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向海圖強,外交官走進福建馬尾追尋“船政往事”

2025-09-23 08:42:31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石麗敏

向海圖強,外交官走進福建馬尾追尋“船政往事”_fororder_1

合影  攝影 姚鹿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趙銀平):船政衙門、輪機車間、繪事院、鐵脅廠、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9月22日,參加2025駐華外交官海絲福建行活動的外交官來到福建馬尾的中國船政文化城,深入了解那段向海圖強的“船政往事”。

  一部船政史就是半部中國近代史。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在歐洲全面興起,西方列強憑藉先發優勢,加速向全球進行擴張,古老的中國面臨前所未遇的巨大變局。為挽救危亡,謀求自存,中國人民開始了尋求自強的探索。在此大背景下,船政應時而生。

向海圖強,外交官走進福建馬尾追尋“船政往事”_fororder_4

總理船政 攝影 趙博

  1866年,時任閩浙總督左宗棠為了“防海之害而收其利”,奏請朝廷批准在馬尾一帶設局造船,培養人才,後命名為總理船政,這是中國第一個專門負責海防近代化的國家機構。造艦船、辦學堂、興海軍、試飛機……雄心勃勃的船政曾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的諸多“第一”:第一艘鋼甲軍艦、第一支新式艦隊、第一所海軍軍官學校、第一個航空工廠等。船政學堂也培養出鄧世昌、劉步蟾、嚴復、詹天佑、陳季同等一大批軍事、科技、思想、外交人才。

向海圖強,外交官走進福建馬尾追尋“船政往事”_fororder_2

外交官們在鐵脅廠內參觀 攝影 趙博

向海圖強,外交官走進福建馬尾追尋“船政往事”_fororder_4

外交官們在繪事院內參觀 攝影 趙博

  漫步在文化園區,承載著厚重歷史記憶的船政衙門、繪事院、輪機車間、鐵脅廠等歷史建築,讓外交官們仿佛穿越了時空。他們時而駐足聆聽,時而拍照留念,時而閱讀沉思,沉浸式感受著中國近代船政人在內憂外患中奮發圖強的精神。走進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國家一級文物“1871年船政車床”“通濟艦舵輪原件”等900余件館藏文物全面展示了船政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智慧沙盤、左宗棠AI智慧體、3D影廳等現代科技的助陣,更讓外交官們一步百年,直觀感受船政的歷史厚度和文化深度。

  “這是一處承載歷史的地方,在這裡,我看到中國人民過去是如何奮鬥的,譬如如何造船,如何培養人才,如何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等等。”尼泊爾駐華使館公使帕爾巴蒂·阿裏亞爾表示,中國人民尤其是福州人民,為國家建設所做出的貢獻,讓她深感欽佩。

向海圖強,外交官走進福建馬尾追尋“船政往事”_fororder_5

蘇丹駐華使館二等秘書哈桑·伊布拉希姆(左)接受採訪 攝影 趙博

  第一次來福建的蘇丹駐華使館二等秘書哈桑·伊布拉希姆也為中國船政的這段歷史動容,感嘆“這段厚重豐富的歷史,深深打動了我”。他認為,中國人的創新圖強精神值得學習。

  的確,雖然中國的“船政故事”已經掀開新的篇章,但“愛國、科學、創新、圖強”的船政精神依然熠熠生輝。羅星塔下,馬江之畔,以中國船政為歷史錨點,先輩們的“大船夢”已然啟航新征程……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