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琳瑞):11月4日,由北京市醫療保障局主辦的“中國醫保 一生守護”全民參保集中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在首都博物館舉行,標誌著北京市為期一個月的基本醫保全民參保宣傳推廣活動全面拉開帷幕。
基本醫療保險作為醫療保障體系的核心和主體,是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十四五”期間,北京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構建起部門協同、市區聯動、多方參與的工作格局,堅定不移深化醫保改革,推動“全民參保”事業實現從“保基本”到“提品質”的跨越式發展,織牢織密首都醫療保障“安全網”,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出重要貢獻。
精準擴面,築牢根基
通過與公安、民政、殘聯等多部門協作,北京深化數據共享,摸清參保底數,建立“聯網通辦”機制,對符合條件的殘疾、特困等13類免繳人員實現免辦手續自動參保。各區深挖底數,精準發力,營造出“人人參保、我要參保”的濃厚氛圍。教育部門精心組織、廣泛動員,有力保障在校生參保工作順利推進。稅務部門全力保障徵繳渠道暢通,及時準確反饋繳費數據,確保參保群眾及時享受醫保待遇。基本醫保參保率達到95%以上,完成“十四五”目標。
保障提質,溫暖民心
簽約本市家庭醫生的城鄉老年人和勞動年齡內居民取消首診轉診限制,就醫更自由。職工大病保障起付線降低至30404元,報銷比例最高達70%。針對特困、低保等困難群體,起付線減半,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上不封頂。著力構建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梯次減負體系,實現一站式結算,從根本上減輕困難群眾跑腿負擔和資金墊付壓力。
服務革新,便捷于行
優化參保繳費服務。完善“一網通辦”,優化“一件事”辦理流程,縮短群眾辦理時限。拓展參保繳費便民渠道,實現醫保繳費“網上辦,掌上辦”。關注新就業從業者及失業人員群體,促進“應參盡參”,保障其權益。
促進“京津冀”業務協同辦理。簽訂京津冀三地合作備忘錄,在異地就醫備案、集中帶量採購、基金監管等方面形成聯動,探索在部分區建立京津冀區域合作機制,推動服務事項協同。
以科技創新驅動服務變革。就醫服務上,電子醫保碼一碼通行、移動支付一鍵結算、個人賬戶線上可購OTC藥品,讓參保人“免排隊、秒支付”;參保人服務延伸上,新生兒出生集成化辦理參保,“醫保人生”一鍵可查醫保權益,智慧諮詢服務平臺人機互動式答疑,實現了傳統政務服務的全面集成化、智慧化、便捷化升級。通過“互聯網+醫保”,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啟動儀式上,主持人與醫保數字人進行真實互動,展現科技賦能醫保服務的最新成果;京東外賣騎手作為外地在京就業人員代表發言,暢談醫保政策的實惠和參保報銷的便捷;市醫保局與銀行、醫院、街道、企業代表分別簽訂醫保服務下沉合作協議,探索形成“醫銀合作、醫醫聯動、醫社融合、醫企協同”的多元服務模式,讓參保人在家門口就能辦理常用醫保業務,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據了解,在集中宣傳月期間,市醫保部門還將組織開展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醫院“五進”現場宣傳活動,確保全民參保宣傳實現全覆蓋;聯合銀行、醫院、街道、企業等社會力量,擴大醫銀、醫醫、醫社、醫企“醫保服務驛站”合作網點,統一服務驛站標識,提供醫保政策諮詢、參保信息查詢、居民參保登記、居民個人信息變更等服務,構建“15分鍾醫保服務圈”。