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何以中國·理想都城|從首博房山琉璃河遺址專題展探北京城之源

2025-09-26 18:30:57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李勝蘭

何以中國·理想都城|從首博房山琉璃河遺址專題展探北京城之源_fororder_圖片2

 “國寶級”青銅器——克盉

  首都博物館“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遺址專題展”展廳裏,一件名為“克盉”的國寶級青銅器靜靜陳列。其侈口方唇、直頸鼓腹,內側及器沿內側銘文,記載西周初年周成王冊封燕侯及授民授疆土的史實,是研究西周時期燕國歷史的重要信息來源,為探尋北京作為現代化大都市的悠久建城史提供了堅實的考古學證據。

何以中國·理想都城|從首博房山琉璃河遺址專題展探北京城之源_fororder_圖片3

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遺址專題展

  8月28日至11月28日,“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遺址專題展”在首都博物館舉辦,全面展出琉璃河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180件(套)文物,其中作冊奐卣等113件(套)文物為首次公開展出。作為西周燕國都城和始封地,以及北京地區考古發現最早的城市遺址,琉璃河遺址也被譽為“北京城之源”,2025年入選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何以中國·理想都城|從首博房山琉璃河遺址專題展探北京城之源_fororder_圖片4

清華附中朝陽學校學生體驗文物銘文互動解讀屏

  展覽中巧妙運用多種數字技術,設置大型遺址沙盤、考古發掘場景復原以及文物銘文互動解讀屏等。通過現代化展示手段,讓觀眾得以更直觀地理解琉璃河遺址的宏大規模與佈局,感受考古工作的艱辛與魅力,實現了與三千年前古老文明的深度對話。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學生王英萍在展廳參觀時表示,琉璃河遺址是房山地區非常重要的一處遺址,遺址展現出的雙重城垣結構、大型夯土基石及配套水井、水溝等設施,展現了西周燕國在城市佈局方面的營建智慧。

  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生朱炫泰在參觀後稱讚道,房山琉璃河遺址專題展以大眾能夠理解並喜愛的方式,通過清晰的敘事線索、詳實的圖文説明和寓教于樂的互動環節,成功將深奧的考古學知識傳遞給各年齡層的觀眾,不僅普及了北京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也進一步激發了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對文化遺産的保護意識和對首都歷史的認同感。

  作為“北京城之源”,琉璃河遺址的啟示意義遠超歷史考古範疇,是向世界彰顯中華文明特質、賦能當代發展的關鍵文化坐標。它以三千餘年未絕的城址遺存與文化脈絡,直觀印證了北京地方文明的連續性——從西周燕國的立國根基到今日北京的文化底蘊,文明基因一脈相承;以周人“雙重城垣規劃”“血緣與禮制結合”的治理智慧,展現了中華文明在城市營建、國家治理的創新性,為當代文明發展提供了歷史鏡鑒;以分封制下“中原文化與地方特色融合”的實證,凸顯了中華文明統一性,為今日國家統一與文化凝聚力建設提供深層歷史支撐。琉璃河遺址不僅是中國的文化瑰寶,更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財富。

  9月22日,2025北京文化論壇之“考古遺産價值闡釋與可持續發展”沙龍在首都博物館舉辦,會上成立了琉璃河遺址考古研究聯盟,共同推進琉璃河遺址的考古研究、保護利用與價值闡釋工作。

  未來,隨著琉璃河遺址申遺等工作的持續推進,琉璃河遺址的保護傳承將進入嶄新階段,這也必將進一步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更好地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金名片”,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深厚持久的北京文化力量。(文/圖 金政霏)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