌頭戴簪花圍、手舉全景相機,正在場外市集記錄這熱鬧場景。他與170余名泉州球迷跨越1200公里“簪花北上”。這場淮安、泉州兩地文旅部門聯動促成的活動,為“蘇超”賽場帶來了濃濃的閩南風情和“愛拼才會贏”的閩南精神。

  比賽日當天,70余家商戶相聚“蘇超”主題文旅消費市集,為觀眾帶來淮安、南京、常州、泉州等地特色美食。在“泉州茶”攤位上,烏龍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鳳鳴、王寶峰父子倆忙著沏茶、贈飲。王寶峰欣喜地説:“借著‘蘇超’的熱度推廣家鄉茶,效果超出預期!”

  為承接這波“賽事流量”,淮安文旅集團聯合省外資源,打造了“簪花北上,跟著賽事遊淮安”等特色主題線路,組織“十四妹”黃石助力“蘇超”等活動,推出融合西遊文化體驗、淮揚美食品鑒和運河古鎮漫遊的一站式套餐。此輪賽事共接待外省市球迷500余人,拉動了景點、餐飲、住宿等業態協同增長。“未來我們將結合航班和客隊城市特色,設計‘跟著賽事去旅行’主題路線。”淮安市全域文體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丹婕介紹。

  “我們在現有項目基礎上,推出包個飛機看蘇超、乘坐航班遊淮安項目,接下來,將與淮安文旅共同謀劃,協調航司機票、安排接機。”淮安機場市場行銷部副部長朱銳説,“蘇超”開賽以來,機場客流整體增長,6月份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8.30%。

  綠茵連山海,足球架起“無邊界課堂”

  作為南京市對口援疆城市,伊寧市用諧音表白:“無論比賽第幾,‘寧’是咱永遠的‘南’哥。”常州對口支援新疆克州烏恰縣,當常州隊陷入“筆畫保衛戰”,克州幽默回應:“全名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筆畫夠不夠借你?”詼諧互動傳遞著跨越山河的情誼。

  綠茵場邊的戰術板上,不僅畫著傳球路線,更鋪展著教育藍圖。“蘇超”賽事掀起的體育熱潮,正以足球為紐帶,撬動著對口支援地區的教育生態升級,為教育協作的種子提供了最溫暖的土壤。

  綠茵場上的相遇與交融,是這粒種子破土而出的見證。7月8日傍晚,常州市足球訓練基地迎來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足球少年。

  哨聲響起,一場跨越地域的友誼賽拉開帷幕。克州少年起初動作略顯生疏,訓練賦予他們的敏捷與爆發力逐漸在一次次奔跑搶斷中展露無遺;常州少年足球隊則以嫺熟的腳法掌控節奏。比賽下半場,兩隊混合編組,地域界限在並肩奔跑中被徹底消融。

  一名常州小球員興奮地分享:“新疆小夥伴跑得真快!我們一起進球的感覺,比贏了比賽還開心!”這綠茵場上的汗水與歡笑,正是最真實、最深刻的“無邊界課堂”,協作精神與手足情誼在奔跑中悄然生長。

  體育交流的深遠價值,更在持續落地的賽事與設施建設中紮根發芽。4月,2025年克州足球聯賽在由江蘇昆山傾力援建的阿圖什市足球公園啟幕,聯賽為期8個月,舉辦近800場賽事。7月初,伊寧縣體育中心同樣燈火通明,江蘇援伊·南通工作組鼎力支持的2025伊寧縣鄉村足球超級聯賽激戰正酣,賽事不僅點燃了邊疆孩子的足球夢想,更是江蘇援疆“蘇韻伊情”工程的鮮活縮影。

  外商齊吶喊,賽場外投下“信心票”

  “常州加油”“瘋狂打call”……7月6日,109名外商舉著各式助威標語,乘坐G8286前往淮安時,“蘇超”常州隊已然在賽場外攻入了漂亮“一球”。“我是常州隊的第‘12’人!”意大利曼泰克公司中國區總經理特裏·裏戈在高鐵上難掩激動。

  “在常州已經工作了10年,妻子收藏的常州梳篦成了家裏的裝飾品,兒子做的剪紙貼在企業足球場的文化墻上。‘蘇超’是讀懂中國的一把鑰匙。”蒂森克虜伯轉向系統(常州)有限公司CEO塞巴斯汀·巴洪全家組成“後援團”奔赴賽場。

  這位資深德國球迷敏銳捕捉到深層共鳴:“常州隊戰績雖起伏,卻始終在進步,像極了這座城市的務實——不抱怨、不服輸,永遠向前!”

  看臺上的助威聲,也轉化為對常州産業環境的堅定信心與切實投資。6月,全球工業自動化氣動元件巨頭SMC負責人在看完常州隊的表現後,盛讚常州隊精神不屈、戰鬥不止,正是看中了常州的匠心與創新,企業計劃將研發團隊放在常州,實現企業成長與城市發展共振。

  隨著“蘇超”的深入,常州持續增強“外向力”磁場。2025年1—6月,常州上報實際使用外資8.52億美元,預計同比增長8.3%。目前,現有外商投資法人企業3000多家。外資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産值、利稅的貢獻佔到1/4,出口占比超1/3,直接創造就業崗位近30萬個。(新華日報 記者 易夢涵 徐維慶 許願)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